海外中國研究文庫:中國革命的曆史透視(第2版)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2nd edition]

海外中國研究文庫:中國革命的曆史透視(第2版)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2nd editio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石約翰(John E.Schrecker) 著,王國良 譯
Loading...

正在下载信息...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140032
版次:2
商品編碼:1080993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海外中國研究文庫
外文名稱: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2nd edition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7-01
頁數:249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海外中國研究文庫:中國革命的曆史透視(第2版)》從中國自身的曆史視角齣發,通過對中國近兩百年革命曆程與鴉片戰爭前中國古代曆史關係的考察,輔以對中國社會內部的發展演變作理論上的綜閤理解,認為近代中國嚮西方求索藉鑒之理想就是中國社會中已喪失的、長期被遺忘的傳統。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西方對近代中國的衝擊與影響,激活、喚醒瞭中國業已遺失的傳統。當今中國正處於重要的轉摺時期,正努力探索自己的道路,在經曆瞭近百年的時而平緩、時而激進的反傳統浪潮之後,認真清理分疏自己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産,接續傳統,融會新知,堪稱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化的重要使命。

作者簡介

石約翰(John E.Schrecker),布蘭代斯(Brandeis;)大學曆史係教授,同時在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工作。除本書外,尚著有Imperialism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Germany in Shantung, Reform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與Paul A.Cohen閤編)等。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1800年以前的中國
第一章 古代中國與中國思想的發展
曆史背景與基本觀念
儒學
其他哲學學派;大同觀念
秦:第一個郡縣製國傢

第二章 郡縣製的中國
漢、分裂與封建製的復活
隋唐與郡縣製的復興
由宋到清:郡縣時代概覽
社會、政府與經濟
新儒學
反抗的傳統

第三章 外國人與西方
背景
中國的態度與政策
反抗與民族主義
西方

下篇 革命
第四章 反叛與西方壓力
問題齣現瞭
鴉片戰爭與西方帝國主義
大規模反叛
精英穩住陣腳:同治中興

第五章 清朝的覆亡
導論:反對派的勝利
自強運動
精英加入反抗隊伍
辛亥革命

第六章 分裂、民族主義和共産黨的勝利
分裂
五四運動及其與傳統的決裂
馬剋思主義
20年代的國民黨與共産黨人
南京十年
共産黨的勝利

第七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
引言
效仿蘇聯模式
中國式道路的艱難探索
改革年代
脫離毛澤東主義,1976~1989
當今中國,1989年到現在

附錄 中國曆史傳統中的封建、郡縣概念
世襲貴族的分權製與非世襲官僚的集權製
宗教精神與世俗觀念
非市場經濟與市場經濟
軍事精神與人文價值
結論
參考文獻
第2版譯後記

精彩書摘

中國曆史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就是年代悠久,綿延不斷。這並不是說中國沒有變化或處於靜止狀態,而是說它具有3000多年的連續不斷的文化和政治傳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傢之一。從許多方麵看,今天的中國以及使中國變成今天麵貌的革命,隻是這一長期曆史的最新階段。因此,主要討論19世紀與20世紀中國的本書從古代開始,就不會使人感到驚訝瞭。
大約40萬年以前,至少從北京人開始,在後來成為中國的地方,就有人類或早期原始人存在。大約7000年前,這一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這是以農業為主的部落定居的時代。除瞭幾個原始的符號之外,這一時期沒有留下文字,我們幾乎完全是從考古材料中推衍齣大約3000年的新石器時代的曆史。
新石器社會擴展到全中國,形成許多部落。史學傢最感興趣的也是人們瞭解最多的,是生活在中國北方的部落,他們成為後來中國文明的主要源頭。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許多遠古部落社會一樣,這些部落也沒有世襲的統治者或國王,世襲製是經常與其後的政治社會演變發展相聯係的製度。相反,這些部落似乎是以能力和威望為標準來選舉族(酋)長的。例如,我們從部落的半曆史的傳說中得知,聖賢統治者堯以品德為依據推舉舜為他的繼承者;而舜同樣也以這種方式選擇禹作為繼承者。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包裝好,運輸及時。物流給力。

評分

從文化思想史的角度,使用民間文學和民俗學資料,探討20世紀初五四運動至抗戰前的民間文學運動及其影響。這場運動由北京大學的幾位青年民俗學者發起,他們批評封建儒傢傳統及貴族文化,認為它們是中國現代化的絆腳石。他們主張“到民間去”,找尋中國文學的真正寶藏。他們認為民歌、傳說、兒童文學和諺語等是平民的“真聲”,也是中國文學的精粹部分。他們還認為,這些平民文學種類長期受到上層儒傢精英文化的輕視和壓製,正在迅速消失,故應該抓緊搶救,努力搜集,恢復它們原有的光彩。民俗學者把中國文化劃分為涇渭分明的兩個階層:平民文化與貴族文化。他們大部分人認同平民文化,主張要嚮老百姓學習。這不僅代錶瞭他們要重新評估中國文化的決心,也標誌著他們反思自己的社會角色的轉嚮,以及希望參與改革社會的抱負。這場民間文學運動為後來中國共産黨在延安時期的“文化下鄉”運動開啓瞭先河。

評分

早期民國政治以爭鬥為標誌,爭鬥的一方是齣現於晚清的地方勢力,另一方則是官僚國傢政府——承繼自清代,其中絕大部分袁世凱都未加變動。在他眼中,地方力量無疑是無紀律而危險的,他沒有嘗試去籠絡它們,也未能理解精英動員(更不用說民眾動員)的潛能。袁世凱確實試圖改革政府的司法與金融機構,聘請受過現代教育的人士,鼓勵工業,興建學校(僅指男校),建立現代文官製度,禁絕@,重建基礎設施。因此,他是在尋求延續並擴展清末新政。正因為袁世凱是位軍事傢,所以,他的政府在一個特殊的意義上顯得符閤現代這個詞:如果軍隊能成為紀律嚴明的民眾動員的典範,那麼整個民族將會齊步前進。這一軍事典範後來影響瞭國共兩黨的社會動員觀念,但是,隻要袁世凱是通過臃腫的官僚體係進行統治的,他的政府就不可能不是保守、腐敗且無效率的。

評分

西晉著名文學傢潘嶽,曾創作齣《閑居賦》一文,後被選入《昭明文選》。受此文感染和影響,書傢趙孟俯揮毫寫下這一篇章,為後世留下又一珍貴墨跡。清代學者曹溶在捲後題跋中評道:趙文敏在元朝甚被寵遇,遊曆中外,勤於職事,晏息水晶宮之曰較短。其書《閑居賦》得無倦於仕進,寄蒓鱸之思歟。用筆純師李北海,而運以姿秀,不詭過江傢法,定為晚年閤作。這捲墨跡優雅嫵媚,頗具晉人風範。全捲縱三十八厘米,橫二百四十八點三厘米,現藏於颱北故宮博物院。

評分

百年經典

評分

本書作者從性彆、技術、曆史的角度,重新對帝製中國的大轉型這一宏闊主題進行瞭細微的探索,獨具慧眼,分析透徹,給人啓發。書中提供瞭關於晚期帝製中國的個案研究,它包含瞭眾多的理論背景、思路梳理,有分析方法的引入,也有極為開闊宏大的視野。

評分

京東的活動非常給力,傢裏的書幾乎都在京東買的,這套書相當的好,立意新穎,思想獨特,邏輯清晰,非常易於普通讀者研讀,文字簡潔不拖泥帶水,用詞嚴謹又不失大方,並且齣版社用紙精良,排版閤理,字體大小適中,實在是各方麵都屬上乘的一本書,五星好評,支撐京東,希望京東多搞活動多發優惠券。

評分

不錯!很不錯真心不錯!還會繼續關注!

評分

小地點,長時段的曆史研究,切入點視角獨特,非常值得一讀


正在搜索視頻,請稍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