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辅食制作与营养配餐
目录:
PART 1 宝宝辅食添加与制作基本知识
宝宝辅食何时添加
4 ~ 6 个月,辅食添加黄金期
辅食添加过早或过晚的危害
可以添加辅食的信号
添加方法早知道
从含铁米粉开始添加
添加数量要由少到多
添加速度要循序渐进
食物的性状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各类辅食的添加顺序
为宝宝添加辅食必知事项
需为宝宝准备哪些进食用具
辅食制作总要领
选购安全的食材
食材清洗要干净
食物一定要熟透
辅食要现做现吃
辅食应少糖
辅食要不要加盐
辅食要少加调味品
辅食可加少许油
如何给蔬菜焯水才科学
制作辅食常用工具
PART 2 0 ~1岁辅食添加进程与制作指导
PART 3 1~2岁分阶段喂养指导与营养配餐
PART 4 2 ~ 3 岁宝宝的花样美食
PART 5 宝宝*爱吃的食物盘点
PART 6 宝宝常见病症食疗方案
附录 让宝宝健康聪明的功能食谱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菠菜汁
材料:菠菜1 棵。
制作方法:
1. 菠菜洗净、切碎后,放入碗中上锅蒸熟,或放入开水中煮熟。
2. 将蒸熟或煮熟的菠菜,放入干净的碗中,用汤匙研磨出菜汁。
再用纱布或滤网滤除菜渣,取菜汁,凉温即可喂食。
贴心提示:
菜汁较菜水要浓一些,味道也更清晰,可以在宝宝适应了菜水以后添加。要注意挑出里面的菜筋和细小菜叶,以免噎着宝宝。
山药粥
材料:山药1 小段,大米(或小米)适量。
制作方法:
山药洗净、去皮后切成小方块儿,与大米(或小米)一起入锅加
清水煮成粥,再将山药块儿用勺碾碎即可。
贴心提示:
1. 山药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等,可促使机体T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免疫功能,延缓细胞衰老。
2. 新鲜山药切开时会有黏液, 易滑刀伤手。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许醋洗,这样可减少黏液。
陪宝宝玩到入园——0~3岁亲子早教游戏指导手册
目录:
第1章 0~2个月亲子早教游戏
黑了,亮了
看画片
跟着指偶动动眼
转转真好玩
小小斗牛士
宝宝按摩操
我的小手会敲鼓
小宝宝坐轮船
宝宝学说话
小宝宝学唱歌
开心谈话
玩具“说话”
盘过来,盘过去
妈妈哪儿去了
小手摆啊摆
小淘气,踢球球
宝宝抬抬头
小小舞蹈家
条件反射笑笑笑
0~2个月宝宝智能档案
第2章 3~5个月亲子早教游戏
第3章 6~8个月亲子早教游戏
第4章 9~12个月亲子早教游戏
第5章 1岁1个月~1岁3个月亲子早教游戏
第6章 1岁4个月~1岁6个月亲子早教游戏
第7章 1岁7个月~1岁9个月亲子早教游戏
第8章 1岁10个月~2岁亲子早教游戏
第9章 2岁1个月~2岁3个月亲子早教游戏
第10章 2岁4个月~2岁6个月亲子早教游戏
第11章 2岁7个月~2岁9个月亲子早教游戏
第12章 2岁10个月~ 3岁亲子早教游戏
附录:全优宝宝亲子早教全攻略
辅食书0-3崔岁玉涛育儿书 崔玉涛辅食书 宝宝食谱书辅食大全 宝宝婴儿辅食书辅食添加书
这本书的“入园准备”章节简直是为我这种有社交焦虑的家长量身定做的“心理建设指南”。我一直担心孩子到了幼儿园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哭闹不止,甚至影响到社交发展。这本书并没有用夸张的言辞来保证“一学就会,马上适应”,而是非常务实地分析了孩子从家庭到集体环境过渡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反应,比如分离焦虑、规则适应不良等。它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预热”方案,比如如何提前模拟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如何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来帮助孩子理解“排队”和“分享”的概念,甚至还提到了在宝宝与父母道别时,可以采用哪些简短而充满爱意的告别仪式来增加安全感。这些建议操作性极强,不是空谈理论,而是具体的台词和行动步骤。读完这部分,我焦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因为我从书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应对”,更是“如何理解”孩子在过渡期的内心世界。这让我从一个被动的“应对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引导者”,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对入园这件事也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玩中学”的理念上做得非常出色,特别是关于“陪宝宝玩到入园”的部分,完全颠覆了我对亲子互动的刻板印象。我原本以为亲子游戏无非就是搭积木、讲故事,但这本书里介绍的活动,简直是把日常用品和生活场景巧妙地融入了早教。比如,它推荐了一个用旧袜子和米粒制作的“沙锤”游戏,不仅锻炼了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让他们初步感知了声音和节奏。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模仿小动物走路”的环节,这个活动看似简单,却能有效刺激宝宝的大运动发展和空间感知能力。最关键的是,这些活动都不需要购买昂贵的教具,很多都是利用家里现有的东西就能开展,经济又环保。而且,书里特别强调了在游戏过程中父母的“观察”和“回应”,指出有效的亲子互动不在于游戏有多复杂,而在于父母是否能捕捉到宝宝的兴趣点并给予积极反馈。这让我意识到,我以前只是在“陪”孩子玩,而不是在“引导”和“连接”。这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让父母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为他们进入幼儿园前的社交和学习做好心理铺垫。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感真的是超乎我的预期,完全没有传统育儿书籍那种沉闷和说教的感觉。内页色彩明亮柔和,字体大小适中,即便是晚上开着小夜灯也能看得比较清楚。我特别喜欢它在辅食制作部分使用的那种俯拍高清图,食材的质地、烹饪的火候,都展示得非常直观,完全没有歧义。翻阅起来心情很舒畅,不像有些书,信息密度太大,看得人头晕脑胀。更人性化的一点是,书中穿插了许多“妈妈经验分享”的小插画或小故事,这些“过来人”的现身说法,总能在关键时刻给我一些精神上的慰藉,让我知道我遇到的所有难题——比如挑食、抗拒新食物——都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比冰冷的知识点更有力量。总的来说,它不像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知识渊博又善解人意的育儿伙伴,随时翻开都能找到需要的支持和灵感,让人愿意反复阅读,并在实践中不断查阅。
评分关于0到3岁这个关键发展阶段的认知构建,这本书的处理非常到位,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这个月龄要学什么”,而是将“营养”和“游戏”两条主线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讲到宝宝开始长牙和需要精细动作训练的阶段,它立刻推荐了一款富含钙质的磨牙饼干食谱,同时搭配了一个用小珠子串项链的感官游戏。这种“食育与能动性同步发展”的思路,让我对早期教育有了更全面和立体的认识。很多早教书籍只关注认知技能,忽略了身体发展对学习的支撑作用。而这本书巧妙地搭建了桥梁,让我在准备食物的同时,也在为孩子的感官和运动技能做“储备”。它强调了“探索是最好的学习”,通过引导父母设计一些低成本、高互动的环境,比如在安全的环境下让孩子触摸不同质地的食物(当然是安全前提下),或者在做饭的间隙让孩子观察水流和蒸汽,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日常瞬间,都在为孩子未来的抽象思维打下基础。这种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教育理念,让我感觉自己正在为孩子的未来打下一个非常坚实的地基。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新手爸妈的救星,特别是像我这种对厨房和育儿知识一窍不通的人。我之前买过几本号称“科学喂养”的书,结果里面的食谱复杂得像米其林三星挑战,光是准备食材就要跑断腿,做出来的东西宝宝还不一定买账。但这本《辅食制作与营养配餐》完全不一样,它的介绍非常接地气。比如,它把辅食的添加阶段划分得极其清晰,从最基础的米汤、菜泥到后期的手指食物,每一步都有明确的食材建议和制作步骤,图文并茂,即便是厨房小白也能轻松上手。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教你怎么做,还深入讲解了为什么这么做。比如,不同月龄宝宝对铁、锌等微量元素的需求,它会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让你明白每一口辅食背后的营养逻辑。我试着做了几款书里推荐的“快手辅食”,比如牛油果鸡蛋羹,从准备到出锅不到十五分钟,宝宝吃得津津有味,这极大地增强了我自己动手做辅食的信心。以前总觉得外面买的辅食包方便,但看了这本书后,才意识到自己亲手做的,食材新鲜度、卫生程度和营养配比,是任何工业化产品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对食材的搭配也很有巧思,不会让宝宝吃得太单一,真正做到了营养均衡,让孩子在味觉和营养上都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挺好的,学习
评分不错
评分很好,还便宜
评分挺好的,学习
评分不错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评分好看,物超所值,值得购买
评分很不错的书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