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继续采用“当代文学”这一概念,则是考虑到目前文学史研究的实际情况。虽然也可以改变文学分期的方式,可以采用新的时期概念,譬如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范畴。但是,这并不是名称和分期的简单更换。这一更换的内在理路和文学史事实依据,对本书作者来说,还需要做细致、深入的辨识。继续采用这一概念的另外原因,是它连同相关的分期方法,仍有其部分存在的理由,即可以作为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状况的一种并非已失效的视角。这样,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这本书里,“中国当代文学”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其次,是指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因而它限定在“中国大陆”的这一区域之中;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在文学史研究中如何“整合”,如何不是简单地并置,需要提出另外的文学史模型来予以解决。第三,本书运用“当代文学”的另一层含义是,“当代文学”这一文学时间,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一体化”趋向的全面实现,到这种“一体化”的解体的文学时期。中国的“左翼文学”(“革命文学”),经由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改造”,它的文学形态和相应的文.学规范(文学发展的方向、路线,文学创作、出版、阅读的规则等),在50至70年代,凭借其时代的影响力,也凭借政治权力控制的力量,成为少数可以合法存在的形态和规范。只是到了80年代,这一文学格局才发生了改变。
作者简介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与入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与人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等。
目录
自序
修订版序
前言
上编50—70年代的文学
第一章 文学的“转折”
一 40年代的文学界
二 左翼文学界的“选择”
三 毛泽东的文学思想
四 “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第二章 文学环境与文学规范
一 “遗产”的审定和重评
二 刊物和文学团体
三 文学批评和批判运动
四 作家的整体性更迭
五 “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
第三章 矛盾和冲突
一 频繁的批判运动
二 左翼文学内部矛盾的延续
三 对规范的质疑
四 分歧的性质
第四章 隐失的诗人和诗派
一 诗歌道路的选择
二 普遍的艺术困境
三 穆旦等诗人的命运
四 “七月派”诗人的遭遇
第五章 诗歌体式和诗歌事件
一 “写实”倾向和叙事诗潮流
二 青年诗人的艺术道路
三 50年代的诗歌事件
四 当代的政治抒情诗
第六章 小说的题材和形态
一 “现代”小说家的当代境况
二 题材的分类和等级
三 当代的小说样式
四 类型单一化趋向
第七章 农村题材小说
一 农村小说的当代形态
二 赵树理和山西作家
三 赵树理的“评价史”
四 柳青的《创业史》
第八章 对历史的叙述
一 革命历史小说
二 “史诗性”的追求
三 《红岩》的写作方式
四 革命的“另类”记忆
五 《青春之歌》及其讨论
第九章 当代的“通俗小说”
一 被压抑的小说
二 寻求新的替代
三 “都市小说”与工业题材小说
四 《三家巷》及其评价
第十章 在主流之外
一 “非主流文学”
二 最初的“异端”
三 “百花文学”
四 象征性的叙述
五 位置的置换
第十一章 散文
一 当代的散文概念
二 散文的“复兴”
三 主要散文作家
四 杂文的命运
五 回忆录和史传文学
第十二章 话剧
一 话剧创作概况
二 老舍的《茶馆》
三 历史剧和历史剧讨论
四 话剧的“高潮”
第十三章 走向“文革文学”
一 1958年的文学运动
二 文学激进思潮和《纪要》
三 文学的存在方式
四 “文革文学”的特征
第十四章 重新构造“经典”
一 创造“样板”的实验
二 “革命样板戏”
三 小说“样板”的难题
四 “经典”重构的宿命
第十五章 分裂的文学世界
一 公开的诗界
二 小说创作情况
三 “地下”的文学创作
四 “天安门诗歌”
下编80—90年代的文学
第十六章 文学“新时期”的想象
一 “转折”与文学“新时期”
二 体制的修复和重建
三 文学规范制度的调整
四 80年代的作家构成
五 文学著译的出版
第十七章 80年代文学概况
一 80年代文学过程
二 “新时期文学”的话语资源
三 文学历史的“重写”
四 文学诸样式概况
第十八章 “归来者”的诗
一 “文革”后的诗歌变革
二 “归来者”的诗
三 诗歌流派的确认
第十九章 新诗潮
一 《今天》与朦胧诗
二 新生代或“第三代诗”
三 新诗潮主要诗人(一)
四 新诗潮主要诗人(二)
第二十章 历史创伤的记忆
一 创伤记忆与历史反思
二 三部中篇小说
三 “复出”作家的历史叙述
四 “知青小说”的演变
五 几位小说家的创作
第二十一章 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一)
一 文学的“寻根”
二 “寻根”与小说艺术形态
……
第二十二章 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二)
第二十三章 女作家的小说
第二十四章 散文
第二十五章 90年代的文学状况
第二十六章 90年代的诗
第二十七章 90年代的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年表(1949—2000)
初版后记
精彩书摘
一40年代的文学界
四五十年代之交,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革。二次大战之后世界范围两大阵营对立的冷战格局,中国40年代后期内战导致的政权更迭,是这个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政治的变革,自然并不一定导致文学内在形态的重大变化。但是,在一个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而文学对于政治的工具性地位的主张又支配着文学界的情况下,四五十年代之交的社会转折,影响、推动了中国文学的构成因素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剧烈错动。文学的“转折”在这里,指的主要是40年代文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关系的重组。以延安文学作为主要构成的左翼文学,进入50年代,成为唯一的文学事实;20年代后期开始,左翼文学为选择最理想的文学形态、推进文学“一体化”的目标所做的努力,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文学写作的题材、主题、风格等,形成了应予遵循的体系性“规范”;而作家的存在方式,写作方式,作品的出版、阅读和批评等文学活动方式也都出现了重大变化。
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将中国分隔为几个社会情势不同的区域:国民党统治地区、日本侵略者占领的沦陷区和中国共产党政权的解放区(抗战期间称“敌后抗日根据地”)。
前言/序言
《中国当代文学史》199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来,不少相识、不相识的朋友、读者,通过会议、文章、来信和转告,对本书有所肯定,也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少批评和改进的建议。这些年来,文学界出现许多新的现象,也有不少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发表,这些都需要加以处理和吸收。基于上述理由,从2006年春天开始,我就开始对本书进行修订。在总体框架和评述方式上,修订版和初版本并没有大的变化,基本上仍维持那种简括式评述的“文体”,材料、史实也仍大多压缩在注释和年表之中。同时,也仍努力征引当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既为了标明本书某些看法和措辞方式的来源或受到的启发,也为想进一步扩大对问题了解的读者提供一些线索。
但修订版也有不少改动。主要是:一,调整了若干章节的设计,适当增加90年代文学的分量,对80年代文学的总体描述也有一些改变;二,各章节(包括年表)在材料处理、具体论述等方面,也有或多或少的变更;三,订正初版本在史实、资料引述上的差错。由于本书注释较多,采用章后注在阅读上有诸多不便,这次也一并改为页尾注。初版本的后记作为附录保留,以再次向当年热心的帮助者表示谢意。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本书初版本为1999年,对年代的表述没有特别标出的,都为20世纪,此次修订按照既定的表达法,没有再做修改。
中国当代文学史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很经典的教材,值得好好做,对考研很有帮助。
评分
☆☆☆☆☆
东西不错,希望用着好,价格优惠 能一起做下去
评分
☆☆☆☆☆
好
评分
☆☆☆☆☆
评分
☆☆☆☆☆
姐姐别的女生男生女生呢呢
评分
☆☆☆☆☆
书很好,很值得一看
评分
☆☆☆☆☆
非常好的考研复习资料,值得购买!
评分
☆☆☆☆☆
东西不错。。。。。。
评分
☆☆☆☆☆
得JAVA人员拥有 初读一下 感觉还可以一如既往的好! 这天女友打电话问我借本书,说她写作需要参考,我说我家没有,但我可以帮你找。我一边接电话一边就上网搜索,很快找到,立马告诉她网上京东有。她说我不会在网上买书啊。我嘲笑她一番,然后表示帮她买。很快就写好订单写好她的地址发出去了。果然第二天,书就送到她那儿了。她很高兴,我很得意。过了些日子,我自己又上网购书,但下订单后,左等右等不来。以前从来不超过一星期的。我正奇怪呢,刘静打电话来笑嘻嘻地说,哎,也不知道是谁,心眼儿那么好,又帮我订了好几本书,全是我想要的,太好了。我一听,连忙问她是哪几本?她一一说出书名,晕,那是我买的书啊。原来我下订单的时候,忘了把地址改过来,送到她那儿去了。这下可把她乐死了,把我先前对她的嘲笑全还给我了。不过京东送货确实很快。我和女友都很满意。好了,废话不说。|宝贝非常不错,和图片上描述的完全吻合,丝毫不差,无论色泽还是哪些方面,都十分让我觉得应该称赞较好,完美! 书是正品,很不错!速度也快,绝对的好评,下次还来京东,因为看到一句话 女人可以不买漂亮衣服不买奢侈的化妆品但不能不看书,买了几本书都很好 值得看。在我还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丝毫不怀疑它是一本好书,很符合80后读者的口味。很难想象一本图书会被我看得像郭德纲的相声书一样,在地铁上都如饥似渴地手不释卷。人都说《红楼梦》是一部罕见的奇书,是人生的镜子,那么对于这部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令我感到了丝丝“找出心中所想”的意味,因为我不仅从中看出大论的味道,更是以一种看搞笑图书的心情在愉悦自己,事实上这本书确实不失幽默,在大论了一把之后确实愉悦了广大读者,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会像一本幽默小说一样去看这本书,因为多年来这类书的泛滥使我对其十分不屑。了解京东:2013年3月30日晚间,京东商城正式将原域名360buy更换为jd,并同步推出名为“joy”的吉祥物形象,其首页也进行了一定程度改版。此外,用户在输入jingdong域名后,网页也自动跳转至jd。对于更换域名,京东方面表示,相对于原域名360buy,新切换的域名jd更符合中国用户语言习惯,简洁明了,使全球消费者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访问京东。同时,作为“京东”二字的拼音首字母拼写,jd也更易于和京东品牌产生联想,有利于京东品牌形象的传播和提升。京东在进步,京东越做越大。||||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被美国学界誉为“思想巨匠”和“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的史蒂芬·柯维博士,他的集大成之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已成为中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必备的最经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训教材;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史蒂芬·柯维的思想和成就,与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比肩。《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20周年纪念版)》在每一章最后增加了一个“付诸行动”版块,精选柯维培训课程中的实践训练习题,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七个习惯”的理解和掌握,使“七个习惯”成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行动指南,价值堪比18000元的柯维现场培训课。史蒂芬·柯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他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财富》杂志100强中的90%和500强中的75%的企业是他的直接受教者,AT&T、通用电子、全禄、可口可乐等大公司的高级主管都是他的学生,李开复等中国顶尖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也深受其思想的启发。每年,来自全球的个人、家庭、企业、教育界及政府领导者的受教生更是高达百万人之多。东东枪和地下天鹅绒是两位在博客、微博、专栏里都非常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两人思维跳跃,观点奇特新颖,对待感情,他们也细细琢磨,也插科打诨。同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两位勇士将他们对两性情感的所感所悟一一精彩呈现,得此《鸳鸯谱》,闪着智慧幽默的光。鸳鸯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