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 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 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编
图书标签:
  • 建筑规范
  • 玻璃幕墙
  • 工程技术
  • 行业标准
  • JGJ 102-2003
  • 建筑工程
  • 幕墙工程
  • 建筑材料
  • 规范标准
  • 施工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1511211892
版次:1
商品编码:10009241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3-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284号文件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进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进行了修订。

内页插图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材料
3.1 一般规定
3.2 铝合金材料
3.3 钢材
3.4 玻璃
3.5 建筑密封材料
3.6 硅酮结构密封胶
3.7 其他材料

4 建筑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性能和检测要求
4.3 构造设计
4.4 安全规定

5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5.1 一般规定
5.2 材料力学性能
5.3 荷载和地震作用
5.4 作用效应组合
5.5 连接设计
5.6 硅酮结构密封胶设计

6 框支承玻璃幕墙结构设计
6.1 玻璃
6.2 横梁
6.3 立柱

7 全玻幕墙结构设计
7.1 一般规定
7.2 面板
7.3 玻璃肋
7.4 胶缝

8 点支承玻璃幕墙结构设计
8.1 玻璃面板
8.2 支承装置
8.3 支承结构

9 加工制作
9.1 一般规定
9.2 铝型材
9.3 钢构件
9.4 玻璃
9.5 明框幕墙组件
9.6 隐框幕墙组件
9.7 单元式玻璃幕墙
9.8 玻璃幕墙构件检验

10 安装施工
10.1 一般规定
10.2 安装施工准备
10.3 构件式玻璃幕墙
10.4 单元式玻璃幕墙
10.5 全玻幕墙
10.6 点支承玻璃幕墙
10.7 安全规定

11 工程验收
11.1 一般规定
11.2 框支承玻璃幕墙
11.3 全玻幕墙
11.4 点支承玻璃幕墙

12 保养和维修
12.1 一般规定
12.2 检查与维修
12.3 清洗
附录A 耐候钢强度设计值
附录B 钢结构连接强度设计值
附录C 预埋件设计
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前言/序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284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l02-96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材料;4.建筑设计;5.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6.框支承玻璃幕墙结构设计;7.全玻幕墙结构设计;8.点支承玻璃幕墙结构设计;9.加工制作;10.安装施工;11.工程验收;12.保养和维修;13.附录A~附录C。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取消了本规范玻璃幕墙最大适用高度的限制,同时增加了玻璃幕墙高度大于200m或体型、风荷载环境复杂时,宜进行风洞试验确定风荷载的要求;2.修订了玻璃幕墙风荷载计算、地震作用计算、作用效应组合等内容;3.取消了有关温度作用效应计算的内容;4.玻璃面板应力和挠度计算中,考虑了几何非线性的影响;5.增加了中空玻璃和夹层玻璃面板的计算方法和有关规定;6.增加了单元式幕墙设计、加工制作、安装施工的规定;7.增加了点支承玻璃幕墙设计、制作、安装的规定;8.修改、调整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玻璃幕墙构件的挠度验算和挠度控制条件;9.修改了玻璃幕墙设计、安装、使用等环节的有关安全规定;10.修改、调整了玻璃幕墙的有关构造设计规定。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建筑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图解》 编者: 建筑工程设计研究会 前言 玻璃幕墙以其轻质、高强度、高采光性、艺术性以及优越的节能保温性能,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和公共建筑不可或缺的围护结构体系。随着建筑行业对幕墙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设计、施工、材料、安全等方面的深入理解与掌握显得尤为重要。本书旨在为从事建筑玻璃幕墙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一本全面、实用、易于理解的参考手册。 本书内容涵盖了建筑玻璃幕墙工程的全过程,从前期设计概念的提出,到详细的构造设计、材料选择,再到施工安装的技术要点、质量控制以及后期的维护保养。我们力求在满足基本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技术难点,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技术概念。 与以往的纯理论性书籍不同,本书更加注重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的节点详图、剖面图、立面图以及施工过程示意图,清晰地展示每一个设计细节和施工工序。我们相信,视觉化的呈现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关键技术。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多位在玻璃幕墙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专家,他们在设计、施工、材料研发、质量检测等各个环节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经过了严谨的论证和反复的修改,力求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与前沿性。 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玻璃幕墙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水平,推动行业技术的进步,为建设更加安全、美观、节能、环保的建筑做出贡献。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玻璃幕墙的定义与发展 1.2 玻璃幕墙的分类与特点 1.3 玻璃幕墙在现代建筑中的作用与地位 1.4 玻璃幕墙工程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第二章 玻璃幕墙通用设计原理 2.1 建筑幕墙设计的基本原则 2.1.1 安全性原则 2.1.2 功能性原则 2.1.3 经济性原则 2.1.4 美观性原则 2.2 结构设计基础 2.2.1 荷载的分类与计算 (风荷载、地震荷载、雪荷载等) 2.2.2 结构传力分析与体系选择 2.2.3 节点设计的基本要求 2.3 热工性能设计 2.3.1 传热系数 (U值) 的计算与控制 2.3.2 遮阳系数 (SC) 与可见光透射比 (VLT) 的选择 2.3.3 气密性、水密性与隔声性能的设计 2.4 防火安全设计 2.4.1 防火分区与防火构造 2.4.2 防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2.5 抗震设计考虑 第三章 玻璃幕墙材料 3.1 玻璃材料 3.1.1 普通平板玻璃 (退火玻璃) 3.1.2 钢化玻璃 (钢化安全玻璃) 3.1.3 半钢化玻璃 (夹层玻璃、中空玻璃等) 3.1.4 夹胶玻璃 (防弹玻璃、隔音玻璃等) 3.1.5 低辐射 (Low-E) 玻璃 3.1.6 镀膜玻璃 (阳光控制镀膜、热反射镀膜等) 3.1.7 特种玻璃 (自洁玻璃、调光玻璃等) 3.1.8 玻璃的选用原则与性能指标 3.2 金属材料 3.2.1 铝合金型材 (表面处理:阳极氧化、喷涂、氟碳喷涂等) 3.2.2 不锈钢材料 3.2.3 其他金属材料 (如锌合金等) 3.2.4 金属材料的选用原则与性能指标 3.3 密封材料 3.3.1 结构密封胶 (硅酮结构密封胶) 3.3.2 耐候密封胶 (硅酮耐候密封胶、聚硫密封胶等) 3.3.3 密封条 (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等) 3.3.4 密封材料的选用原则与性能指标 3.4 隔热条材料 3.4.1 聚酰胺 (PA66) 隔热条 3.4.2 其他隔热材料 3.5 骨架连接件与紧固件 3.5.1 铝角码、不锈钢连接件 3.5.2 螺栓、螺钉等 第四章 玻璃幕墙结构体系与节点详图 4.1 框架式玻璃幕墙 4.1.1 优点与适用范围 4.1.2 结构形式 (明框、隐框、半隐框) 4.1.3 典型节点详图 (竖向龙骨与横梁连接、玻璃与型材连接、转角节点、伸缩缝节点等) 4.2 单元式玻璃幕墙 4.2.1 优点与适用范围 4.2.2 结构组成与安装方式 4.2.3 典型节点详图 (单元板块连接、竖向连接、水平连接、成品单元安装等) 4.3 吊挂式玻璃幕墙 4.3.1 结构特点与应用 4.3.2 挂件设计与连接方式 4.3.3 典型节点详图 (挂板、挂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玻璃与挂件连接等) 4.4 点式玻璃幕墙 4.4.1 结构原理与优势 4.4.2 点支承件 (爪件) 的设计与选用 4.4.3 玻璃与点支承件的连接方式 4.4.4 典型节点详图 (爪件与玻璃连接、爪件与支撑结构连接、大跨度点式结构等) 4.5 组合式玻璃幕墙 第五章 玻璃幕墙施工技术 5.1 测量放线与预埋件安装 5.1.1 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5.1.2 预埋件的类型、规格与安装精度要求 5.1.3 预埋件的防腐处理 5.2 龙骨框架制作与安装 5.2.1 型材的加工与预制 5.2.2 龙骨框架的安装顺序与连接方式 5.2.3 龙骨框架的垂直度、平整度控制 5.3 玻璃板块的安装 5.3.1 玻璃的搬运、储存与清洁 5.3.2 玻璃的固定与就位 5.3.3 框架式幕墙玻璃的安装 (明框、隐框、半隐框) 5.3.4 单元式幕墙单元板块的安装 5.3.5 点式幕墙玻璃的安装 5.4 密封处理 5.4.1 结构密封胶的施工要求 (表面处理、打胶、闭胶) 5.4.2 耐候密封胶的施工要求 5.4.3 密封条的安装与搭接 5.5 排水与通风设计在施工中的体现 5.6 伸缩缝、沉降缝的处理 第六章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 6.1 质量控制要点 6.1.1 材料进场检验 (玻璃、型材、胶粘剂等) 6.1.2 构件制作精度检验 6.1.3 施工过程检验 (测量、安装、密封) 6.2 主要检验项目与方法 6.2.1 外观质量检查 6.2.2 尺寸偏差检查 6.2.3 结构强度与稳定性检验 (如必要) 6.2.4 水密性、气密性试验 6.2.5 耐候密封性检查 6.2.6 防火性能检查 6.2.7 隔音性能检查 6.3 工程验收程序与标准 6.3.1 分部工程验收 6.3.2 单位工程验收 6.3.3 竣工验收 第七章 玻璃幕墙的安全与维护 7.1 玻璃幕墙的安全性能评估 7.1.1 玻璃的抗冲击性能 7.1.2 结构整体安全性分析 7.1.3 易损部件的风险评估 7.2 玻璃幕墙的日常检查与维护 7.2.1 定期检查内容 (玻璃、密封胶、框架、紧固件等) 7.2.2 常见的损坏原因与处理措施 7.2.3 玻璃清洗与保养 7.3 玻璃幕墙的应急处理 7.3.1 玻璃破损应急预案 7.3.2 结构变形应急预案 7.4 玻璃幕墙的翻新与改造 第八章 典型玻璃幕墙工程案例分析 8.1 高层写字楼玻璃幕墙案例 8.2 商业综合体玻璃幕墙案例 8.3 体育场馆玻璃幕墙案例 8.4 博物馆/展览馆玻璃幕墙案例 附录 附录一 常用玻璃幕墙术语解释 附录二 玻璃幕墙工程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目录 (参考) 附录三 玻璃幕墙性能计算示例 编后语 建筑玻璃幕墙工程是一项集建筑、结构、材料、工艺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本书的编写,希望能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指导,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挑战。我们深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本书的编写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工程界同仁不吝赐教,共同推动玻璃幕墙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建筑设计院的角度来看,JGJ 102-2003在处理建筑美学与工程约束之间的平衡上,提供了关键的协调工具。建筑师追求的是自由的形态和通透感,而幕墙规范则要保证结构的安全和经济性。我主要用它来确定幕墙的模数划分、单元的开启方式,以及如何处理建筑外皮的收边收口细节。规范对不同类型幕墙(如点支式、单元式)的适用条件和构造节点图的强制性要求,有效地限制了设计师过于天马行空的想象,使其落到可以被精确制造和安装的轨道上。特别是对于不同材料界面(如玻璃与石材、玻璃与金属板)的防水和热胀冷缩的预留处理,书中的图示和文字说明非常直观,有效避免了在设计阶段就埋下未来渗漏或开裂的隐患,是建筑外观持久性和功能性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幕墙材料供应商,我关注的重点则完全不同,我们更侧重于材料本身的性能指标和试验要求。这本书对于玻璃的性能、铝合金型材的机械性能、以及结构胶的抗老化测试标准,都有非常明确的参数要求。这直接决定了我们产品研发的方向和出厂检验的依据。比如,对中空玻璃的间隔条材料要求、Low-E镀膜的附着力测试方法,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的。如果规范对某个指标的最低要求提高了,我们就得立刻调整配方和生产工艺。坦白说,初次接触时,那些复杂的试验方法描述让我有些费解,但随着反复查阅,我发现它实际上建立了一个非常科学、严谨的材料性能评估体系,保证了进入工程的材料都是可靠的“硬通货”,避免了劣质材料的投机空间。

评分

我是一名年轻的结构工程师,正在努力从理论走向实践。我发现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体现了国家层面对超高层建筑外维护体系的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我个人对其中关于幕墙的动力响应分析和风洞试验数据的应用章节特别感兴趣。规范没有停留在静态承载力,而是深入到了动态疲劳和多遇大风的工况模拟。尽管相关的计算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借助专业软件,但规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告诉我们哪些是必须考虑的参数,以及在不同荷载作用下,节点如何分配应力。阅读它,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一步步建立起完整的幕墙安全观,从材料的微观到结构的宏观,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让我对“安全系数”这几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远超大学教科书的深度。

评分

这本规范,说实话,拿到手里的时候,我内心其实是有点复杂的。毕竟是行业标准,面向的肯定是专业人士,那些密密麻麻的图表和术语,刚开始看确实让人有点头大。我主要是做项目前期技术把控的,所以特别关注这个规范在设计阶段的指导性强不强。我记得我翻阅它主要集中在对玻璃幕墙的结构设计要求、材料性能参数的规定,以及防火、抗震这些关键指标的量化标准上。比如,对于型材的截面设计、连接节点的受力计算方法,规范给出的步骤非常详尽,这对于我们进行初设和优化设计时,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追溯的依据。如果这些标准模糊不清,后续的深化设计和施工图出问题绝对是早晚的事。更重要的是,它对不同等级的风压、地震烈度下,幕墙的变形控制要求做出了明确界定,这直接关系到幕墙的长期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我个人觉得,它成功地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工程指南,这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让人在面对复杂项目时,心里有底气。

评分

说实话,我不是设计出身的,更偏向于现场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因此,我更看重的是JGJ 102-2003在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方面的具体指导。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很多时候图纸上的完美设计到现场就成了“空中楼阁”。这本规范里关于安装顺序、打胶工艺、层间缝隙处理这些细节的描述,简直就是我们施工队的手册。特别是对耐候密封胶的选型、打胶深度、固化时间的控制,甚至连清洁表面都要有标准,这在以往的项目中,常常因为这些小细节导致渗漏问题。有了这个明确的验收标准,我们就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分包单位按照规范操作,而不是凭经验主义。对我而言,它提供的不是“怎么做”的哲学思考,而是“必须怎么做”的硬性约束,这点对提高现场质量的标准化、减少返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每次质量检查前,我们都会对照规范的附录进行自检,效率高了不少。

评分

根据次,很好

评分

可以

评分

收到

评分

很好,是正版,活动的时候买很划算。。。。。。。。。。。

评分

东西不错,速度很快,用的及时。

评分

还好

评分

根据次,很好

评分

收到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