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25
影像雜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深造,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定居紐約,自由職業畫傢。2000年迴國,現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十年作並置係列及書籍靜物係列。業餘寫作,齣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外國音樂在外國》《笑談大先生》《歸國十年》《草草集》《談話的泥沼》《無知的遊曆》《陌生的經驗》及新書《張岪與木心》。
作者影像評論十二篇首次結集,並配以作者的手機快照。《影像雜談》以畫傢之眼,談論時間對於攝影的參與,記憶對於影像的介入。作者犀利的圖像視角為讀者提供瞭理解一張照片的平易切口。每幅圖片,都有一段詳盡或確鑿的文字說明,介於圖像與文字之間的隱形距離,得以形成抽象的概念、真相與想象,而作者的文字,收放如錨。
*
【編輯推薦】
*
1、以文化的取景器,框取媒介的傳統與觀看的經驗。視野寬廣,極富洞見。
2、隻是按下“快門”,收錄作者手機快照若乾幀,看圖說話,意猶未盡。
##攝影是藝術或者是其他的什麼?怎麼樣看待攝影?在攝影時我們需要什麼?什麼是好的攝影?攝影與拍照的區彆?固化於照片中的人、事物以及曆史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陳丹青有自已獨到的見解。本書中各節所附的照片也試圖進一步讓讀者瞭解作者對攝影及影像的解說。CBS,20220226。 在三月的末尾給我這讀書過度的一月填上一個不太滿意的尾巴,有助於我在四月繼續努力。實際上這個月讀的大部分都是隻有五六萬字的小文,一個下午、晚上也就看完瞭。怎料這陳丹青的小集子標著11萬字的字數,實際讀起來我懷疑也就三四萬字。至於其中所得,多為空談,這顯然有一部...
評分 評分 評分##陳丹青先生寫攝影隨筆,更多地也是錶達憤慨,譬如他講:“在中國,影像文化尚未養成普遍的知識立場…(或)曆史感——雖然今日中國到處充斥影像與照片。”彼時攝影同義詞是每個手機組成的“轉發”,攝影的功能和價值因此被改變瞭什麼,他沒細說。 他追溯的是本雅明、巴特、桑塔格所灌輸的攝影意識(西方的厲害,是攝影評論),並且“攝影總使我想起紐約…我被紐約寵幸的經驗之一,是觀看攝影的原件(Vintage)”,而”攝影的性格,非但取決於拍攝的一瞬,之後在被觀看的不同瞬間,引來不同的解讀。” 他批判畫傢群很少有人格外留心攝影;學生們不知本能地觀看,不知自然地開始。亦講布勒鬆與劉香成拍攝的新中國照片,“熟悉、親切、荒謬,伴隨久經淡忘的辛酸,並夾雜輕微的驚愕”,在人性從未充分錶達的國度,倒是外國人纔留得住這種感覺。
評分 評分##太奇葩瞭,一堆以前齣版過的文章換個書名重新齣版,現在齣版社也會割韭菜瞭?
評分##攝影雜談,書如其名,確實很雜,涉及到陳關於攝影話題的雜談閤集,其中除瞭陳的攝影觀的約稿之為外還有陳為朋友齣版攝影書籍的序的閤集,這些序如果不看後麵的書中內容,能體會到的就是“受朋之邀的客氣吹捧”。這本書真正有意思的是後麵20頁講述他的與母親與侄女與木心的點滴生活片段,其他真的是東拼西湊。
評分影像雜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