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3
影子与水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教授。著有《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行旅写作》等,又有译著《后现代主义与通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等,还曾参与编纂《剑桥中国文学史》,是《牛津中国古典文学手册(公元前1000 年—公元900 年)》主编之一。
本书为美国哈佛大学田晓菲教授的自选集,收入其十一篇文章,从最早的《诸子的黄昏》到最近的《庾信的“记忆宫殿”》,差不多刚好跨越十年。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这本自选集代表了近些年她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关注的两个问题:一是抄本文化和文本的物质性如何影响到微观上文本的解读与宏观上文学史的视域重建;一是文学的“言说性”,经验与文学语言之间的张力。
本书为《海外汉学研究新视野丛书》中的一种。本丛书收辑海外汉学家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单篇论文,及相关的学术性文字,尤其注重收入新近在海外发表的学术成果,由其本人编纂成集,希望能体现出该学者不同时期的风貌,为读者了解特定作者的整体学术发展,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有诗为证:十九世纪的诗与史》一篇极有启发性
评分##路数都已熟悉,对手抄本文化及历史主义阅读的强调一直贯穿于田的研究中,从中也可一窥海外中国研究的原境转向。田的文本细读绚丽而精巧,有些解读虽不免于穿凿,但很多时候都能予人以意想不到的启发。 最喜子书、赤壁赋及微虫世界三篇。子书一篇在普鸣的观点上继续延伸,探讨五世纪时从“思想时代”到“诗的时代”的转型;赤壁赋一篇写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对“影子”与“双身”的解读尤为绝妙,与其相比,后面对李嵩赤壁赋图中水文的分析则显得颇有不足了;微虫世界一篇则更多牵涉到主观上的感动,田立足于西方的创伤记忆研究对这则名气甚微的清末文本进行阐释,其间的文本细读非温柔通达者不能为。昨夜在北方的细雨中读完此篇,电脑屏幕上还投放着乔的后赤壁赋图,图上苏轼在山中孤独的探索着,记忆的伤口在此刻苏醒,泪也不觉流了下来。
评分 评分 评分##宇文所安的影子随处可见。文采,肯定有,启发,也会有,最有收获的是《诸子的黄昏》。行文技术高超,善于找角度。但是,作者喜欢探讨失落的角落,夸大难以测定的变数,这注定面临方法上的挑战——尽管自序中表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远远不够,应该是“小心假设,小心求证”。如此,过剩的技巧便易令人生疑。比如,《玉台新咏》一文注6提到傅刚先生指出萧纲之宫体写作见诸史传,因而不可夸大文献流传因素对其形象的改变,作者竟以概念轰炸反驳。不禁疑惑,在《重造历史:三国文化地貌之吴蜀视角》一文中,“文学”一词又有几重面纱呢?
评分 评分##看一篇觉得挺灵,看多了感觉很腻。
评分 评分影子与水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