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23
珍珠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克莱格·尼尔森,是一位职业历史作家,曾著有《火箭人:登月第一人的史诗》、《第一批英雄:空袭东京——美国在二战中的首场胜利》、《托马斯·潘恩:启蒙、革命和现代民族的诞生》(2007年亨利·亚当斯奖)、《一起沉醉》(W. H. 史密斯年度最佳书目)、《辐射年代:原子能时代的史诗性兴起与戏剧性衰落》。他的文章发表在《名利场》《沙龙》《新英格兰评论》《读者文摘》《纽约观察家报》《大众科学》等许多出版物上,并一直在为《出版人周刊》《超时》《访谈》等杂志撰稿,还曾担任哈珀与罗出版公司和兰登书屋的副总裁和执行编辑,策划了20本《纽约时报》畅销书的出版。
深入挖掘日本走向战争深渊的缘由终始,揭秘美国“耻辱之战”的前因后果
非虚构写作典范,自海量资料和深度细节中披沙拣金,震撼再现战争场景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美国不是创立于1776年7月4日,而是1941年12月7日。那一天,由航空母舰、驱逐舰和小型潜艇支援的354架日本战机突然猛烈袭击美国珍珠港,造成2 403人死亡,重创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摧毁188架战机。珍珠港事件是太平洋战争的开场,迫使美国结束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政策,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彻底改变了二战的走向和国际政治的格局。
克莱格•尼尔森为写作本书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近5年的研究工作。本书展示出战争中美日双方恐怖、混乱、暴力、悲剧和英雄主义攻击的异常丰富的细节。我们会看到水手、飞行员、军官、外交官、将军、天皇、总统,不同立场与角色的人,在世界历史上这个令人震惊的戏剧性时刻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也会看到当日军飞行员飞临夏威夷时,被旖旎风光打动而拍照留念;当日军轰炸机群呼啸而过时,“内华达号”的军乐队仍浑然不觉地吹奏着国歌;当“俄克拉荷马号”被鱼雷击中时,巨大的震动触发一台留声机播放起流行的爵士乐;当轰炸机俯冲投下致命炸弹时,日军飞行员却对地面的美国士兵露出微笑;当被毁的“亚利桑那号”开始下沉时,年轻的水兵必须立即选择是与军舰一起沉没还是跳入燃烧着柴油的水域……
在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作者追踪1941年之前数十年的草蛇灰线,从美日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各个方面,分析导致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必然和偶然因素。从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的“黑船”打开日本国门,到东乡平八郎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海军,到五国海军会议,再到二二六兵变,以及二战爆发后美国和日本的微妙关系。最后,本书得出了重要的结论,即悲剧的不可预见性以及该事件延续至今的影响。
编辑推荐:
1. 1941年,深陷中国战场的日军资源难以为继,转而向东南亚的英美利益范围开战,珍珠港事件爆发。而美国的加入改变了二战的走向,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二战的一部分,太平洋战争的结果也奠定了时至今日的亚太政治格局。
2. 本书基于大量原始史料,作者的研究小组汇集整理了近100万页的文档,同时从日美双方的视角进行考察,使本书具有超强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可靠性。
3. 探寻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脉络,回溯至20世纪初,通过日美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方面,探讨日本如何一步步走向战争,美国的孤立政策如何走向结束,日美之间以及与苏、英、法、中等国的利益关系,日美之间的文化误解等问题,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
4. 通过梳理大量史料,还原战争细节,不仅翔实描写各部队和战舰的作战情况,更展现出个体在战争中的真实处境,促使人们反思战争、政治与人性。作者是多次获得重要奖项的非
虚构作家,使本书具备了更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说是非虚构写作典范还是过了,没有《巴黎烧了吗?》好,功夫下的确实很深,大量的回忆录细节穿插其中,有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但是细节调配不好,呈现出一种多而杂的感觉,如果我对珍珠港事件一无所知,很容易就会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珍珠港作为一个转折点,打破了美国人置身事外的幻想。也由此引发了关于罗斯福故意使用“苦肉计”的阴谋论,但是实际没有确凿的证据。战后18年,轰炸珍珠港的渊田美津雄见到了在广岛投掷原子弹的B-29飞行员保罗·提拜茨,两人谈及投放原子弹的问题,渊田说:“你干得非常正确,因为如果有必要,日本会动员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孩子,使用棍棒和石头抵抗入侵。这将是一场可怕的屠杀”。渊田这种老鬼子都知道忏悔,可中国还有一些人在谈论“原子弹底下有没有冤魂?”,这就是差距。缺点是不配图,字太小了,过于费眼。
评分 评分 评分可以跟半藤的書對照著看。克萊格的書比較偏通論,從兩國淵源討論到現代,對整個事件的影響進行全面的剖析。亮點是一些從回憶錄跟資料中選出的細節,例如描述人們對珍珠港襲擊發生當下的反應,可以看出人類在災難時的一些共性,例如驚慌失措、輕信謠言、互相指責攻擊等。中文副標題說這是美國命運轉折的一年,作者也是如此指出。珍珠港是美國本土第一次遭到直接攻擊,讓他們知道再也不能“歲月靜好”,必須要面對身為大國的“天生麗質難自棄”。翻譯流暢,值得一讀。
评分 评分##偷袭前的尔虞我诈,战争的残酷与惨烈,战后的抗争与思索 --- 这是一部关于珍珠港事件的难得的好书,让人陷入思考的要素很多。美国的战争机器也确实是在珍珠港事件后逐步强大起来,的确可以说是“现代美国命运的转折” --- 只是这种转折对世界是福是祸,还待后人评说。(另:看这俩孙子掐架,我总有些幸灾乐祸)
评分##翻阅
珍珠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