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2
库尔斯克会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作者
戴维·M. 格兰茨:1942年1月11日生于美国纽约州,美国陆军退役上校,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美国陆军指挥和总参学院以及国防语言学院等。1993年以美国陆军外国军事研究办公室主任身份退役,并继续担任《斯拉夫军事研究杂志》的编辑和俄罗斯联邦自然科学院成员。
乔纳森·M. 豪斯:中校,在佐治亚州巴恩斯维尔的高登学院担任教授。毕业于汉米尔顿学院,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了历史学博士学位,服现役时曾在美国境内及韩国担任指挥和参谋岗位,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做过政治军事分析,也曾在美国陆军各军校中协助指导工作。
译者
孙渤,1973年生,山东人,1994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工程系。家用电器高级工程师,现居广东。军事历史爱好者,业余时间长期研究苏德战争史等领域的文章和书籍,译有《泥足巨人:苏德战争前夕的苏联军队》。
赵国星,1985年出生于北京,现从事出版工作,对军事历史研究与翻译有一定涉猎,主要方向为战役史、装备史和士兵回忆录。译有《勒热夫绞肉机:一个红军士兵的战争1942-1945》《装甲司令:艾哈德·劳斯大将东线回忆录》,合译有《巨人的碰撞:苏德战争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合编著有《意大利空战1943-1945:欧洲软肋上空的殊死争夺》,曾在《兵器》等军事杂志上发表过《战斗在巴格拉季昂》等文章。
张峻鸣,1996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现就读于海南大学。业余军事历史爱好者。
库尔斯克会战意味着闪击战在战略和战役层面的穷途末路。在这场战争中,德国的进攻*次被制止在战术纵深或浅近战役纵深。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场意外,终是一场灾难,因为他们军队过去取得的战略成功,有赖于成功实现深远纵深的战役突破,并从军事和心理两方面使其敌人陷入瘫痪。库尔斯克会战证明,德国以高速歼击机的护航为掩护,大规模集中使用装甲兵的战法,已经不能再像1941年和1942年那样肆无忌惮地突入苏联的后方。
我们现在能够为这场会战脱掉神话的外衣,还原当时实际发生过什么,原因又是什么。这就是本书的目的——戴维·格兰茨
很少有哪场战役或会战像库尔斯克会战这样,如此紧密地与“坦克”联系起来,后人了解这段史实时,脑海中浮现的是德国坦克排成楔形队列,驶过片片金黄的麦浪;浮现的是苏联坦克旅发起集群冲击,成群越过铁路路堤;浮现的是德国“虎”式坦克厚重的装甲,弹飞苏联坦克和反坦克炮的穿甲弹;浮现的是苏联的条条堑壕,片片筑垒,层峦叠嶂,无穷无尽。很难说是坦克赋予了库尔斯克会战话题性,还是库尔斯克会战令坦克之间的搏斗更加引人瞩目。
库尔斯克会战的坦克碰撞擦除两个耀眼的火花,普罗霍罗夫卡的神话在军迷中早已是家喻户晓,波内里的激战今年来也渐为人知,然而,在时间和诸多严谨或不那么严谨的各种读物的掩盖下,包括这两场坦克战在内的整段历史反而愈发缥缈。今天,新出现的苏联资料和德国资料,使得戴维·格兰茨有机会重新评价库尔斯克会战的方方面面,这部《库尔斯克会战》综合采用现存于新解密的苏联档案材料和准档案材料中关于这场会战的大量细节,为已经载入史册的细节又增添了新内容,可能有助于回答一些广大军迷关心的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参加过这场激烈会战的德国将军们撰写回忆录时,主要致力于评价德国这场非常失败中的政治责任和军事责任,苏联的将军们则认为这场会战是苏联势不可挡的胜利征程的组成部分。那么,希特勒真的应该为“堡垒”行动的失败“背锅”吗?如果其他人也应当为此负责,那么又包括那些人呢?对苏联红军来说,库尔斯克会战防御阶段的胜利意味着什么,两场反攻战役又怎样丰富了苏联战役学说呢?
2.长期以来,部分西方著作采用德国人关于这场会战的定义和基本框架,认为它只发生在1943年7月5日至23日,这样也就忽略了苏联制订的基本框架,即认为库尔斯克突出部的防御交战,是长达两个月之久的苏联库尔斯克战略性进攻战役的合理组成部分。那么,这场战略性进攻战役结果如何,苏联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开始设想?
3.部分参战的德国将领断言,如果库尔斯克会战按原计划在 5 月实施,就可能以德国的胜利告终,这是真的吗?如若不然,又是出于何种原因呢?
4.过去的著作常常认为,库尔斯克会战主要是一场坦克战,发生在普罗霍罗夫卡的坦克交战是历史上*大规模的坦克战,也决定了德国的战争命运。历史学家不断夸大普罗霍罗夫卡交战的规模和重要性,这似乎不难理解,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普罗霍罗夫卡坦克战”究竟是怎样一番图景呢?
希望读者读完这部《库尔斯克会战》后,能就上述问题有新的认识。
##算是对现在学界/网络界关于库尔斯克会战一些错误说法的纠正。1.德国在七月而不是更早发动“堡垒”并非愚蠢,德国在这几个月时间内将攻击部队数量扩充了一倍,军队状态甚至是几年内最佳2.德军并非必败,之前所有战役苏军都无法在德军的闪电战打击下坚持住,但是苏军在诸兵种合成方面的巨大进步消弭了这一点3.希特勒不是失败的根源,希特勒在很多次决策上都强于他的将领,至少不止一次使德军减少了更大的损失。从根本来看,苏军的快速成长和巨大的数量优势以及美国的援助或许才是结局的原因,防御阶段127万苏军对56万德军,德军几乎突破苏军防御,“鲁缅采夫”98万苏军对21万德军,而整场战役苏军损失坦克几乎是德军五倍。苏军可以随意强征15-60岁平民参战,不经训练几天内扩充数万人并拥有美援装备,或者这就证明数量就是质量吧。
评分##算是对现在学界/网络界关于库尔斯克会战一些错误说法的纠正。1.德国在七月而不是更早发动“堡垒”并非愚蠢,德国在这几个月时间内将攻击部队数量扩充了一倍,军队状态甚至是几年内最佳2.德军并非必败,之前所有战役苏军都无法在德军的闪电战打击下坚持住,但是苏军在诸兵种合成方面的巨大进步消弭了这一点3.希特勒不是失败的根源,希特勒在很多次决策上都强于他的将领,至少不止一次使德军减少了更大的损失。从根本来看,苏军的快速成长和巨大的数量优势以及美国的援助或许才是结局的原因,防御阶段127万苏军对56万德军,德军几乎突破苏军防御,“鲁缅采夫”98万苏军对21万德军,而整场战役苏军损失坦克几乎是德军五倍。苏军可以随意强征15-60岁平民参战,不经训练几天内扩充数万人并拥有美援装备,或者这就证明数量就是质量吧。
评分##本书详细讨论了库尔斯克战役前的双方势态,以及苏联防御阶段和苏联进攻阶段这两个阶段的作战过程。数据非常详实,并做了比较严谨的分析。对于理解本次战役很有帮助。
评分 评分 评分##库尔斯克会战意味着闪击战在战略和战役层面的穷途末路。在这场战争中,德国的进攻第一次被制止在战术纵深或浅近战役纵深,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场意外,最终也是一场灾难,因为他们军队过去取得的战略成功,有赖于成功实现深远纵深的战役突破,并从军事和心理方面使其敌人陷入瘫痪。但是这道闪电,在库尔斯克被准备充分的红军抓住了。
评分##相持阶段。这种坦克大会战,再也不会有了。
库尔斯克会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