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03
仅凭一首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霍达谢维奇(1886一1939),诗人、文学评论家、回忆录作家、文学史家,普希金研究家。俄罗斯第一次侨民文学浪潮领军型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思与卓绝的诗艺特立独行于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诗坛,其诗歌成就在国内外广获赞誉。一生创作诗集五部,即《青春》(1908)、《幸福的小屋》(1914)、《走种子的路》(1920)、《沉重的竖琴》(1922)、《欧罗巴之夜》,每一首诗作都被视为经典之作。他的诗融伦理与哲理于一炉,集多种流派风格于一身,乃两个世纪最优秀传统的完美结合。
本书收录霍达谢维奇的诗歌近百首。霍达谢维奇的诗尤以心理描写见长,同时不乏哲理与伦理因素。他的诗歌个性独特,尤为擅长矛盾修饰法,同时以其奇自无奇,理寓悖理的独特构思震惊诗界。在他的诗中既可读到果戈理的“狂人”“痴语”,也可以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灵魂绝叫”;既可读到屠格涅夫的隐蔽描写,也可以读到费特的唯美抒怀。当然,他的诗绝不止于古典韵味,同时富有现代气息,致力于两个世纪最优秀传统的完美结合。
##翻译风格比较奇怪,像是夹生的炒饭。有时为了押韵,将语序调整得既不像书面语,又不完全像口语,非常别扭;有时会用上流行语,如“非常给力的失败者”(P163);有时又用自己生造的缩略词,比如“城市湿个精透”、“透滑的街头”(P55)。 诗人作品本身尚可,总体四平八稳,没有太让人眼前一亮、惊叹不已之作。译者选的那首作为书名的诗,倒也是这书中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评分##虽然译笔不甚精美,编校有些疏漏(同一首诗隔两页又出现,俄语原文有未删净处),但译序颇好;虽然译序颇好,但诗按编年排序,不知道原来属于哪部诗集,译序讲得虽好却没了着落。 最喜欢霍达谢维奇的点,用新笔调写老题目:灵魂。
评分 评分 评分##译的全(也有重大遗漏,尤其是长诗,本诗选居然把完整一首长诗拆了一半译出,安了个莫名的题目),不过霍达谢维奇的早期诗他自己都扔掉了,这本居然译的如此之多,还按编年排列(霍的诗集排序很严谨,起承转合分明),绝大多数读者还是按顺序读书的,看到这前面一系列平庸之作(勃洛克的附庸罢了),大概率弃书。一些篇目译笔有陈词滥调之嫌,但不乏精彩之处,总之还是值得读的。
评分##真糟糕,尤其是翻译故意押尾韵
评分##可以感受到原作的俄罗斯力量,剩下的,老规矩,翻译问题: 1.疑似别字:“火苗串出窗棂张望”、“只至遥遥无期”、“四周满是挪得高高的云层”、“当我们用撸桨将小船” 2.翻译奇怪:“迎对死无生气的黎明直视”、“易脆的杯盏”、“在这受应力紧张的天堂上方”、“血管里的血并缓缓流淌” 3.为保留音韵而破坏诗的本有意味,尤其是把字句、被字句、定补,坏得很。“把清脆的声响发出”、“像是突然升起的群星熠熠闪耀”、“当我把幼稚的情歌初唱”、“一个男孩身背箭囊将山峰登攀”、“就像把我的灵感光顾”、“我满带疑惑地将你紧瞅”、“压得我难以把头扬”、“她并不曾把酒来喝”、“不想把糟糕的消息听到” 4.人名前后翻译居然还不一致,前面是“普叙喀”,后面就成了“普叙赫” 5.网络流行语都来了,“给力”、“悲催”
评分##虽然译笔不甚精美,编校有些疏漏(同一首诗隔两页又出现,俄语原文有未删净处),但译序颇好;虽然译序颇好,但诗按编年排序,不知道原来属于哪部诗集,译序讲得虽好却没了着落。 最喜欢霍达谢维奇的点,用新笔调写老题目:灵魂。
评分仅凭一首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