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17
中国乡村的基督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史维东(Alan Richard Sweeten)史学博士,加州州立大学斯坦尼斯洛斯分校历史系兼职教授。
1978--1979年间,曾获得富尔布莱特奖学金资助,到台湾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此后20年间,曾多次前往北京、河北、江西等地进行田野考察,主要研究领域为江西乡村的基督教,并撰写了一系列有关中国乡村地区基督教的研究文章,如: 《梅生军火走私案和1891年长江流域反洋教骚乱之间的外交联系》、《从福建“教案”中看地保在地方政府中的作用,1863--1869》、《作为最底层官僚的地保:来自华南的地方案件材料,1 860--1 877年》、《中国乡村的妇女与法律:1872--1878年江西“教案”中的修女》、 《江西省的天主教信徒:冲突与适应》、《江西的一座乡村教堂:晚明至晚清一个乡村地方的基督教史话》等。
《中国乡村的基督教:1860-1900年江西省的冲突和适应》作者史维东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撷取了“教案”这一晚清中国社会最为敏感而且频繁发生的事件与关注重点,并针对以往研究者注重城市“教案”研究而忽略乡村地区的不足,对基督教在中国乡村地区的生存、发展及其在地方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乡村教案的本质内容等作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和透彻分析,尤其是通过对《教务教案档》中材料的梳理,揭示江西市镇和乡村天主教徒与非天主教徒之间丰富多变的的各种关系,努力还原一个处于内外交困、社会动荡中的晚清地方社会。作者通过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描述和分析,得出与以往研究者截然不同的结论,城市中的“教案”大都由地方精英主导,但在乡村地区绝大部分所谓的“教案”和基督教本身没有太大关系,而个人或家庭纠纷、贫困以及日常的疏远也成为冲突的缘由;基督教徒并未脱离地方社会而聚居,江西乡村地区的天主教徒恰恰是仍然融入其生活的地方社会的;引起民教冲突的原因是普遍存在于中国乡村的日常矛盾,而并非宗教问题;而且这些乡村冲突最终大部分都得到和平解决。《中国乡村的基督教:1860-1900年江西省的冲突和适应》中对清末江西地方社会生活多有鲜活描绘,读来饶有趣味。
##没意思。作者通过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描述和分析,得出与以往研究者截然不同的结论,城市中的“教案”大都由地方精英主导,但在乡村地区绝大部分所谓的“教案”和基督教本身没有太大关系,而个人或家庭纠纷、贫困以及日常的疏远也成为冲突的缘由;基督教徒并未脱离地方社会而聚居,江西乡村地区的天主教徒恰恰是仍然融入其生活的地方社会的;引起民教冲突的原因是普遍存在于中国乡村的日常矛盾,而并非宗教问题;而且这些乡村冲突最终大部分都得到和平解决。
评分 评分##3-3.5 只能算一篇尚可的论文,不能说是一本不错的著作,没有太多吸引我的地方。虽然书名中国乡村的基督教,但对基督教和宗族的论述都只是寥寥,所涉及的大部分档案也有只论不证的嫌疑。 但是不得不说,教案本身是有趣的,宗教成为一种筹码,一种“凭借”,一种“武器”,中国乡村的宗教似乎没有太多的内生性,这本该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可惜作者似乎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同时又太注重档案,档案之外的论述似乎也不够详细,对当时中国整体历史背景、乡村的宗族社会,以及一种可能存在的整体价值观(此处我也是存疑的,顺口胡诌)也论述不详。对于情感的论述也不够详细。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一种强烈的浅尝辄止的感觉,不知道是因为删节还是因为什么原因,只能说有趣之余深度不足,可惜可惜
评分##比较有意思的关于基督教和天主教(主要是天主教)在地方社会的互动,传教士的研究可以借鉴这个历史。教案这个东西确实不能唯冲突论。
评分 评分##书想表达的是文化适应比冲突更具有张力,但废了更多的笔墨从反面讲,或许正面写适应的史料实在不好找到。总的来说论证清楚,不过感觉可以更短些。
评分##大部分资料来自《教务教案档》,基本上是讲故事的模式,几乎所有的教案都与宗教本身没有多大关系,背后都是利益之争和别有用心之人的小心思。
评分##下层群体,内化视角,中部地区的民教共处生态。对以往的侵略-反抗模式纠偏,关注共生共存,揭示教案的发生并非单纯吃教与仇教,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完全可以成为主因,教会因素只不过是被连带上的次因,反而因特殊时空下的不平等特权而一跃成为焦点。
评分中国乡村的基督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