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金阁寺》发表后大受好评,获第八届读卖文学奖。
三岛要在《金阁寺》中描述这种对传统既爱又憎的奇妙心态,这在他看来似乎用一般的真善美方程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加上他一向追求倒错美学,于是将金阁寺僧徒的思想和行为作艺术上的提升。他要在美与丑、爱与憎的紧张对立中创造“死与颓废”的美,构筑自己独特的美学世界。总之,三岛由纪夫驱笔写《金阁寺》,就是以金阁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性的关系。
##比起《金阁寺》的病态黑暗,《潮骚》的优美纯情更得我心,林翻译得是真的好的。btw,日本作家怎么好像对纯洁的少女有种执念。
评分##林少华版显然比唐月梅版要好一些,起码译者好用心堆砌华丽辞藻。把金阁寺和潮骚编在一起,感觉其实蛮奇怪的。不过其实潮骚大概跟三岛其他小说相比较都会显得另类吧。
评分##金阁寺是欲望、是追求、是梦想,但也只不过是以中性的客观存在倾泄进作为“自我”的容器内的流体。
评分##三岛的美学
评分##林少华版显然比唐月梅版要好一些,起码译者好用心堆砌华丽辞藻。把金阁寺和潮骚编在一起,感觉其实蛮奇怪的。不过其实潮骚大概跟三岛其他小说相比较都会显得另类吧。
评分##比较倾向林少华的译本,唐月梅翻译的真感觉有些句子没扯开。 有生之年一定要去日本看看到底这金阁是何等之美的建筑。“但愿我心中的黑暗,同这包容无数灯火的黑夜一般模样。”
评分##读的林少华的翻译,不知是我不够丧还是他的翻译个人艺术加工太多,我不太get到为那丑陋内心“辩护”的美感的实质……我就是觉得他堕入毁灭是因为他没守住底线懦弱卑鄙一次又一次地推卸责任放任自己的人性恶而不知善为何物。。不知为何读这些特别丧的文学总是无法共情
评分##三岛的美学
评分##第一次读金阁寺还是刚上大学的时候,读的是另一个译本。昨晚整理网盘看见了林少华这本,点开看了一眼居然停不下来了 重读好。 「向里向外遇者便杀」// 读完这本之后不久,我去了金门大桥。大桥的确可以称得上壮美,站在桥上被海风吹得头脑一片空白之时,有四个字突然蹦了出来:“烧掉金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