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列车

冬日列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卡罗琳·穆尔黑德(Caroline Moorehead)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前言/001
第一部分
第一章精巧绝伦的大玩具/003
第二章法国抵抗运动的火焰/017
第三章启蒙运动的女儿/042
第四章追捕抵抗者/064
第五章等狼来了/088
第六章对女性的宽容/101
第七章认识到无法想象之事/128
第八章“对她们,我们另有打算”/142
第九章122拘留营/163
第二部分
第十章31000次列车/199
第十一章友谊的含义/229
第十二章活下去,保持自我/238
第十三章弃若敝屣/265
第十四章战斗前的平静/288
第十五章躲进阴影之中/312
附录:女性名录/346
注释/378
插图列表/384
参考文献/387
致谢/394
索引/399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 传记作家卡罗琳·穆尔黑德二战系列作品

★ 记述法国维希政权下女性的抵抗运动、集中营生存与战后生活

★ 见证友谊与智慧的力量

本书为“穆尔黑德二战作品集”第一部,获誉《多伦多星报》最佳图书、《纽约时报》优秀读物。

二战期间,为换取轴心国不瓜分法国,维希政权助纣为虐,协助抓捕犹太人和其他“不良分子”。一些勇敢的女性,因仇恨和抵抗纳粹占领者而团结起来,她们分发反纳粹传单,印制革命出版物,藏匿抵抗者 ,并将犹太人秘密地带到安全地带。她们是教师、学生、药剂师、巴黎歌剧院的歌唱家、作家和家庭主妇,她们是母亲、妻子、姐妹、女儿。她们还是开往纳粹集中营的31000次列车的囚犯。

列车将她们带到奥斯维辛、比克瑙,在那里,她们经受了难以想象的折磨:党卫军军官的凶残暴虐,糟糕的居住环境引发的斑疹伤寒、坏疽等疾病,毒气室、焚化炉笼罩的无形阴影。在那里,她们彼此照料,相互慰藉,在深厚的感情和友爱中获得安慰和力量。她们去时有230人,但仅49人活了下来,重回法国。她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人性向恶可以堕落到何种地步,向善又可能升华得多么崇高。 本书为“穆尔黑德二战作品集”第一部,获誉《多伦多星报》最佳图书、《纽约时报》优秀读物。

二战期间,为换取轴心国不瓜分法国,维希政权助纣为虐,协助抓捕犹太人和其他“不良分子”。一些勇敢的女性,因仇恨和抵抗纳粹占领者而团结起来,她们分发反纳粹传单,印制革命出版物,藏匿抵抗者 ,并将犹太人秘密地带到安全地带。她们是教师、学生、药剂师、巴黎歌剧院的歌唱家、作家和家庭主妇,她们是母亲、妻子、姐妹、女儿。她们还是开往纳粹集中营的31000次列车的囚犯。

列车将她们带到奥斯维辛、比克瑙,在那里,她们经受了难以想象的折磨:党卫军军官的凶残暴虐,糟糕的居住环境引发的斑疹伤寒、坏疽等疾病,毒气室、焚化炉笼罩的无形阴影。在那里,她们彼此照料,相互慰藉,在深厚的感情和友爱中获得安慰和力量。她们去时有230人,但仅49人活了下来,重回法国。她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人性向恶可以堕落到何种地步,向善又可能升华得多么崇高。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在人间”与“在狱中”。 在“在人间”中应对纳粹德国与维希法国对法国人民的高压统治之下,一部分有血性,有民族气节的法国人没有屈服,而是在精神与实际行动上进行着强烈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侵略者最强程度的打击。 在“在狱中”中那些被关在集中营隔离楼里的法国人民。在生存条件极其恶化的条件下,以自己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撑度过这里每天都度日如年的生活。总的来说,本书给人的感觉是一部描绘多人的特定时段的传记。镜头时而拉近,时而远离。但重点依旧是集中在几个人的身上。通过对命运的描写,以小见大,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沧桑与血腥。 最后说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人们从奥斯维辛被救出来,而奥斯维辛为人们遗忘。

评分

##活着是为了讲述——在苦难面前的人们唯一的信念大抵如此。第三帝国给无数人带来了磨难:不仅限于德国以及德占区犹太人,还有很多吉普赛人、苏联人、法国人等等,后者多是法国政治犯。这类人在集中营佩戴的是红色臂章,德国占领法国后行事愈发尖锐,对其不断地剥削造成了法国人民的抵抗运动。女性在其中找到了自己所能扮演的角色:信使、通讯员、印刷工、被禁文件的分发者和提供安全屋。也正是这些看起来不是那么英勇地作战方式,使其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她们在集中营也遭受着与男性同样的折磨,在承受的苦难面前,没有性别之分。十几岁的孩子到几十岁的妇女,她们用着自己的方式抵抗着侵略者,她们是别人的女儿、妻子、母亲。她们为自己的国家而做出抵抗,少数的人活下来了,她们将真相公之于众。但是除了这些,她们没有活着,她们在集中营时就死去了

评分

##二战时期,有些法国女性勇敢抗争、矢志不渝! 1943年1月24日(周日)清晨,230名法国女性被迫登上开往纳粹集中营的【第31000次列车】。她们中最小的才刚过17岁生日,最年长是67岁的安全屋提供者。然而战争结束时(29个月后),230人中仅幸存49人。极端残酷下,她们的友谊、勇气与品格都发挥到了极限,这也是支撑她们活下来的关键。在集中营那种超越人类正常认知的地方,凡是与人性有关的事物都遭到了极端挑战…… 在40760名战后归来的“政治抵抗者”中(女性8872名),有1053人被授予最高荣誉--【法国解放勋章】,但女性仅6名!人们并不认为战时女性所扮演的角色足够英勇(如信使/印刷工/抵抗文宣分发者及安全屋提供者)。这种轻视与偏见发生在一众勇敢且忘我的女性身上,怎能不令人痛惜且遗憾呢!

评分

##曾经几次阅读奥斯维辛的相关书籍,看到的都是犹太人员在其中遭受到的不公,虽然也有针对性地对于女性的专题书籍,可仍旧只局限在犹太人。并且我浅薄的历史知识也让我一度以为,在那些岁月里受到伤害的只有犹太人,可是我并不知道还有那样一群女性,她们因仇恨和抵抗纳粹人员作出的团结行为,受到了纳粹的反击。她们不是犹太人,却依旧乘坐着一辆列车来到了奥斯维辛,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之后,去时的330人仅存活了49人最终重回法国。

评分

##这是一部抗争史,向世人宣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一部血泪史,向世人展示纳粹集中营的地狱般场景;这是一部揭露史,向世人表述着人性的善良和极端丑恶。英国传记作家卡罗琳·穆尔黑德的《冬日列车:维希政权与纳粹集中营里的法国女性》一书,用其细腻的笔法、详实的史料和真挚的情感,为读者描述了在纳粹铁蹄践踏下法国抵抗运动中女性的牺牲与付出。我们为她们英勇无畏的反抗,她们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可歌可泣的求生拼搏,以及生还归来之后的悲凉境遇所震撼的同时,也对人性进行了又一次的审视和感悟。这是一部沉重的书,看后会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

##看过多本描述纳粹集中营的书,这本仍然震撼,因为具体到每个个体的命运,代入感极强。如此多让人绝望的句子:“弄丢鞋子也可能意味着死亡,因为没有多余的鞋子,换掉女人比换双鞋更容易”、“这些女人都死了,如此唐突,如此随意”、“人体比动物更廉价、更充足,人类试验品从不短缺”……。超越人类经验极限的罪行,摧毁正常社会秩序和个体自我价值的灭绝系统,每每看到每每颤抖。所有人类品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在这里都放大到极限。描述受害者的书太多,他(她)们在战后大多都饱受身心疾病的折磨。而那些狡辩自己只是奉命行事的在战后沉默的施害者,不知道是如何让自己平静生活?

评分

##书名叫冬日列车,但跟列车关系不大……说是纳营中的法国女性,但纳粹营只是一部分……不断强调共产党的组织推进,不知道到底说的是法国共产党反法西斯,但是女性反法西斯……就逻辑太乱了

评分

##看过多本描述纳粹集中营的书,这本仍然震撼,因为具体到每个个体的命运,代入感极强。如此多让人绝望的句子:“弄丢鞋子也可能意味着死亡,因为没有多余的鞋子,换掉女人比换双鞋更容易”、“这些女人都死了,如此唐突,如此随意”、“人体比动物更廉价、更充足,人类试验品从不短缺”……。超越人类经验极限的罪行,摧毁正常社会秩序和个体自我价值的灭绝系统,每每看到每每颤抖。所有人类品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在这里都放大到极限。描述受害者的书太多,他(她)们在战后大多都饱受身心疾病的折磨。而那些狡辩自己只是奉命行事的在战后沉默的施害者,不知道是如何让自己平静生活?

评分

##感谢作者呈现了这段波澜壮阔却少为人知的历史,这部著作也展现了女性的力量与勇气、智慧与良知。这是一段悲壮的历史,“这便是她们的故事,塞西尔、贝蒂、普佩特、马德莱娜以及其他226位女性的故事。她们都被送上了那趟列车,它后来以31000次列车而为世人所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