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論

漢字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日]子安宣邦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目錄
中文版序漢字作為“不可迴避的他者”
第一章何為“漢語”
一… “漢語”概念的成立
二… 國語的侵入者
三… 國語與國籍的隱喻
四… “漢語”輸入論
五… 日語之不幸
六… 漢字不適閤論
七… 漢字衣裳論
八… 假設遊戲與預言遊戲
九… 漢字書麵語言的成立
第二章《古事記》—— 一個漢字書寫的文本
一… 《古事記》可讀否?
二… 理解文本的兩條麯綫
三… 漢字文本的存在
四… 《古事記》文本的神聖性
五… 漢字文本的透明化
六… 創造“古語之貌”
七… 此乃“新訓古事記”
八… “變體漢文”文本
九… “漢文訓讀體”:作為語言的事後性
十… 日語書麵語(和文)的形成
第三章對他者的吸收及自我內部的融會——漢文訓讀的意識形態
一… 何為“訓讀”?
二… 訓讀實乃一種翻譯
三… 漢文訓讀的意識形態
四… 古學的逆說
五… 以外部創造內部的能力
六… 誠與“まこと”(真事、真言)
七… 武內與“誠的言說”
八… 儒教的日本化(一)
九… 儒教的日本化(二)
第四章作為譯詞的現代漢語——“倫理”概念的確立及其演變
一… “倫理學”概念的提齣
二… 青年明治哲學學者的課題
三… “倫理學問題”的齣現
四… “倫理學”的話語結構
五… “日本道德論”的提倡
六… “倫理學”與“國民道德論”
七… “倫理”概念的儒教再建
八… 對“倫理”概念的再次發問
九… “倫理(ethic)”概念在解釋學上的重構
第五章漢字與“國語的事實”——時枝城記“語言過程說”的成立
一… 新歸朝者的感想
二… 國語的事實
三… 新國語學的抱負與挫摺
四… “語言過程說”的成立
五… 索緒爾與否定性的語言像
六… 從“結構”到“過程”的轉變
七… 主體——語言的存在條件
八… 新國語學的成立
九… 漢字問題何去何從
十… 漢字絕非藉來之物
十一… 漢字與國語的規則
第六章漢字及固有語言的自我認同——國語與日語
一… 漢字與國語的意識
二… 國語意識與漢字記錄法
三… 漢字的輸入與國語的主體
四… 漢字與“國語的事實”
五… 漢字並非藉來之物
六… 語言主體概念的轉換
七… 具有日語特性的語言
八… 通嚮時枝國語學之路
代後記漢字論的視角
譯後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在日本,給日文中的漢字貼上異質性的標簽,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看法,但這樣的漢字觀背後隱藏的問題卻往往被忽視。究其源頭,本居宣長《〈古事記〉傳》中將漢字視為藉來之物的觀念,對後世日本的漢字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在本書中,子安宣邦進行瞭大量的梳理和知識考古學式的分析工作,迴顧瞭明治時代以來日本思想史中“漢字問題”的來龍去脈,選取瞭本居宣長、山田孝雄、太宰春颱、龜井孝、武內義雄、井上哲次郎、時枝誠記等日本學者的相關論述,重現瞭漢字在日本是如何被打上外來標簽的文化史過程。

作者試圖由此闡述這樣一個批判性的觀點:對於日本人來說,漢字既不是排他的、産生自我之異端性的他者,也不是接受者自身語言認識必須承受的、作為外傷之異質性的他者。漢字和漢語,其實是日文、日語得以成立和發展的“不可迴避的他者”,是使日語可以不斷嚮外部拓展的一個語言契機。

用戶評價

評分

##反思瞭國語學史上僅僅將漢字視為異質性他者的立場,認為漢字在日語的成立與發展過程中是“無法迴避的他者”。“和”與“漢”也始終都是探究日本文學文化時無法迴避的一對範疇吧。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國語」的外部性與內部性。本居宣長在《<古事記>傳》開創的“訓讀意識形態”提供瞭漢、和兩語的虛假對等,設定漢字的他異身份並將之放逐於外,在內部“創造地推齣”古代和語的本來麵貌。其內核主要是民族意識形態和單一國傢語言觀,掩蓋漢文/字的優越前提,整體又返迴子安的批判母題瞭。另外和語(訓讀)本就作為翻譯存在,於是也就沒有討論“起源問題”的意義和價值瞭,構成和流變纔是對象。或可說是類似“和語譜係學”。

評分

##「國語」的外部性與內部性。本居宣長在《<古事記>傳》開創的“訓讀意識形態”提供瞭漢、和兩語的虛假對等,設定漢字的他異身份並將之放逐於外,在內部“創造地推齣”古代和語的本來麵貌。其內核主要是民族意識形態和單一國傢語言觀,掩蓋漢文/字的優越前提,整體又返迴子安的批判母題瞭。另外和語(訓讀)本就作為翻譯存在,於是也就沒有討論“起源問題”的意義和價值瞭,構成和流變纔是對象。或可說是類似“和語譜係學”。

評分

##雖然有些內容是重復的,但是子安宣邦的觀點是頗為鮮明的:不應該像本居宣長與山田孝雄等人那樣認為漢字隻是藉來物,存在一個相對於漢字(中華文化)的、獨立的、固定的“國語”本質,並不是排除漢字就能純潔日語,而是漢文訓讀創造瞭和語本身。再就是強調瞭訓讀(及其創造的和語)的“事後性”,即所謂“國語”必以漢字為基礎與依托,這也是副標題中“不可迴避的他者”的意義所在。

評分

##雖然有些內容是重復的,但是子安宣邦的觀點是頗為鮮明的:不應該像本居宣長與山田孝雄等人那樣認為漢字隻是藉來物,存在一個相對於漢字(中華文化)的、獨立的、固定的“國語”本質,並不是排除漢字就能純潔日語,而是漢文訓讀創造瞭和語本身。再就是強調瞭訓讀(及其創造的和語)的“事後性”,即所謂“國語”必以漢字為基礎與依托,這也是副標題中“不可迴避的他者”的意義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