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的考验

异域的考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安托瓦纳·贝尔曼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总序
翻译宣言
引言
第一章 路德:翻译的奠基作用
第二章 赫尔德:忠实与扩展
第三章 “构建”及其对翻译的要求
第四章 歌德:翻译和世界文学
第五章 浪漫主义革命与“无限变幻”主张
第六章 自然语言与艺术语言
第七章 翻译的思辨论
第八章 作为批评活动的翻译
第九章 奥古斯都·威廉·施莱格尔:翻译一切的愿望.
第十章 弗雷德里希·施莱尔马赫与威廉·冯·洪堡:在阐释语言空间内的翻译
第十一章 荷尔德林:民族与异域
结论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异”后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三联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第6种

· 一本国内学界呼唤已久的翻译学研究经典。

· 对德国浪漫派时期拉丁语、希腊语典籍德译工作的考古式梳理,讲述现代德语形成的来龙去脉。

本书是一次对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文化领袖歌德、施莱格尔、荷尔德林等七人翻译活动的“考古式”梳理: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式建立在录得翻译拉丁文及希腊文《圣经》的基础上,经由浪漫派作家及其共同时代的赫尔德、洪堡等人对拉丁文、法文经典的译介而逐渐成型。德意志文学中最委大的作家们是这场翻译运动的主将,他们最优秀的作品也伴随着这场运动诞生。

作者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翻译别国作品对于一个民族的自身文化建构何其重要。外文典籍的译介非但没有成为压制现代德语原创作品的绊脚石,相反,恰恰是翻译过程本身极大丰富了现代德语的表达法和民族气质。歌德在此时提出著名的“世界文学”概念,正是看中了作为译入语的“他者”对母语创造力的“构建”和“重塑”。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复杂化的今天,重现这个人类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现象或许有着特别的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译是个文化行为,所以是个特别观念先行的行为,翻译观可以说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异域的考验》分析了翻译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丰厚的内涵,牵涉到语文学、阐释学、文学批评等问题,在德意志文化构建之中占据了比别的民族更重要的地位。对书中关涉诗歌的部分很有兴趣,尤其是自然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区分和荷尔德林为翻译异域的希腊所做的努力。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书,法国文学作品的佳作,翻译的也非常帮,为作者和译者点赞!

评分

##贝尔曼出色的梳理让翻译实践在德国浪漫语境下成为了绚烂的辩证法。在浪漫派对于译介学片段般的反思中,仍然可以看到贯穿德国思想界的观念论、民族主义、世界文学等重要的关键词。虽然我们都无法成为荷尔德林一般分裂而又多才的译者,但我们却可以成为其忠实的学徒--在本源语言中寻找潜藏的异质及其打开的无限可能性。

评分

##没看完,看不下去,太过理论,缺乏斯坦纳的情怀和视野,缺乏国内译学著作的朴实应用….至少我没有太惊艳….

评分

##翻译是世界头号翻译大国——德国的文学构建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中介(中国现代文学类似),浪漫派的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以及印度文学译介(一说诺瓦利斯的“蓝花”即是《沙恭达罗》中的“蓝莲花”)都可圈可点,尤其是莱辛、歌德、赫尔德和浪漫派继往开来的莎士比亚翻译接受造就了此人在全世界的经典化(是的,莎翁的经典化是德国人推动的!)。翻译扣一星,虽然法语出身的译者言称曾就德语术语请教过相关专家(P353),但似乎收效甚微。Wissenschaftslehre译成“科学界的准则”(P121,费希特的“知识学”),gebildet译成“学成”(P49,“生成、形成”),Vorbildlichkeit译成“优良性”(P53,“典范性”),Fragment译成“段”(P93,“断片”)...

评分

##本来就很玄,翻译还糟糕。

评分

##章老师的自来水!(等上市了再来补评价????

评分

##翻译别国作品对于一个民族的自身文化建构何其重要。

评分

##贝尔曼揭示出浪漫派中追求“异”的翻译。在他的阐述里,通过在自己的语言中重塑原作的文本系统,译者撼动了母语,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获得,一种“潜能激活行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