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代表性的思想家是谁?多数人会回答:丸山真男(1914-1996)。丸山作为政治学者、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者,对言论界和学界有极大影响。本书聚焦于作为完山思想根基的自由主义,叙述评价完善的一生。
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右派法西斯主义和左派极权主义风云激荡、相互对立,在此时代下,如何坚守自由民主主义?随着近代社会向大众社会发展,人们的精神逐渐为媒体信息所支配,在这种状况下怎样确立人们理性的主体性?这些一直是作为政治学者的丸山所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作为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者,他又将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如何解释日本的思想传统结合起来。批判传统日本文化,从过去的思想中发现新的可能性并进行再解释的工作就是在这一思路下展开的。
丸山逝世至今已有25年,即便现在他作为思想家的成就,也没有失去意义。若想探究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政治现状及日本传统思想,丸山的作品是适合各类读者阅读的现代的经典。
##体量有限,看得还不够过瘾
评分##感触太多 体会太深 以至于不知该从何谈起 但是丸山给当代所有以自由主义者自居的人树立起了一座典范性的肖像 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评分本来写了一千多字的评论,但最后还是删掉了,只留这条短评吧。本书最后两章写的特别好,尤其是终章。这大概是因为这两章显示,丸山作为思想和行动者的生活方式,还有他的勇敢在后现代状态下依旧有极高的价值。终章开头的照片是丸山在海滩上散步,身后留了一串脚印。照片里的丸山背对着我们,他的面容,他的思想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像他那样,坚定、勇敢地走下去吧。
评分##本书以丸山的生命历程为线索,围绕“自由主义”如何在丸山的意识里形成与发展来书写丸山的思想传记,丸山生于一个与左右两翼都有交往的家庭,他自认为“感情上的左派”,但是一直逃避现实的政治表达,躲入文学与哲学中,但是在一场意外中被特高课的铁拳后觉醒,一直被政府时刻的监察,后又经历战争与核爆,这些人生经历让他对书本中的自由等有深刻的体验,丸山在人生的经历中一直秉持着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坚守,“所谓知性,是不仅给自己也会使他人获得自由,舒畅和充实感的东西”;丸山终其一生都保持着“我”的独立性及“他者感觉”立足于“边界”这也是他不同的在左右之间被批判被攻击的原因,然而这不正是他睿智与独立的表现吗?最后两章很适合当下当下阅读,对被“恩赐的自由主义”下的社会生态的展示,可以根据这个找丸山的原作来结合阅读。
评分##是一本政治思想传记,挺多八卦的,需要自己补点历史才能看得更有味。我是想读点自由主义者的思考(又完全不想看国内的那些,总感觉不太对劲)。还挺有意思的,让他忧虑的社会动荡变迁与我们当下处境也可对应。
评分##体量有限,看得还不够过瘾
评分##学者和时代背景下的政治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亲历过地震、核爆炸和各种政治事件,偶尔听个讲座被捕 、参军+疗养院意识到各种社会问题。从他身上甚至看到了秦老师的影子。有共鸣!respect!
评分##很不错。总共五章,前两章童年、青年时期读着有些枯燥,第三章开始渐入佳境,从不同角度剖析出了丸山思想的许多侧面。一手资料详实,同时又详略得当,在很短的篇幅内描绘了一个充满内部矛盾和张力、因各种契机而数次转向的思想者形象。 总体上对读者很友好,几乎1~2面即分一个小标题,很有日本式风格。美中不足是对于更为精彩的中年和晚年着笔太少,只有后两章半、即大约一半的篇幅(100面)着笔于此,剩下一半几乎都是在做铺垫,所以此书更多是一个标准的人物传记而不是思想传记。不少篇幅用在了描写当时的社会环境上,考虑到战前昭和时代和当代日本的巨大不同,所以这些笔墨也许也是帮助不熟悉当时语境的读者理解所必要的吧。 想吐槽的一点是书籍封面的橙色颜料一抹就能抹出痕来,把周边的白色纸张也染橙,这点实在让人无语。
评分##翻译问题确实有不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