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里

漩涡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骥才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自序: 纵入漩涡
上 篇 一步步走近漩涡(1990—2000)
一、背着画轴奔往各地
二、从迷楼到贺秘监祠
三、“作家的情怀”
四、甜蜜的1993 和1994
五、第一次文化行动
六、敦煌是我的课堂
七、抢救老街
八、巴黎求学记
下 篇 在漩涡里,一边陷落一边升腾(2001—2013)
一、谁分我的生命蛋糕?
二、把自己钉在文化的十字架上
三、做行动的知识分子
四、文化自救
五、大山狭缝里的生活
六、羌去何处?
七、把所有武器都用起来
八、抢救没有句号
九、我已经成“非人”了
十、重返后沟村
附文:
文化责任感
到民间去!
思想与行动
请不要糟蹋我们的文化
沉默的脊梁
十三年来,我们想了什么?
附录:冯骥才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图书目录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漩涡里》是冯骥才先生 “记述人生五十年”《冰河》(无路可逃)、《凌汛》《激流中》这一系列非虚构、自传体、心灵史式写作中的最后一本。本书完整、真实而又细腻地记录了冯先生人生的第二次重要“转型”——从文学跳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心路历程。这一转变是为时代所逼迫,也是冯先生已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命运使然。他从情感上、使命上,把保护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天职。从一开始的自发行动,到后来的主动投入,冯骥才始终没有离开作家的身份和作家的立场,这种立场不仅是思想的立场,而且还带着一份浓厚的情感,而一件件具体的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故事,体现出了他作为知识分子对文化的敏感与自觉,责任与担当。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故事的角度来说,最想看的是文革和八十年代的,这之后的事情也不错,但不精彩

评分

##这几年在《收获》里读完了冯骥才的非虚构四部曲,非常欣赏,上个月有幸来到了大树的城市天津,对这部非虚构更有感触。看到冯骥才为了估衣街的付出奔走,这真的就是作家的情怀吧!如果估衣街和老城厢都能留下来,天津该多精彩。对于城市历史街区和传统村镇的保护,原来起步时如此困难,一帮文人努力地延续中国的文脉。确实,冯骥才如果专注一些成就或许更高,可是分心于遗产保护的他,更值得敬佩吧

评分

##不得不说,我以前认识的那个写小说《俗世奇人》、《一百个人的十年》的冯骥才只体现了他的十分之一,读完这本文化遗产保护(其实按照冯自己的说法,更多的是抢救)的记录书,不得不感叹一位知识分子的脊梁可以有多挺拔,光论经济方面,这些年下来冯骥才的无偿付出便有上千万了……民俗学,对这个专业有更深入的理解了。

评分

##保护文化遗产,大福报啊,谢谢冯骥才老师。

评分

##辛苦啦,感谢您,幸好有你们!

评分

##这几年在《收获》里读完了冯骥才的非虚构四部曲,非常欣赏,上个月有幸来到了大树的城市天津,对这部非虚构更有感触。看到冯骥才为了估衣街的付出奔走,这真的就是作家的情怀吧!如果估衣街和老城厢都能留下来,天津该多精彩。对于城市历史街区和传统村镇的保护,原来起步时如此困难,一帮文人努力地延续中国的文脉。确实,冯骥才如果专注一些成就或许更高,可是分心于遗产保护的他,更值得敬佩吧

评分

##冯先生的人生30年

评分

##天生的行动派,惊叹于他的精力和行动力

评分

##非常敬佩冯老 在有限的一生经历酸苦辣甜 整理出四本著作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感谢冯老在抢救文化遗产事务上做出的伟大贡献 真的很感动 冯老超额完成他的时代作为知识分子的使命 感谢冯老一生为文化 尤其是民间文化的付出 祝愿冯老身体安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