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战争事典032
定价:49.80元
作者:指文烽火工作室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68144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后,拜占庭帝国竟然并未就此灭亡?!
小学老师成了日本骑兵之父,近代日本骑兵的发展与其在日俄战争里的表现。
康熙皇帝三次亲征,乾隆皇帝将之纳入“十全武功”的一场战争。
一步一步讲解如何还原绘制中国古代代表性兵器——唐刀。
内容提要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特拉布宗作为拜占庭帝国的残存势力之一在1453年后又坚持了数年之久。它是何时出现,又是怎样消亡的呢?在日俄战争中*次登场,这个存续时间不长却又经历颇丰的兵种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他们在日俄战争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前后长达68年,康熙皇帝三次亲征,乾隆皇帝将之纳入“十全武功”——平定准噶尔之役。唐刀作为中国古代代表性兵器,其真容如何?且看《战争事典032》。
目录
前言
后的拜占庭帝国——1461年奥斯曼征服特拉布宗始末
争夺辽东的铁蹄——秋山好古与日俄战争中的日本骑兵部队
龙与狼的后较量——17到18世纪的清朝准噶尔战争简史
唐刀的真容——从复刻绘制窦皦墓出土唐代环首刀说起
作者介绍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致力于通过严谨的考证、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独到的视角为读者理清历史的脉络。目前已经出版军事历史类图书四十余本。
原廓:现任指文烽火工作室和自媒体公众号“冷兵器研究所”主编,记者,电视纪录片策划及撰稿人,音速及北朝论坛古战版块版主,长期致力于军事历史研究及相关图书的策划编审出版工作,努力打造专业军事图书和自媒体平台,致力于专业的古代与近代军备评测,普及中外军事历史知识,讲述不为人所知的战争故事。
李楠:热爱历史、军事、文化,历史作者,书评人,特别对欧美历史感兴趣。已写作并出版《第三帝国:镜头中看世界》《战争》《火神咆哮:世界火器兵》《林肯传》等10余本作品;书评《战争》《成吉思汗的崛起》《极简人类史》《为你,耶路撒冷》等;另外还有《西美昂大帝》《北京的井》《优美的战争》等科普文章散见于报纸杂志。*近正在与几个朋友一起做外国历史引进项目推进活动,已完成《德国史稿》《十字军史》等的推荐出版,现正推进兰克史学和牛津史学系列的出版活动。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致力于通过严谨的考证、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独到的视角为读者理清历史的脉络。目前已经出版军事历史类图书四十余本。
原廓:现任指文烽火工作室和自媒体公众号“冷兵器研究所”主编,记者,电视纪录片策划及撰稿人,音速及北朝论坛古战版块版主,长期致力于军事历史研究及相关图书的策划编审出版工作,努力打造专业军事图书和自媒体平台,致力于专业的古代与近代军备评测,普及中外军事历史知识,讲述不为人所知的战争故事。
李楠:热爱历史、军事、文化,历史作者,书评人,特别对欧美历史感兴趣。已写作并出版《第三帝国:镜头中看世界》《战争》《火神咆哮:世界火器兵》《林肯传》等10余本作品;书评《战争》《成吉思汗的崛起》《极简人类史》《为你,耶路撒冷》等;另外还有《西美昂大帝》《北京的井》《优美的战争》等科普文章散见于报纸杂志。*近正在与几个朋友一起做外国历史引进项目推进活动,已完成《德国史稿》《十字军史》等的推荐出版,现正推进兰克史学和牛津史学系列的出版活动。
ELYSIA:近现代东亚军事研究爱好者,关注于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军事发展与太平洋战争历史探究。
何俊宏:90后历史爱好者。闲暇之余除爱好射箭格斗外,专好阅读古代军事史、中国边疆史以及游牧民族史的相关书籍,主要学习研究方向为中国东北及西北边疆史地。遍观中外著作,颇有所得。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历史厚重感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身就是对军事史和战略思想比较痴迷的读者,所以光是看到这个系列的名字,我就忍不住想翻开看看。拿到手里的时候,那种纸张的质感也出乎意料地好,看得出出版社在装帧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不像有些快餐式的读物,轻飘飘的,让人觉得内容也空泛。我特别留意了一下排版,字体的选择和行距的处理都非常舒服,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太累,这一点对于深度阅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那些插图和地图的印刷质量也相当高,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那些复杂的战术部署图,如果印制粗糙,看细节时简直是种折磨,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专业,清晰明了,让我能迅速抓住重点。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预示着内容本身也必然是经过精心打磨的,我对接下来探索其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体现了制作者对历史题材应有的敬畏之心。
评分读完一本好书,带来的影响往往是长远的,它会改变你看待某些问题的视角。我希望这本《战争事典》系列中的这一册,能给我带来超越单纯历史知识获取的体验。我期待它能引发我对现代冲突乃至国际关系的一些深层次思考。毕竟,历史是今天的镜子,理解过去战争的逻辑,对于洞察当代地缘政治的微妙之处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书中对某些经典战役的剖析,能够触及到权力、资源分配、意识形态冲突等更深层次的驱动力,并能引导读者去思考,在现代科技背景下,战争的本质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这本书就不仅仅是“过去时”的记录,而成为了具有“现在进行时”价值的思考工具。我希望它能像一个老练的导师,不仅告诉我“他们是如何打仗的”,更重要的是启发我思考“为什么会打仗,以及我们该如何避免下一次”。
评分我向来对那种只会堆砌史料、缺乏深入分析的“大部头”敬而远之,真正吸引我的,是那种能够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战例分析完美结合的作品。这本书的引人之处就在于它似乎具备这种平衡感。我期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某场战役的时间线,而是能深挖背后的决策逻辑和指挥艺术。比如,在分析一个关键转折点时,作者能不能跳出事后的诸葛亮思维,站在当时有限的信息和巨大的压力下,去理解指挥官们为何做出那样的选择?我更看重的是那种对“人”在战争机器中的作用的刻画,是性格、是误判、是临场发挥的化学反应。如果书中能通过翔实的案例,揭示出那些教科书里往往被简化掉的复杂人性博弈,那这本书的价值就大大提升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让读者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历史的参与者和思考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结论,而是跟随作者的思路,一同去推演和审视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瞬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预示着它可能面向的是一个相当细分的读者群体,这让我对它的主题深度抱有信心,但也带来一个潜在的担忧——它是否过于晦涩难懂,以至于将普通历史爱好者拒之门外了?我希望作者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也能找到一条连接专业与大众的桥梁。最好的历史解读,是那种能用清晰流畅的叙事,将复杂的军事概念和漫长的战役进程,讲得引人入胜,让非专业人士也能领略到其中的精妙。比如,在解释某种战术原则时,能否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小故事或者人物侧写,让冰冷的条文和数字“活”起来?毕竟,历史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发生了什么”,更在于“如何被讲述”。如果这本书能做到既能让专家点头称赞其严谨,又能让入门读者看得津津有味,那它无疑就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真正实现了知识的有效传播。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军迷,我对于专业术语的准确性和历史事件的考证严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很多业余写作者在引用数据或装备细节时,常常会因为信息来源的混杂而出现偏差,读起来总让人感觉隔了一层,不够“硬核”。这本书的作者团队如果能保持其一贯的严谨作风,我对它的期望值就很高。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某某师投入战斗”,而是具体的兵力部署、火炮型号、弹药消耗乃至通信保障的细节。这种扎实的基石才能支撑起更高层次的战略分析。如果能有对特定时期军事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或者对某个兵种的演变过程进行细致的剖析,那就更令人欣喜了。对我来说,阅读军事史的乐趣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对技术和战术细节的探究,这能帮助我构建一个更立体、更可信的战争图景,而不是停留在概念层面。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鲜为人知但极具启发性的专业知识点,真正做到“干货”满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