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常见突发事件药物救治指南 | 作者 | 梅旭辉 |
| 定价 | 128.00元 | 出版社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5245854 | 出版日期 | 2010-10-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大16开 | 商品重量 | 1.703Kg |
| 内容简介 | |
各类灾害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往往有很大的突然性,除少数外多数事件是人力难以抗拒的。历史已经证明,各类灾害不发生、少发生是相对的、暂时的,发生则是*的,各级所要做的是要有忧患意识,要防患于未然,要制定各种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一旦灾害发生,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让灾害的伤害和损失*限度得到降低。该书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面阐述了常见的公共灾害事件的特征、诊断要点、施救原则,收载了应对公共灾害事件的常用药品以及重危症的抢救方法,是各级、各有关职能部门、医疗机构乃至个体应对公共灾害事件的有益指导书籍。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章 概述 节 突发事件的含义和特征 一、突发事件的含义 二、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突发事件的类型、级别 一、突发事件的类型 二、突发事件的级别及有关要求 第三节 应急药品的储备与管理 一、国家储备药品 二、捐赠药品的管理 第四节 信息储备 一、突发事件中的药品信息需求分析 二、突发事件中的药品信息储备第2章 常见突发事件 节 自然灾害 一、水灾 二、冰雪灾害 三、高温酷暑 四、地震 五、海洋灾害 六、火灾 第二节 事故灾难 一、公共交通事故及机械损伤 二、生化灾害 三、危险化学品 四、瓦斯爆炸 五、洞井塌方 第三节 公共卫生事件 一、流行疾病 二、食物中毒 三、有毒植物中毒 四、有毒动物中毒 五、重金属中毒 六、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中毒 七、有机化合物中毒 八、农药中毒 九、药物中毒 第四节 社会安全事件 一、社会安全事件的定义 二、社会安全事件的分类 三、社会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 四、社会安全事件的主要危害 五、社会安全事件的应对措施 六、社会安全事件中伤员的救治原则第3章 突发事件药品及措施 节 消毒与防疫药品 一、消毒的重要性 二、常用消毒方法 三、常用消毒剂及其使用方法 四、使用注意事项及中毒后的紧急处理 五、各种物品的基本消毒方法 第二节 液体及营养剂 一、营养支持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患者的营养支持实施方案 三、肠内营养 四、肠外营养 五、糖类制剂 六、生长激素制剂 第三节 未吸收毒物局部拮抗剂 第四节 常用解毒药的作用和剂量 第五节 生命器官复苏剂用法与用量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附录二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国家标准摘录附录三 人体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的正常参考值与诊断值附录四 常见毒物与药物的中毒量和致死量附录五 常见液体补给量的计算附录六 突发事件救治药品目录附录七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 |
| 编辑推荐 | |
| 该书根据不同突发事件的性质,从施救药物的储备、使用入手,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进行分门别类,对每一门类事件引起人体伤害的临床表现、诊断、施救原则都作了具体介绍,对各种突发事件引起的次生灾害及预防措施亦作了详尽阐述,具有救治与预防的双重效果,是一部为各级、应急机构、个人提供的科学性、专业性、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淡雅的蓝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书名排版,就让人觉得这本书的气质很不一般。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质感,也让人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章节划分上体现出的那种精心的考量,从基础急救知识的梳理到具体病症的应对,逻辑脉络清晰得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导航图。每次翻阅,都能清晰地定位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点,而不是像某些工具书那样,让人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方向。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复杂概念的解释,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式语言,而是采用了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把原本晦涩难懂的急救流程变得可视化、步骤化,这对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试着按照书里的步骤进行模拟操作,感觉比我之前看过的任何手册都要直观和易于掌握。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真正关心自己和家人健康的人准备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像是一位时刻待命的、沉稳可靠的急救导师。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时,原本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的急救指南五花八门,真正实用的不多。但这本书给我的惊喜感是持续性的。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人”的关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比如,在处理创伤的章节里,作者花费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如何安抚受惊吓的伤者情绪,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获取关键信息,这些细节往往是那些只讲技术流程的书籍所忽略的。这种人文关怀让整本书的厚重感提升了一个层次,它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做什么”,更是“如何带着同理心去做”。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作者在耳边轻声提醒:“别忘了,在急救现场,你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有恐惧的人。” 这种温度感,让这本书脱离了工具书的冰冷外壳,成为了我书架上非常珍视的一本“心灵伴侣”式的指南。
评分我对信息检索和内容编排的效率要求比较高,毕竟在紧急情况下,每一秒钟都至关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有一个非常实用的索引系统,不仅仅是传统的A-Z排列,还根据“场景需求”设置了快捷查找入口,比如“儿童高热”、“突发关节疼痛”、“户外意外伤害”等,非常贴合实际使用场景。我甚至发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书页的边缘做了不同颜色的切口标记,对应不同的主要章节分类,即便是闭着眼睛摸索,也能迅速定位到大致区域。这种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它不是那种你只有在安静的书房里才能翻阅的书,它更适合被放在车里或者床头柜上,随时准备应对“不期而至”的状况。这体现了编纂者深刻的实战经验和对阅读者困境的体恤。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成熟稳健,没有丝毫夸大或危言耸听的倾向,这在我看来是优秀医学科普作品的基石。作者在介绍每一种急救措施时,都会清晰地列出“适用指征”、“禁忌情况”以及“预期效果”,这种严谨的“三段论”结构,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信心和操作的准确性。尤其是在涉及到用药或需要进行非专业人士难以判断的复杂情况时,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负责任——既不含糊带过,也不越俎代庖,而是明确指出何时需要立即停止自行处理并转交专业医疗救助。这种清晰的界限划分,实际上是对读者最大的保护。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如何“成为医生”,而是在学习如何“在专业人士到达前,做最恰当的、不带来二次伤害的支撑工作”,这才是真正的科学态度。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这本书在排版和用词上的考究,真的值得称赞。比如,书中对剂量和时间单位的描述,总是同时给出公制和英制单位(尽管是中文书,但这种国际化的考量很贴心),而且所有涉及化学名称或专业术语的地方,都提供了非常简短、易于理解的解释。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对于一些常见药物的“家庭储备建议”部分,不是简单地罗列清单,而是根据不同家庭结构(如常备型、过敏史家庭型、旅行常备型)进行了细分,并提醒了药物的有效期管理。这种全方位、多维度的关怀,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远超出了“急救处理”本身,它触及到了家庭健康管理的方方面面。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兼具深度、广度和人性化设计的典范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