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年俗文化丛书:禄》
定价:39.80元
作者:《中华年俗文化》编辑部
出版社:藏文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8058938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全彩印刷,随书附赠吉祥喜庆海报、十二生肖2014年运程。
1. 教您学会*简单*有效的进禄纳福的方法;
3. 教您认识使用进禄纳福的各种物件;
4. 教您学会纳吉避害的礼仪和招数;
5. 教您认识学习老祖宗一直推崇的进禄转运添寿加喜的各种方法。
内容提要
《中华年俗文化》丛书从历史、民俗、传说等角度,通过对中华吉祥年俗文化(福、禄、寿、喜、财)演进变迁、渊源流向的客观陈述,力图为广大读者充分展现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喜乐观和人生观,使得每位朋友都能纳福、进禄、增寿、添喜、生财。 本书博采中国禄文化之精华,对禄神的起源传说、演变历史以及民间的寓禄吉物和敬奉禄神的礼仪与禁忌、民间年画和建筑等都进行了详细解析,全书内容丰富,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读者阅读此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从中受益。
目录
章 民间禄神起源概说
禄神崇拜的起源
民间为什么崇拜禄神
读书人为什么信奉文昌宫
南斗六星中的禄星是什么
北斗七星中的魁星有几个
天干中有什么禄文化
年画对禄神崇拜有什么作用
魁星的本领有多大
为什么盼望“魁星点斗”
民间信奉的禄神有哪些
五文昌包括哪些人
魁星有什么传说
为什么比干被封为文曲星
员外郎与财神有什么关系
禄神为什么有“送子”的职能
禄神张天师有什么传说
梓潼神张亚子有什么传说
梓潼神演变成禄神过程中有什么
有趣的传闻
梓潼神张亚子为什么会成为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有什么灵验的故事
包拯是文曲星转世吗
文昌帝君的坐骑有什么来头
为什么要让天聋地哑守护禄籍
“贯索犯文昌”是怎么回事
“彗星扫文昌”是指什么 7
“五星聚”有什么说法
“文魁”为什么少一撇
许士林是文曲星转世吗
文天祥是文曲星转世吗
范仲淹是文曲星转世吗
第二章 古今祈禄的习俗
重大节日祈禄的习俗
你知道七月七拜魁星的习俗吗
买蛙放生的习俗是怎样的
贴对子是为了迎禄吗
“跳加官”有什么来历
洞经音乐是怎么来的
文昌会上有什么文娱活动
“瘟祖会”是怎么来的
福建重九登“登科山”的习俗有什么来历
为什么要祭孔
祭孔中的“抢庙”习俗是怎么回事
民间为什么朝圣“杏坛”
元宵节上的鳌山灯景是怎么回事
什么叫“闹五魁”
家常俗务祈禄的习俗
送“状元饼”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酒令“五魁首”有什么来历
为什么要“敬惜字纸”
“状元及第粥”有什么来历
“脱白挂绿”表现了父母什么样的愿望
起名是为了祈禄吗 054
瓶子之中插孔雀翎的习俗寓意是什么
供神龛的习俗是为了祈禄吗
放风筝的习俗也是为了祈禄吗
拜“状元树”的习俗有什么传说
玩“升官图”的习俗有什么说法
“冰糖甲鱼”这道菜为什么被称为
“独占鳌头”
第三章 中国民俗中的禄文化
民间年画里的禄文化
“鲤鱼跃龙门”讲述了什么故事
“五子登科”有什么吉祥含义
“三娘教子”的故事含义是什么
“连中三元”是指什么
“麒麟送子”也是为了祈禄吗
“玉燕投怀”有什么传说故事
“一品当朝”有什么传说
“蟾宫折桂”有什么典故
“冠带流传”有什么寓意
“春风得意”的寓意是什么
“磨穿铁砚”讲述了什么故事
“尚书红杏”的寓意是什么
“平升三级”的来历是什么
“挂印封侯”有什么故事
“鸾鸟绶带”的寓意是什么
“白头富贵”有什么寓意
“加官进禄”吉祥画为什么受欢迎
民间的祈禄建筑
福建魁星岩有什么传说故事
云南达天阁真有龙门吗
黑龙江双城魁星楼有什么典故
兴城魁星楼有什么故事
梓潼文昌宫有什么传说故事
七曲山大庙为什么供奉张献忠
双羊店村的文昌阁是怎么建起来的
第四章 民间的寓禄吉物
寓禄的祥鸟瑞兽有哪些
“一品鸟”与禄有什么关系
狮子与高官厚禄有什么关系
鹿有什么寓意
“白鹭”是“禄”的象征吗
六合鲫鱼有什么传说
“鳌”与状元有什么关系
老虎有什么吉祥的寓意
母鸡啼鸣预示登科吗
寓禄的吉物有哪些
笏是达官贵人身份的体现吗
槐树代表禄吗
青云与禄有什么关系
“葫芦”能护禄吗
杏花是吉祥之花吗
“魁星图”为什么受读书人青睐
泥塑“小魁星”有什么故事
“歙砚为什么被文人视为宝物
“平升三级”摆设有什么吉祥寓意
棺材是吉祥之物吗
用“爵”敬酒有什么寓意
第五章 敬奉禄神的礼仪与禁忌
敬奉禄神有哪些讲究
请禄神的准备与步骤有何讲究
七月七祭拜魁星有什么讲究
“取功名”游戏助兴有什么说法
去庙里拜文昌帝君的步骤是什么
“神石”的祭拜方式是怎样的
在家里摆放宝物需要注意什么
什么是“文昌”位
文昌塔要怎么摆放
作者介绍
《中华年俗文化》编辑部是专业研究中国年俗文化的传媒机构,团队成员来自于各大院校,专业发掘译介中国年俗文化的重要学术成果、思想文化评论,探讨总结年俗文化的艺术实践以及相关艺术门类的创作与研究。
文摘
序言
刚拿到这本《中华年俗文化丛书:禄》时,我内心其实是有些忐忑的。毕竟“禄”这个概念,在现代社会似乎有点遥不可及,甚至被贴上了“功利”的标签。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在书中时,这种担忧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深深吸引和启发的奇妙感觉。作者并没有用空洞的理论来讲解,而是通过大量鲜活的史料、细致的民俗考证,以及那些代代相传的民间习俗,生动地勾勒出了“禄”在中国人心目中那份独特的地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禄”与“德”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才能获得“天禄”而非“禄”的阐述。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去“求”,更是引导我们去“悟”,去理解那种“德配其位”、“心安是福”的古老智慧。这种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加上那些图文并茂的插图,仿佛把我带回到了那个充满仪式感和人情味的年代,让我重新审视了“禄”在中华文化中那份淳朴而又深刻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原本以为“禄”这个字,无非就是讲讲升官发财、腰缠万贯之类比较浅显的福气,但翻开之后才发现,它所蕴含的文化意涵远比我想象的要深邃得多。它并没有直接罗列出各种求“禄”的方法,而是从历史渊源、民间信仰、文学艺术等多个维度,层层剥开“禄”文化的面纱。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禄”在古代官场和社会阶层中的象征意义的探讨,那种将个人的福祉与整个社会秩序、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观念,在如今快节奏、重个体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比如关于财神爷的起源,以及各地在过年时对“禄”的独特祈愿方式,这些都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年俗”的书,更是一扇了解古代中国人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的窗户,读来令人心生感慨,对“禄”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并没有特别高,只是出于对“年俗文化”这个系列的好奇。但《禄》这本书,却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它并非简单地堆砌各种关于“禄”的符号和习俗,而是深入挖掘了“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意涵和历史演变。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禄”与“社会和谐”、“个人修养”之间关系的探讨。它并没有鼓吹盲目的追求财富,而是强调了“禄”的获取需要与个人的品德、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相匹配。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古籍文献和民间传说,让“禄”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读到关于古代士人对“禄”的理解和追求时,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共鸣,那种“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君子风范,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禄”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物质享受,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富足和价值实现。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让我对“禄”这个字有了全新的认知。我原以为它只是一个简单的祝福语,没想到在这本书里,“禄”被赋予了如此丰富和多元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富足,更包含了精神上的安宁、事业上的成就,以及家庭的和谐与子孙的昌盛。书中对各地不同地域在过年时祈求“禄”的习俗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比如一些地区特有的年画、剪纸,以及那些充满寓意的食物,都让我大开眼界。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禄”与“寿”、“喜”、“财”等其他吉祥寓意之间相互关联的解读,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全方位期盼。这种将物质愿望与精神追求融为一体的文化特质,在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让我深受触动。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勤劳、智慧、善良以及对传统美德的践行来获得的。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节日里的各种寓意和习俗很感兴趣,所以当看到《中华年俗文化丛书:禄》时,立刻就被吸引了。这本书并没有像我之前读过的一些关于年俗的书籍那样,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习俗和说法,而是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禄”在中国文化中那份独特而又深刻的地位。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于“禄”的文化符号的解读,比如那些与“禄”相关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以及在年画、剪纸等艺术形式中的体现。这些都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禄”在中国人心目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禄”可能带来的负面解读,而是通过历史的视角,展现了“禄”的多种形态和获取方式,以及如何才能获得真正有意义的“禄”。这种深入而辩证的分析,让我对“禄”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也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