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儿童逆反心理学 |
| 作者: | 珊瑚海 |
| 定价: | 42.0 |
| 出版社: | 四川科技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06-01 |
| ISBN: | 9787536490680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 《儿童逆反心理学》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熟悉的、生动的案例故事和通俗易懂心理学知识,揭示了关于儿童逆反心理中的奥秘,破解孩子健康成长中的密码,帮助父母们正确处理孩子逆反心理中所反应的种种问题行为,使父母不再为孩子的说谎、撒泼、厌学、对抗、懒床、不睡觉、不吃饭、拖拉等而苦恼。希望父母们掌握了《儿童逆反心理学》中的不打不骂的温暖教养方法,就能在家庭教育中如鱼得水,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自信、有同情心、有感和创造力的儿童。 |
| 目录 | |
章 逆反心理,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 ? 逆反心理的相关知识 // 002 ? 儿童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 // 005 ? 儿童逆反心理的正确引导 // 008 ? 儿童逆反心理带来的正面效应 // 011 ? 从儿童的逆反心理中看健康心理的培养 // 015 ? 知识链接 父母意见统一,孩子才能听话 // 018 ? 小测试 您的孩子逆反吗 // 022 第二章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关键 ? 大喊大叫,使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强烈 // 026 ? 溺爱,孩子逆反的温床 // 030 ? 期望过高,让孩子更想反抗 // 034 ? 简单粗暴,把孩子逼向对立 // 038 ? 冷漠忽视,孩子逆反的“隐形手” // 042 ? 知识链接 鱼缸法则:孩子成长需要自由 // 046 第三章 情绪化?不打不骂,给孩子正面教养 ? 了解儿童情绪中的小秘密 // 050 ? 孩子无理取闹,采用积极暂停法效果好 // 055 ? 孩子外出时爱撒泼,要事先“约法三章” // 059 ? 给足孩子感,缓解他的逆反情绪 // 064 ? 打骂是的方法,言传身教效 // 068 ? 知识链接 避雷针效应: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 // 071 第四章 对着干?这样定规矩孩子抵触 ? “ 小赖皮”不听话,对付软磨硬泡有方法 // 076 ? 孩子任性,定一些规矩让他听话 // 080 ? “ 小小年纪,怎么就会顶嘴了?” // 084 ? 孩子爱说谎,找出原因再教育 // 088 ? 死较劲的孩子,硬碰硬 // 092 ? 知识链接 禁果效应:正确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 095 第五章 厌学?不骄纵不惩罚,孩子零叛逆成长 ? “ 不想去学校”:读懂孩子的言外之意 // 100 ? 孩子有作业拖延症,切忌不停催促 // 103 ? 孩子上课爱走神,培养好习惯来提升注意力 // 107 ? 孩子缺乏学习热情,鼓励孩子提升自信 // 111 ? 孩子逃学,冷静分析原因是关键 // 114 ? 学习有进步,用具体的表扬鼓励孩子 // 118 ? 知识链接 超限效应:教育孩子要合理 // 122 第六章 太霸道?鼓励孩子学会分享是关键 ? 霸道孩子不受喜爱,别让孩子孤独成长 // 126 ? “ 不给,我就抢”:纠正“儿童独占症” // 130 ? “ 就是不给你吃”:懂得分享才会快乐成长 // 133 ? “ 这不是我的错”:父母先认错,孩子就会跟着认错 // 137 ? “ 要玩这个玩具,请排队”: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 142 ? 知识链接 蝴蝶效应:教育孩子从细节入手 // 145 第七章 不睡觉?言传身教,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 孩子晚睡晚起主要受父母影响 // 150 ? 孩子怕黑,让他接纳黑暗才能安心入睡 // 154 ? 只有在父母怀里才能入睡 // 157 ? 消除睡眠障碍,让孩子一夜好眠 // 160 ? 坚定地执行睡前仪式 // 164 ? 知识链接 强化定律:好习惯在于不断强化 // 167 第八章 不吃饭?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关键 ? 孩子不吃饭,多半是惯的 // 172 ? 追着喂饭只会让孩子更抵抗 // 176 ? 吃饭时关闭电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 180 ? 孩子挑食不要强迫 // 183 ? 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 // 187 ? 知识链接 椰壳效应:让孩子爱上吃饭 // 190 第九章 因势利导,挖掘孩子逆反心理中的积极潜能 ? 孩子喜欢搞破坏:探索与发现心理要呵护 // 194 ? 孩子喜欢乱涂乱画:不要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 198 ? “ 我不吃,就不吃”: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 201 ? “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培养孩子物权归属意识 // 204 ? 知识链接 标签效应:不随意否定孩子 // 208 后记 别和逆反的孩子过不去 // 211 |
| 编辑 | |
| 1.各种“我偏不!”——准确解读孩子的逆反行为,化解他心中的小小反抗。比如,孩子出门的时候动不动就撒泼、发脾气,吃饭、起床从来没有好好合作过,卧室乱糟糟的从来不自己收拾,跟父母顶嘴、说谎更是家常便饭。逆反的孩子凡事都由有着自己的性子,从来不把规矩当回事。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孩子有逆反行为,其实是因为他觉得你不理解他。翻开本书,你能理解孩子,孩子就能理解你! 2.很多人误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消极的心理反应。事实上,逆反心理并不是不健康的心理,而是人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正常的心理机能。它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但也有许多积极的因素。书中会有技巧地教您怎样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发挥他的潜能。 3.《儿童逆反心理学》会教给您一些实用的技巧:对于无理取闹的孩子予以积极暂停;孩子外出爱撒泼,要事先“约法三章”;给足孩子感,缓解他的逆反情绪;孩子爱说谎,要先找出原因;孩子爱顶嘴,耐心倾听做好沟通;孩子做作业有拖延症,切忌不停催促;孩子上课不专注,培养好习惯来提升;孩子缺乏热情,鼓励孩子提升自信;霸道孩子爱抢玩具,要循序渐进鼓励孩子学会分享;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让霸道的孩子学会排队……想要知道更多实用的教养方法,赶快来翻开本书来寻找答案吧! |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孩子的“问题行为”,而是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去探讨孩子成长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境。我以前常常纠结于孩子当下的表现,觉得他们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我教育得不够好。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不如意”是他们自我意识觉醒、独立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作者的论述非常严谨,引用了很多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枯燥难懂。它更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专家进行深入的对话,通过对话,我学会了如何区分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和表面的行为反应,也学会了如何以一种更接纳、更支持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的成长。我尤其对其中关于“边界感”的探讨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在管教孩子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独立空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心态上的转变,让我能够更平静、更积极地陪伴孩子成长。
评分这真是一本令人耳惊艳的书!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就应该“严加管教”,让他们知道规矩,听从父母的安排。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过去的观念可能有些偏颇。它非常温和地揭示了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看见。书中用了大量真实的案例,有的是我经历过的,有的虽然没经历过,但也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情感冲击。它让我开始反思,在我与孩子的互动中,有多少是出于爱,有多少是出于我自己的控制欲?有多少是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有多少是仅凭我成年人的经验和期望?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去“看见”孩子,如何去倾听他们未说出口的话,如何去回应他们内心深处的需求。它提供的建议不是生硬的指令,而是引导性的思考,让我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找到最适合的沟通和引导方式。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似乎拉近了许多,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和有温度。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关于如何“对付”不听话孩子的实用手册,但它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和“陪伴”孩子的成长指南。作者的笔触非常真诚,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孩子深深的关怀和洞察。它帮助我认识到,孩子所谓的“逆反”行为,往往是他们寻求独立、探索自我、建立边界的一种方式。书中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健康亲密关系的论述,让我受益匪浅。它教会我如何用一种更平等、更尊重的姿态去与孩子沟通,如何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即使这些想法和感受与我的不同。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不评判”的态度,它鼓励父母放下自己的评判标准,去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成为了一个更懂孩子的父母,更成为了一个更懂得爱和理解的人。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孩子行为理解的新大门!我一直以为孩子到了叛逆期就是不听话、爱顶嘴,完全不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会突然变得那么难以沟通。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很多我们认为的“叛逆”行为,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解释了为什么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渴望独立、挑战权威,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需求是什么。书中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家孩子的身影,也看到了自己过去的一些处理方式可能带来的误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部分,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倾听、如何回应、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那么焦虑和无助,而是对如何引导孩子走过这个敏感时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信心。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逆反”,更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懂孩子、更有智慧的父母。
评分我之前一直认为,所谓的“逆反期”就是孩子不听话、故意捣乱的时期,需要父母强硬的手段来压制。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用非常人性化的笔触,描绘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会产生与成人世界不同的视角和需求。作者的分析非常细腻,深入到孩子情感、认知、社交等各个层面,解释了他们为何会表现出各种看似“难以理喻”的行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它不仅仅是教孩子如何控制情绪,更是教父母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绪,如何与孩子一起面对和处理负面的情绪。这本书没有给我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框架,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我的孩子,从而做出更恰当的回应。它让我意识到,与其对抗孩子的“逆反”,不如去理解和引导,与孩子一同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