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常理出牌的推理小说家米泽穗信经典作品。 是谁杀了爱德华?一个信仰的动摇 一个时代的阴影。 第六十四届推理作家协会奖 《折断的龙骨(上下)》故事发生时间设定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地点设置在爱尔兰北部虚构的小岛上。讲述了索伦岛领主被刺杀的始末。
米泽穗信,1978年生。2001年《冰果》获得第5届角川学园小说大奖候补,2007年《心里有数的人》获得第60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候补,2008年《算计》获得第8届本格推理大奖候补,2010年《追想五断章》获得第63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候补、**0届本格推理大奖候补,2011年《折断的龙骨》获得第64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1届本格推理大奖候补、第24届山本周五郎奖候补。
《上册》
序章 老兵之死
1 灵魂危机
第一章 来自东方
2 耶路撒冷的来客
3 燕麦饼干
4 一群传说中的魔鬼
5 圣安布罗宙斯医院骑士团
6 黑暗森林中
7 烧掉神的家园
第二章 骑士与佣兵
8 英雄已逝
9 他们中的某个人
10 吟唱诗篇
ll 自杀者与异教徒
12 八角瞭望塔
13 奇妙的烛台
14 扭曲的房子
15 黑色绫织布
16 应要听歌之人
17 挑战歌利亚的大卫
18 前夜式
第三章 追悼
19 宵课钟声未响
20 背弃誓约者的儿子
21 冬天的七个夜晚
《下册》
第四章 暴风雨之钟声
22 流言不过是流言
23 刀在右手
24 光滑的象牙
25 几千天来的刻痕
26 大过头的门
27 亡者们的船只
28 至多三十八个人
29 落下的银币
30 战斧的轨迹
31 一条血痕
32 真的赤手空拳?
33 理智与逻辑
第五章 仪式
34 “走狗”是谁
35 只剩一个
36 在父亲怀里
终章 远方
37 折断的龙骨
单行本后记
解说
从整体的氛围感来说,这本书营造了一种非常独特、近乎迷幻的阅读体验。它成功地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边界。在某些段落,叙述的逻辑性似乎被故意打乱,仿佛是主角在梦境中穿梭,时间线变得扭曲,空间感也变得模糊不清。这种风格很考验读者的接受度,但对于喜欢魔幻现实主义或者超现实主义文学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是那种清晰明确的奇幻设定,而更像是一种心理投射,你分不清哪些是客观发生的事件,哪些是人物在压力下的幻觉。作者对光影、声音、气味的描摹,都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营造出一种略带压抑又充满诗意的氛围。我感觉自己读的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而更像是一篇被精心打磨过的,关于失落与追寻的意识流艺术品。它的后劲很大,合上书本后,那种挥之不去的情绪和画面感,久久地萦绕心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有意思,那种略带斑驳的质感,让人联想到久远的记忆或者是一段尘封的往事。我拿到手的时候,立刻就被那种怀旧的氛围吸引住了。故事的开篇,作者并没有急于抛出主线,而是花了大量的笔墨去描绘一个叫“云海镇”的地方。这个小镇,地理位置偏僻,生活节奏缓慢,充满了各种奇特的习俗和古老的传说。作者对环境的描写极其细腻,无论是清晨弥漫在山谷里的雾气,还是傍晚时分炊烟袅袅的景象,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我特别喜欢那种带着点荒诞又无比真实的市井生活气息。镇上的角色也塑造得非常丰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模式,他们之间的互动既充满了人情味,又暗藏着某种紧张的张力。特别是那个总是在酒馆里吟唱着古老歌谣的老者,他的每一句歌词似乎都藏着某种预示,让人忍不住去探究其背后的深意。整本书的节奏把握得很好,像老电影的叙事手法,娓娓道来,却又在不经意间埋下了伏笔。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好像也成为了云海镇的一份子,对镇子的未来充满了好奇和一丝莫名的忧虑。
评分如果说文字是骨架,那么情节的张力就是血肉。这本书在叙事结构上展现了极高的技巧。它不是那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故事,而是像一张精密的网,将各种看似无关的线索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在阅读过程中,你会不断地产生“原来如此”的惊叹。很多次,我觉得自己已经猜到了接下来的发展,但作者总能在最后一刻用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来打破我的预设。这种智力上的博弈感非常吸引人。故事中穿插的历史碎片和民间传说,不仅丰富了背景设定,也为当前发生的事件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和更宏大的背景。我特别喜欢那种层层剥开谜底的感觉,每一次揭示都伴随着世界观的拓展。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阅读体验,需要读者投入时间和耐心去梳理脉络,但一旦你进入了那个节奏,就会发现所有的铺垫都是值得的。
评分这本书的哲学思辨性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它探讨的主题非常宏大,比如“记忆的可靠性”与“真实存在的本质”。书中反复出现一个概念,即“被记录下来的历史往往是权力建构的产物”。这种对既定事实的质疑,促使读者跳出自我的舒适区,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充满争议的事件和角色的对话,将问题抛给读者自己去思考。我记得有一段关于“遗忘的权利”的讨论,非常深刻。它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有时候,忘记是否比铭记更是一种解脱?这种对人性复杂面的挖掘,使得故事不仅仅停留在情节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对存在意义的探讨。读完后,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整理思绪,那种思想被碰撞的感觉,是很多当代小说难以给予的。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部作品的文字功底真是令人叹服。作者的遣词造句充满了古典韵味,但又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生涩,而是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有一种韵律感。读起来就像是在品味上好的陈年老茶,初尝微苦,回味却是悠长甘甜。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人物内心挣扎时的那种克制与精准。主角的矛盾心理,那种在理想与现实、责任与自由之间的摇摆,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没有大喊大叫的煽情,但每一个选择背后的沉重,都通过细微的动作和眼神传递出来。比如说,当主角面对一个艰难的抉择时,作者只是简单地描述了他如何反复摩挲着一枚旧铜钱,这个细节的描绘,胜过千言万语的心理独白。此外,书中的象征手法运用得非常高明,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物件,比如一把生锈的钥匙,一幅褪色的地图,都似乎承载着更深层的意义,引人反复咀嚼。这让阅读体验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多层次的,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