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台湾郜妈育儿新经2 做好妈妈 做好自己
定价:20.00元
作者:郜莹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568069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套书于2009年出版,在目标读者中反响不错。鉴于书的时间性因素,此次出版做了若干调整,删去了网络讨论部分和当时为排除阅读理解障碍设计的注释。目前,坊间家教类的书很多,本套书有别于同类书的地方在于,一是语言更为活脱有趣,读起来轻松;二是侧重于对新妈妈进行励志教育。
内容提要
妈妈是影响家庭是否快乐幸福的主要人物,有快乐的妈妈做榜样,才能造就出快乐的孩子,才能让孩子在时时都能创造快乐泉源的父母陪伴下,感受到被幸福满满的包围。一个无私的父母绝不会带给孩子长久的喜乐,反而会成为孩子未来的负担。因为为孩子牺牲太多的父母,不会有多余的心力去充实与开创自己的世界,不自主地会将兑现自己梦想的期望寄托于孩子身上,形成孩子沉重的压力。一个妈妈必须要学会先满足自己快乐的需求,才能在心灵丰足后,产生能力去建立愉悦的亲子关系,做一个不放弃给自己追求“自我快乐权利”的另类妈妈吧!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自序:段落分明的妈妈生涯
章 “追新”还是“守旧”
1.用不一样的爱来爱你
只有在自己能给得起的爱下,才能自在地扮好母亲角色。
2.做个大自由的“不良妇女”
要经由某个人的牺牲,才能换得一个圆满吗?
3.离家是为了爱家
即使再爱自己的丈夫孩子,仍然要给自己离开他们的机会。
4.放给丈夫“带坏”孩子的机会
偶尔让孩子放个“暑假”,将孩子放给爸爸去“带坏”!
5.不做模范母亲
让自己和孩子共同拥有可以自由发挥的快乐空间。
6.放弃你是因为爱你
要去学习如何才能把好的爱给孩子。
7.善意的缺席
在坏的情况下,选择一条“可能”会较好的路去走。
8.乐当全职妈妈
全职妈妈绝不能将自己圈困于小小家庭里,必须走出去!
第二章 放下劳碌布袋
1.给自己“能”给的母爱
一个焦虑不快乐的母亲,会喂养出有负面情绪的孩子。
2.为孩子找个好“后妈”
为孩子找保姆,如同在找个能提供孩子良好教养的后妈。
3.给孩子恰如其分的爱
做家长的没有资格去剥夺孩子要自己成长的机会。
4.不要做孩子的开路先锋
孩子靠着自己的努力去达成目标的成就感是信心的来源。
5.有能力的孩子是“逼”出来的
生活的温室只会诞生出生命的灾难。
6.管教孩子不必做大声婆
不做大声婆反倒能达到武侠小说中“无影脚”的高境界。
7.做个能“坏话好说”的父母
将命令、斥责句型改为建议与鼓励。
8.妈妈轮流当
找孩子年龄相仿、教养观念相当的家庭做寄“玩”家庭。
第三章 让爱,成为一种教养习惯
1.爱改变,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要给孩子爱的学习的榜样和练习机会。
2.给孩子有温度的爱
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没有爱的温度的“机器人”妈妈。
3.妈妈,人都会死吗?
我们可以用心让孩子相信有不死的爱长伴身边。
4.陪孩子再过一个童年
陪孩子再过一个童年,是上天给做父母的大的恩赐。
5.忙爸爸苦孩子
做爸爸的,不要让你的“忙”造成孩子心灵中父爱的贫乏。
6.让孩子长出梦想的翅膀
一个人的梦想有多大,他努力的空间也就有多大。
7.不要把伤害代代相传
不管自己的童年经历过什么伤害,都不要将其转嫁给孩子。
8.谢谢你,孩子
谢谢你孩子,因为有你,让我有机会能做妈妈。
第四章 放弃一点点
1.M型社会的“减法育儿术”
减少孩子在外奔波学习的时间,增加父母一起受教的时间。
2.父母装,孩子就聪明
父母四肢太勤的养育方式,培养出超级生活的孩子。
3.选择多了等于没选择
只有一条路好走,反会被逼得专心朝这条路走下去。
4.缺陷也是美
抛开常人的眼光和思维,单纯去欣赏孩子的缺陷。
5.我抠门,因为我爱你
不会赚钱的孩子有什么资格去浪费?
6.有所抠,有所不抠
匮乏教育并非是让孩子全然匮乏。
7.让孩子成为“真贵族”
贵族,速成不易造作不易,它需要养成时间。
8.管理好孩子的生活习惯
宁可减少孩子的读书时间,也要管理好孩子的生活习惯。
后记:先孩子之乐而乐
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自己在育儿的道路上摸索得磕磕绊绊,充满了焦虑和自我怀疑。郜莹老师用她真诚的笔触,分享了她在育儿过程中的种种体验,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有温度的母亲形象。她并没有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典范,而是坦诚地袒露了自己的脆弱和困惑,这让我感到非常亲切和安心。她传递的核心理念是,育儿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场充满爱的旅程。她鼓励我们去享受这个过程,去欣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即使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书中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健康界限的内容,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一直担心过于严厉会伤害孩子,但又害怕过于放纵会让孩子变得不受控制。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在爱与规则之间找到平衡。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内心充满了力量,对未来的育儿之路也充满了信心。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更多的是想找一些让孩子乖乖听话的“秘籍”,因为最近孩子到了一个比较叛逆的时期,我感到非常头疼。然而,当我开始阅读,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郜莹老师并没有提供什么“速成法”,而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引导我们去理解孩子,去反思自己的育儿方式。她强调的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不是单纯地纠正孩子的行为。我尤其喜欢她关于“允许孩子犯错”的观点,这和我的固有观念有些冲突,但我认真思考后,觉得非常有道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各种尝试和错误,而正是这些经历,才能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书中也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谈论“做好自己”,这让我意识到,父母的言传身教比任何说教都重要。如果我们自己都活得不开心,或者缺乏对生活的激情,又如何能培养出积极乐观的孩子呢?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育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给了我很多改进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我买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时间静下心来好好读。最近终于有空翻了翻,感觉挺有意思的。虽然我不是台湾人,但书中关于育儿的很多理念,我觉得都挺普适的。作者郜莹的文字很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娓娓道来,没有那些枯燥的理论,更多的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经验和感悟。我尤其喜欢她关于“妈妈也要照顾好自己”的章节,这一点真的太重要了。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忽略了自己的需求,结果弄得自己身心俱疲,反而影响了育儿的效果。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个快乐、健康、有活力的妈妈,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书中有很多具体的操作建议,比如如何分配家务、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如何与伴侣沟通等等,都非常接地气,而且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一直在尝试书中提到的方法,虽然不一定能做到百分之百,但感觉自己的育儿状态和心态确实在悄悄发生变化。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妈妈”这个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积极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非常出乎意料的好。我本以为它会像市面上很多育儿书一样,充斥着各种“应该”和“不应该”,读起来会很有压力。但事实完全相反,郜莹老师的文字带着一种温暖和包容,让你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支持。她分享的不仅仅是育儿技巧,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平衡家庭、事业和个人成长的思考。我特别欣赏她关于“妈妈也是独立个体”的观点,这在很多传统观念中是被忽视的。她鼓励妈妈们不要因为有了孩子就放弃自己的兴趣和梦想,而是要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空间和价值。书中有很多让我产生共鸣的故事和例子,感觉作者就像我身边的朋友一样,把我遇到的困惑和挣扎都说出来了,并且给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关于“高质量陪伴”的论述,这比单纯地“陪在身边”更有意义。她教会我如何真正地倾听孩子,如何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照顾者”,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追求的完整的人。
评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母亲”这个角色。我以前总觉得,成为母亲就意味着要牺牲和奉献,要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但是,郜莹老师在书中颠覆了我的这种想法。她提出的“做好妈妈,做好自己”,并不是要我们在两者之间做选择,而是要找到一个和谐的平衡点。她鼓励妈妈们去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去接纳自己的情绪,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我最喜欢的一个章节是关于如何与孩子沟通的,里面有很多非常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用积极的语言表达,如何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等等。这些方法都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顺畅和愉悦。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成为一个好妈妈,并非意味着要变成一个“圣母”,而是要成为一个有智慧、有爱心、同时也能照顾好自己的女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