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
定价:28.00元
作者:周家华,王金凤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3021577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纲要》的要求,同时针对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思想情况来编写,具有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共分11章,从各个角度介绍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并指出了原因,后重点阐述了对相关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方法。
本书绝大多数章节附有与章节内容相配套的心理训练活动和心理测试。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希望同学们能根据提供的心理训练活动和心理测试问卷,增加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心理测试卷在使用过程中受选取的样本人群、文化背景和时代变迁的影响,其测试结果具有相对性,因此心理测试的结果只能作为一个重要参考。
本书可作为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和指导书,也可用为教育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目录
章 绪论
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现代人的健康观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心理健康的测定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第二节 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心理训练活动
心理健康测试
思考题
第二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四、自我意识的作用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历史变迁中的大学生自我意识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缺陷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养成
一、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养成
心理训练活动
性格倾向测验
思考题
第三章 大学生的情绪与情感
节 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二、情绪状态
三、情感的种类
四、情商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一、大学生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二、情绪与情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三、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第三节 情绪控制与良好情绪的保持
一、健康情绪的标志
二、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
三、学会应激的调适
四、培养高级情感
……
第四章 大学生的学心心理
第五章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第六章 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性健康教育
第七章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第八章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
第九章 大学生挫折的承受与应对
第十章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
第十一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的内容,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我特别对其中关于“心理疾病的识别与求助”这部分印象深刻。它并没有用很吓人的语言去描述各种心理疾病,而是以一种非常科普、客观的态度,介绍了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常见心理问题的基本症状、可能原因以及如何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估。重要的是,它清晰地指出了在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书中列举了校内心理咨询的联系方式、校外专业机构的资源,以及心理健康热线的号码,并强调了寻求帮助并不是“丢脸”或者“软弱”的表现,而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体现。这一点对于很多可能因为社会观念或自身顾虑而不敢求助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引导。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心理急救”的概念,以及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进行初步的心理支持,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能在实际生活中提供指导。它让我明白,关注心理健康,就是在关注我们生命的质量,而学习如何识别问题和寻求支持,是维护这种质量的关键一步。
评分我最近在读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感觉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很多我之前没有太关注过的心理学知识,但又不至于枯燥难懂。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章节。它没有泛泛而谈地讲“好好与人相处”,而是具体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比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甚至还有网络社交关系,并指出了在这些关系中常见的冲突点和处理方式。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沟通技巧”的讨论,比如“积极倾听”、“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以及如何识别和应对“沟通障碍”。书中举的例子都非常贴切,很多时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之前和朋友发生矛盾,是因为我在沟通中犯了这样的错误”。它还提到了“边界感”的重要性,这一点我以前觉得模糊,但通过书中的讲解,我开始明白如何在保护自己需求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感受。而且,书中还探讨了“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心理调适策略,这对于我这种有时候会感到社交疲惫的人来说,非常有帮助。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心理健康不仅仅是自己内心的感受,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会健康的沟通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它没有回避现实问题,而是直面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自我认知与发展”的章节。它不仅仅是让你“认识自己”,而是引导你去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兴趣、优势和劣势,并且告诉你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去规划未来。书中关于“生涯规划”的讨论,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它不是那种告诉你“你将来一定要做什么”的空洞建议,而是帮助你思考“什么样的工作或生活方式更适合我”,并提供了一些探索职业兴趣的方法,比如职业测评、信息访谈等。而且,书中还强调了“自我接纳”的重要性,这对我来说非常关键。我以前很容易因为一点小错误或者不足就过度自责,但这本书告诉我,每个人都有不完美,重要的是去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成长。它还探讨了“成长的烦恼”,比如身份认同的困惑、独立与依赖的矛盾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大学期间会遇到的普遍问题,书中的分析让我觉得我并不孤单,并且有了应对这些困惑的思路。
评分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读起来比我想象的要扎实得多,不仅仅是一些空洞的理论堆砌,而是真正能引发思考。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认知重构”的阐述,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换个角度看问题”,而是深入剖析了导致负面情绪的思维模式,并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练习方法。比如,针对“考试焦虑”的章节,作者详细列举了那些容易让学生陷入恐慌的自动思维,例如“我肯定会考砸”、“别人都比我聪明”等等,然后引导读者去寻找支持这些思维的证据,并进一步质疑它们的合理性。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真实案例,虽然我不知道这些案例是否是真实改编,但它们的情节和人物的内心挣扎都显得格外真实,让我觉得“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会遇到这些困扰”。这种共鸣感,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温暖和被理解。此外,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也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比如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正念练习等,并且解释了这些技巧背后的生理机制,让我觉得它们并非“玄学”,而是有科学依据的。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放松练习,发现确实有助于缓解我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整体而言,这本书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温和地引导我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学习如何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给我的感觉是,它非常有条理,结构清晰,而且知识点都讲得比较透彻。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在“学习压力与应对”方面的论述。书中不仅指出了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学习压力来源,比如学业竞争、考试评估、未来就业等,还深入分析了这些压力可能引发的心理问题,像是拖延症、完美主义、学习倦怠等。我一直以为拖延只是“懒”,但书里解释了拖延背后的心理动因,比如对失败的恐惧、对任务的逃避、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不足,让我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自己。而且,它提供的应对策略也相当具体,不仅仅是“要努力”,而是提供了时间管理的方法(例如番茄工作法)、目标设定的技巧(SMART原则),以及如何分解大任务来降低畏难情绪。书中还有关于“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内容,让我明白这并非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锻炼的。它强调了从失败中学习、积极归因、以及培养乐观心态的重要性。读完这部分,我对如何更有效地学习,以及如何更积极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就像一个宝库,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指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