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石(或图章石)的应用,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自古以来,温润细腻的印石就以令人爱不释手的材质、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和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世人的珍爱和文人墨客手中的至宝。 怎样才能避免在印石收藏中失误,不再受骗上当?这自然是许多印石爱好者渴望知道的。 张庆麟工作室编著的《印石鉴赏与收藏》根据张庆麟已掌握的一些资料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并希望通过本书,能为读者提供识别各类印石的科学的技术手段,了解市场上常见的各种伪作的科学鉴别方法,为读者收藏印石起到积极的参谋作用。
《印石鉴赏与收藏》由张庆麟工作室编著。
印石(或图章石)的应用,是中华文明的一大 特色。自古以来,温润细腻的印石 就以令人爱不释手的材质,独树一 帜的艺术形式和丰富深邃的文化内 涵,成为世人的珍爱和文人墨客手 中的至宝。
时下,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赏 石爱石之风日渐必盛,质优色美的 印石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孕育出一批又一批以印石为主要对 象的收藏家。
希望通过《印石鉴赏与收藏》,能为读者提供识 别 各类印石的科学的技术手段,了解 市场上常见的各种作伪手法及其鉴 别方法,为读者收藏印石起到积极 的参谋作用。祝愿读者从印石的投 资收藏中,不仅获得美的享受、知 识的积累和收藏的乐趣,还能获得 良好的经济效益。
。。。
第一篇 总论/1
一、印石概述/2
(一)什么是印石/2
1.印石归类的纷争/2
2.矿物和岩石的概念/4
3.构成广义宝石的基本条件/6
4.印石的分类地位/8
5.印石的界定/9
(二)印玺的历史文化渊源/10
1.我国印玺的起源/10
2.先秦时期的印玺/12
3.印玺名称的演变/14
4.历代印玺的特点和演变/15
5.印章的结构/19
6.印章的种类/21
(三)印石的基本属性/24
1.艳丽/24
2.罕见/25
3.耐久/25
(四)常见印石的物质组成/26
(五)印石矿床成因漫话/30
1.福建寿山石矿/31
2.浙江昌化鸡血石矿/33
二、印石的投资与收藏/35
(一)印石的价值分析/35
1.使用价值/35
2美学价值/36
3.文化价值/37
4.储备和升值价值/37
(二)印石优劣评价的要素/38
1.石质/38
2.石色/40
3.呈像/41
4.石品/41
5.块度/42
6.做工/42
(三)印石投资收藏攻略/43
1.选择恰当的印石品种/43
2.谨防假冒伪劣的印石/44
3.提高修养,积极学习印石知识/47
4.妥善保养印石/48
三、印石的鉴别/49
(一)印石的结晶学特征/49
(二)印石结构的四要点/51
1.组成矿物的结晶程度/51
2.组成矿物的颗粒大小/52
3.组成矿物的晶体形态/52
4.组成矿物的排列结合方式/53
(三)印石的“构造”类型/54
(四)印石的颜色特征与鉴别/57
(五)印石的折射率与光泽/58
(六)印石的硬度、密度与鉴别/60
(七)几种精密检测法简介/62
第二篇 各论/65
一、寿山石/66
(一)寿山石史话/66
(二)寿山石矿区概况/70
1.寿山矿区/70
2.月洋矿区/72
(三)寿山石的基本特征/72
1.地开石型/73
2.叶蜡石型/73
3.绢云母型/73
4.伊利石型/73
(四)寿山石的两大类/76
1.原生矿/76
2.次生矿/78
(五)几种**山坑石介绍/79
1.高山石/79
2.都成坑/82
3.月尾石/84
4.连江黄/85
5.柳坪石/86
6.旗降石/86
7.汶洋石/88
8.芙蓉石/88
9.峨眉石/89
(六)几种**水坑石介绍/90
1.水晶冻/90
2.坑头石/91
3.冻油石/92
4.环冻/92
5.玛瑙冻/92
6.桃花冻/92
7.鳝草冻/92
8.牛角冻/93
9.天蓝冻/93
(七)几种**掘性石介绍/94
1.掘性坑头石/94
2.鹿目格和掘性都成坑石/94
3.蛇匏/95
4.掘性高山石/95
5.牛蛋黄与溪蛋/95
6.寺坪石/96
(八)田石的不同品种/97
(九)田石的文化内涵/102
(十)田石的鉴别/104
(十一)常见的田石仿冒品/108
1.经人工作伪处理的田石/109
2.用类似寿山石冒充田石/110
3.用其他石料冒充田黄/111
4.用人工着色印石充当田石/114
5.人造假田石/117
(十二)寿山石的投资收藏要点/117
二、青田石/120
(一)享誉**的青田石/120
(二)青田印石的文化源流/123
(三)青田石的基本特征/126
1.叶蜡石型/127
2.非叶蜡石型/127
(四)青田石的常见品种/129
1.封门石/130
2.灯光冻/131
3.冰纹冻/132
4.黄金耀/132
5.龙蛋/133
6.蓝花星/133
7.山*绿/134
8.白果/135
9.北山晶/136
10.五彩冻/136
11.金玉冻/137
12.竹叶青/137
13.红木冻/137
14.朱砂红/138
15.黄白冻/138
16.碗豆冻/138
17.紫檀冻/139
18.黑青田/139
19.水草花/139
20.夹板冻/139
21.千层纹/140
22.米稀青田/140
(五)青田石的作假与鉴定/144
1.模压法/144
2.嵌补法/145
3.拼贴法/146
4.修补法/146
5.人造印章/147
(六)青田石的投资收藏要点/147
三、昌化石/150
(一)昌化鸡血石的发现和由来/150
(二)昌化鸡血石的基本特征/152
(三)昌化鸡血石的主要品种/156
1.冻地鸡血石/156
2.软地鸡血石/158
3.刚地鸡血石/161
4.硬地鸡血石/161
(四)评价鸡血石优劣的要素/162
1.“血”的评价/162
2.地的评价/165
(五)常见的鸡血石仿冒品/167
1.**人造的仿冒品/167
2.半真半假的仿冒品/169
3.天然的仿冒品/172
(六)普通昌化石简介/175
(七)昌化石的投资收藏要点/179
四、巴林石/182
(一)巴林石史话/182
(二)巴林石概况/185
(三)巴林鸡血石的特征/186
(四)巴林鸡血石的主要品种/188
1.黄冻鸡血石/188
2.八九六/188
3.羊脂冻鸡血石/189
4.牛角冻鸡血石/189
5.刘关张鸡血石/189
6.灰冻鸡血石/189
7.水草花鸡血石/190
8.荚蓉冻鸡血石/190
9.花生糕鸡血石/191
10.彩霞冻鸡血石/191
11.翡翠红鸡血石/191
12.瓷白鸡血石/191
13.红花鸡血石/192
14.紫鸡血石/192
(五)其他巴林石慨述/193
1.福黄石/193
2.巴林冻石/195
3.巴林彩石/196
4.巴林图案石/197
(六)巴林石的投资收藏要点/198
五、其他**印章石/202
(一)广绿石/202
(二)长白石/203
(三)莱州石/205
(四)东兴石/207
(五)溧阳石/209
(六)云和石/209
(七)福鼎石/210
(八)丹东石/210
(九)西安绿/211
(十)韩国石/212
(十一)青海冻石/213
后记/214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印石鉴赏与收藏(精)/投资收藏系列》,虽然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仔细拜读,但光是拿到手上,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精美的封面设计,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玉石、宝石这类天然的艺术品情有独钟,而印石,作为一种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个人品味的载体,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我常常在想,一块精美的印章,背后可能蕴含着怎样的故事,它曾经被谁使用,又见证了怎样的岁月变迁。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深入了解印石世界的绝佳机会。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种类印石的形成背景、地质特征,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特征来判断其价值。比如,像田黄石、寿山石、青田石这些赫赫有名的印石,它们的独特之处究竟在哪里?又该如何从颜色、质地、光泽、甚至瑕疵等方面来辨别它们的真伪和品质呢?这本书作为“投资收藏系列”的一员,想必在价值评估和市场分析方面也会有独到的见解,这对我来说是格外重要的,因为我希望能真正理解印石的价值所在,不仅仅是作为艺术品,也能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投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鉴赏技巧和收藏建议,比如如何识别常见的仿冒品,如何判断一枚印石的经济价值,以及在收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风险。总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精美且充满探索的乐趣。
评分最近迷上了篆刻,所以对印石的兴趣也日益浓厚。看到《印石鉴赏与收藏(精)/投资收藏系列》这本书,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觉得,篆刻的灵魂在于印石,没有好的印石,再精湛的刀工也难以赋予作品生命。我特别想知道,在这本书里,有没有关于印石“品相”的详细解读?所谓“品相”,我理解就像是人的面相一样,是印石最直观的魅力体现。比如,它提到的“萝卜丝纹”究竟是什么?它对印石的价值有何影响?还有那些被称为“石病”的瑕疵,比如“石筋”、“石眼”、“砂丁”,它们是如何影响印石的整体美感和收藏价值的?我希望书中能通过大量的图例,清晰地展示出这些特征,让我这个新手能够快速入门,不至于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而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此外,我对于印石的“韵味”也非常感兴趣。我知道好的印石不仅仅是好看,更有一种内在的气质,一种温润、细腻、纯净的感觉。这种感觉该如何去体会和把握?书中是否会有一些指导性的描述,或者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堆砌,而是能引导我真正去感受印石的美,培养我独到的审美眼光,让我不再仅仅停留在“好看”的层面,而是能真正欣赏到印石的精髓。
评分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收藏爱好者,我对各种收藏品的知识都充满了渴望,《印石鉴赏与收藏(精)/投资收藏系列》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扇通往印石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印石市场中,找到真正有价值、有潜力的藏品?这本书的“投资收藏系列”定位,让我对它寄予厚望。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否有关于印石市场行情分析的内容?比如,近几年哪些印石的收藏价值增长比较显著?哪些类型的印石更受市场的青睐?是否有提到一些影响印石价格的关键因素,除了我们常说的质地、颜色、大小之外,可能还有一些我们不了解的,比如历史名家使用过的印石,或者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印石,它们的价值是否会被大大提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市场洞察,帮助我把握收藏的趋势,避免盲目跟风。同时,对于收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真伪辨别、保养维护等,书中是否有详细的指导?我听说有些印石需要特殊的保养方法,否则容易损坏,这方面的内容对我来说非常实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提供一套完整的收藏体系,从入门到精通,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进行印石收藏,并从中获得乐趣和价值。
评分我最近因为工作原因,接触到了一些关于传统工艺品的资料,其中印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纹理、色泽,以及被赋予的文化内涵,都让我觉得非常有吸引力。我希望《印石鉴赏与收藏(精)/投资收藏系列》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系统地了解印石的方方面面。我尤其想知道,书中对于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印石,是否会有非常细致的区分和介绍?比如,我们常听说的寿山石,它的内部是不是又有很多不同的分类?像芙蓉石、田黄石、荔枝冻石等等,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又该如何从外观上进行辨别?还有,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印石的“品石”理论?所谓“品石”,我理解就是对印石的品质进行评定,这当中可能涉及到很多细微之处。比如,一块印石的“皮”和“肉”的过渡是否自然,它的“色”是否鲜活、均匀,它的“质”是否细腻、温润,甚至它的“声”和“触感”是否独特。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样,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去触摸、去感受、去辨别每一块印石的独特之处。而且,作为一本“投资收藏系列”的书籍,我非常期待它能在收藏的实用性上有所体现,比如,对于新手来说,应该如何开始自己的收藏之旅?有哪些入门级的印石推荐?又有哪些是需要谨慎对待的?
评分我对印石的了解,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知道有这么回事”的阶段,但《印石鉴赏与收藏(精)/投资收藏系列》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了我一个深入学习的绝佳机会。我一直对印石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非常着迷。一块小小的印石,可能承载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这本书是否会详细介绍中国印石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比如,最早的印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印石在各个朝代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又有哪些著名的印石品种是在哪个时期兴起的?我特别希望能了解到一些关于古代印章制作工艺的知识,以及不同时期工匠的雕刻风格特点。这对我理解印石的艺术价值非常有帮助。而且,我一直觉得,印石不仅仅是收藏品,更是一种艺术品。所以,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解读印石?比如,如何评价一枚印石的雕刻艺术?有哪些评价标准?哪些大师的雕刻作品更具代表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培养对印石艺术的鉴赏能力,让我能够欣赏到印石作品中蕴含的美学价值,而不仅仅是其材质本身的稀有程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