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绿镜头:大自然的昨天与今天
定价:69.00元
作者:汪永晨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4-10-01
ISBN:9787108020338
字数:
页码: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用照片和叙事,娓娓讲述自然和人类的故事。触目惊心的照片,记录环境恶化的痛心事实;沉静朴质的文字,告知人们环保的生活方式。
长江源头曾经是冰川博物馆,到处是高原草甸和网状水系,现在冰川没了,牦牛啃着地皮,砾石滩遍布各处;被人们誉为香格里拉的云南,现在虽然有美丽的高山杜鹃,但还有被得只剩下根的大树和埋掉整个村庄的泥石流。这此变化只是在短短的十几年甚至几年间,记录下这些的是汪永晨的镜头和文字。汪永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同时又是“一位狂热的环保人士“。她从1993年起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问题。4年前,她拿起了照相机,开始有意识地让事实说话,让镜头说话。汪永晨虽非摄影专业科班出身,但作为记者,她曾3次获得亚洲太平洋广播节目的大奖。她的经验和洞察力,加上数十万公里的环保考察,造就了这本直指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绿镜头”。
内容提要
《绿镜头:大自然的昨天与今天》作者的足迹几乎踏遍的祖国的东西南北,她用她镜头在记录自然之壮观的同时,也记录下了令国人触目惊心的画面,作者呼吁人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目录
自述
序言 为了大自然的明天
1、走进长江源头
2、啼血的高山杜鹃
3、仙鹤的诉说
4、桫椤,曾与恐龙同生共荣
5、阿尔金山的野骆驼
6、可怜的“淇淇”
7、冰川的魅力
8、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
9、沙地云杉
10、沙漠荒山种树去
11、武夷山,中国人的骄傲
12、童话世界——九寨沟
13、人间瑶池——黄龙彩池
14、充满生机的珠穆朗玛锋
15、被鸡追着跑的华南虎
16、高黎贡山上的遇险
17、芬兰的树中湖,湖中树
18、科罗拉多大峡谷
19、黄石公园里,狼与我们同行
20、指南针与北极
后记 请留下后的生态河
作者介绍
汪永晨,女,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系 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志愿者”召集人。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跑遍中国各省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十几个国家。
制作的广播特写《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走向正在消失的冰川――寄自长江源的家书》、《百岁老人和她的渡口》三次获亚洲太平洋广播节目大奖;
1999年获中国环境奖“地球奖”,随后将所获两万元奖金捐给中华环保基金会,设立了“绿家园教育基金”。
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环境使者”。
1996年创办了“绿家园志愿者”民间环保群体。在中国开创了民间观鸟、观树、领养树等活动。并开始组织志愿者到沙漠、黄河边、长城脚下种树,在长江边保护濒危动物白鳍豚、开辟了绿家园绿色耕种营地、绿色讲座“周三课堂”和环境记者沙龙。目前参加绿家园志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用一种温和而深邃的目光,向我们讲述地球的故事。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和最震撼的影像,勾勒出大自然从远古到当下的轨迹。我被书中那些关于地球演化的章节深深吸引,那些几亿年前的原始景象,虽然遥远,却能感受到一种生命最本初的脉动。当看到书中一些关于地质构造和生命进化的图像时,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时间隧道,亲眼目睹着星球的诞生与生命的繁衍。而当它将目光转向今天,那些关于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的画面,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现实。这本书最让我动容的地方,在于它在展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毫不避讳地揭示了自然所面临的困境。它不像是一个简单的摄影集,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地球史诗,让我们在惊叹于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反思我们人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本书,值得反复品读,每次都会有新的感悟。
评分拿到这本《满28包邮 绿镜头:大自然的昨天与今天》后,我第一时间就被它的装帧所吸引。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一种沉静的绿色调,仿佛预示着书中内容的深邃。翻开扉页,一股淡淡的纸张香气扑鼻而来,这在如今充斥着电子书的时代,是一种难得的触感享受。书中选用的纸张质量非常好,厚实且有质感,照片的色彩还原度极高,那种层次感和细节感,完全超越了手机或电脑屏幕的体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细节的捕捉,比如一片枯叶上的纹路,一块岩石上风化的痕迹,或者是一只昆虫微小的触角。摄影师的镜头仿佛有着魔力,能够将这些被我们日常忽略的微观世界放大,展现出它们独有的生命力和美感。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大自然的宏观演变,更在于它对生命细节的关注,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对“自然”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由无数个细小的生命组成的、充满活力的整体。
评分我最近对生态保护和环境问题特别关注,所以当看到《满28包邮 绿镜头:大自然的昨天与今天》这本书的时候,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这本书并没有像很多宣传片那样,用煽情的语言去呼吁,而是用一种非常冷静、客观,但又极具冲击力的影像语言,来展现大自然的过去和现在。它像是一部无声的纪录片,通过对比今昔的景象,无声地诉说着地球正在经历的巨大变化。我看到书中一些关于冰川融化的图片,曾经壮丽的冰川如今只剩下斑驳的痕迹,那种视觉上的落差,让人心头一紧。还有一些因为环境污染而逐渐消失的物种,它们曾经活跃在地球上,如今却只存在于化石和这些照片中。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用最直观的方式,将那些抽象的科学数据和环保理念,具象化为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它不是在说教,而是在展示,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去思考。读完这本书,你很难不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产生一种更深沉的责任感。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简直太有巧思了!它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来展现大自然的变迁,而是巧妙地运用“绿镜头”这个概念,将“昨天”与“今天”的景象进行对比,这种跳跃式的呈现方式反而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我看到有些章节,会把几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和如今极度相似的现代生物并列,那种跨越时空的相似性,真的会让你惊叹于生命的顽强和演化的奇妙。又比如,书中会展示曾经繁茂的雨林,紧接着就是如今被砍伐殆尽的景象,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比任何文字的描述都要来得深刻。这本书的摄影风格也很有特色,不是那种流水线式的“美景图”,而是带着一种独特的视角,深入到大自然的肌理之中,去捕捉那些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美”的定义,原来真正的美,往往蕴藏在那些最原始、最朴素、甚至带着一丝伤痕的景象中。我喜欢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它让我们看到自然既有辉煌灿烂的一面,也有脆弱不堪的一面。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自然,也照见了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
评分哇,拿到这本《满28包邮 绿镜头:大自然的昨天与今天》真的是太惊喜了!虽然我还没来得及全部细细品读,但仅仅是翻阅,就被其中扑面而来的生命力所震撼。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科普读物,也不是故弄玄虚的艺术鉴赏,而是真正地将摄影的魅力与对自然深刻的理解融为一体。我特别喜欢它对光影的运用,那是一种能够穿透时间、触及灵魂的光。书中的每一张照片,都像是凝固了一段生命史,有的展现了地球最初的脉动,那种原始而磅礴的力量,让人感受到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有的则记录了濒危物种最后的挣扎,那种悲壮又带着希望的眼神,让人心疼却又充满敬意。我甚至想象着摄影师在拍摄那些古老森林的时候,一定是被那里沉睡了亿万年的气息所感染,才得以捕捉到如此震撼的画面。而当翻到后面,看到那些正在改变的、甚至已经消失的生境,又不禁让人反思我们与自然的关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生存、关于演化、关于时间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坐下来,一杯咖啡,慢慢地沉浸其中,去感受那些无声的叙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