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發型設計與梳妝 | 作者 | 吳旭,杜鋅 |
| 定價 | 35.00元 | 齣版社 | 化學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22197849 | 齣版日期 | 2014-05-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內容簡介 | |
| 《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學叢書:發型設計與梳妝》從人物形象設計等專業中發型設計課程的需求齣發,以發型設計與梳妝實例為主體,對頭發的基礎知識、發型設計的原理、梳妝造型工具、吹風造型技術、發型梳妝的基本技法、現代發型設計、創意發型設計與錶現等內容進行瞭詳細講解,具有結構清晰、圖文並茂、涵蓋麵廣、實踐性強的特點。編寫中,針對每一種發型與梳妝技法,都配有詳細的說明圖例。《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學叢書:發型設計與梳妝》在強調傳統技法的同時,注重對其進行現代演繹與創新。 《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學叢書:發型設計與梳妝》適用於高等院校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和影視化妝專業,同時也可以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美容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的專用教材。此外,也可以作為美容美發行業、婚紗影樓以及相關行業等人員的技能培訓參考用書。 |
| 作者簡介 | |
| 吳旭,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美容美發化妝師》雜誌 2006年第八期 發錶文章“多姿多彩的影樓人物造型” 《發式晚妝造型前沿》書籍 2003年廣州齣版社 參與編寫 《造 型 前 沿 發式》書籍 2003年廣州齣版社 參與編寫 《時尚晚妝手法造型》書籍 2004年廣州齣版社 參與編寫 指導學生參加第31屆亞洲發型化妝大賽榮獲: 新娘妝銀奬 指導學生參加2006年中國美發美容技能大賽榮獲:晚宴發型銀奬 時尚妝銅奬 指導學生參加2006年中國國際美發化妝師全能大賽榮獲:十佳*價值化妝師 吳旭,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美容美發化妝師》雜誌 2006年第八期 發錶文章“多姿多彩的影樓人物造型” 《發式晚妝造型前沿》書籍 2003年廣州齣版社 參與編寫 《造 型 前 沿 發式》書籍 2003年廣州齣版社 參與編寫 《時尚晚妝手法造型》書籍 2004年廣州齣版社 參與編寫 指導學生參加第31屆亞洲發型化妝大賽榮獲: 新娘妝銀奬 指導學生參加2006年中國美發美容技能大賽榮獲:晚宴發型銀奬 時尚妝銅奬 指導學生參加2006年中國國際美發化妝師全能大賽榮獲:十佳*價值化妝師 |
| 目錄 | |
| 結論 一、發型的特性 二、發型的分類 三、發型在人物形象設計中的地位與作用 章頭發的基礎知識 節頭發的生理知識 一、頭發的基本特徵加 二、頭發的生理機能 三、頭發的結構 四、頭發的物理性質 五、頭發的功能與作用 第二節頭發的基本護理 一、頭發的清潔 二、頭部的按摩 三、發絲的護理 四、發絲的修剪 五、發絲的蓬鬆 六、慎重燙發 七、閤理膳食 第二章發型設計原理 節發型設計的構成 一、形狀、形象 二、構成的含義 第二節發型設計的要素 一、發型設計的點要素 二、發型設計的綫要素 三、發型設計的麵要素 第三節發型設計的原則 一、發型設計與臉型 二、發型設計與頭型 第四節發型輪廓的設計 一、發型輪廓形狀種類 二、發型局部結構設計 第五節發型分區的設計 一、分發區的作用 二、分發區的方法 第三章梳妝造型工具 節發梳分類與功能 一、尖尾梳的功能 二、包發梳的功能 三、吹風梳的功能 第二節發夾分類與功能 一、U形夾的功能 二、直形夾的功能 三、鴨嘴夾的功能 四、波紋夾的功能 第三節電發工具功能與應用 一、電夾闆的功能 二、電捲棒的功能 三、吹風機的功能 四、捲發器的功能 第四節發型定型用品的分類與功能 一、發膠的功能 二、嗜喱膏的功能 三、發蠟的功能 第四章吹風造型技術 節吹風造型原理 第二節吹風造型技術 一、吹風造型技巧 二、吹風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吹風造型的梳理 第五章發型梳妝的基本技法 第六章現代發型設計 |
| 編輯推薦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我拿到這本《發型設計與梳妝》後,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內容覆蓋麵之廣,幾乎涵蓋瞭現代發型藝術的所有重要分支。它不像市麵上一些隻注重潮流款式的書籍那樣走馬觀花,而是紮紮實實地建立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書中的“造型美學”章節令我印象深刻,作者對綫條、體積和紋理的剖析,完全提升瞭對“美”的理解層次。我以前總覺得發型設計更多是靠感覺和經驗,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優秀的造型背後有著嚴謹的幾何學和視覺心理學支撐。舉個例子,書中關於如何利用視覺錯覺來修飾頭型和頸部綫條的講解,簡直是點睛之筆,這對於那些需要為顧客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的造型師來說,是極其寶貴的實戰經驗。此外,書中對新娘發型、舞颱發型等特定場景造型的探討,也展現瞭作者對市場需求的深刻洞察力。它不僅教授技法,更教會讀者如何去“設計”一個發型,如何將顧客的個人氣質、職業特點乃至生活習慣融入到最終的作品中,真正實現“量體裁衣”式的服務。
評分說實話,市麵上關於發型和美容的書籍多如牛毛,很多內容都是陳舊的、缺乏創新性的。然而,這本由吳旭和杜鋅兩位專傢閤著的作品,明顯帶著一種與時俱進的時代氣息。從書中對時下流行的“空氣感”造型處理手法,到環保染發劑的使用規範,都體現瞭作者團隊對行業最新動態的緊密跟蹤。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男士發型設計的部分,傳統的書籍往往將男士造型簡化處理,但這本則詳細拆解瞭從經典油頭到韓式紋理燙等多種風格的打理要點,即便是對復雜的漸變和推剪技巧,也配有清晰的剖麵圖解,讓人一看便懂。最讓我贊賞的一點是,作者在強調技術精湛的同時,也毫不避諱地談到瞭職業道德和客戶溝通的重要性。他們將軟技能融入到硬技術教學中,這使得這本書的價值超越瞭一般的工具書,更像是一本“美發人職業發展指南”。翻閱時,總能感受到作者希望讀者不僅成為一個技術嫻熟的匠人,更要成為一個有思想、有溫度的藝術傢。
評分這本關於發型設計與梳妝的書籍,初次翻閱時,就有一種被其專業性和藝術性深深吸引的感覺。封麵設計就透露著一種現代而又不失經典的美感,讓人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內頁的排版布局清晰明瞭,大量的彩圖和步驟分解圖簡直就是一本行走的教科書,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基礎知識講解上的耐心和細緻,從頭皮的護理到不同臉型的分析,再到工具的選擇和消毒流程,每一個細節都講解得非常透徹,讓人感覺自己不是在看一本普通的教程,而是在接受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師的親自指導。特彆是關於燙發和染發的化學原理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復雜的化學反應,這在很多同類書籍中是很難得的。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教你“怎麼做”的層麵,更深入探討瞭“為什麼這麼做”的科學依據,這極大地提升瞭從業者的專業素養。我試著按照書中的某個特定發型教程進行瞭實踐,發現即使是一些看似簡單的修剪技巧,書中的描述也能讓我找到以前忽略的細微之處,最終呈現的效果也比以往更加精緻和持久。這本書對於想要係統學習美發技藝的人來說,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整體質感和編排方式給予高度評價。裝幀精良,紙張厚實,即便是經常翻閱和比對,也不會齣現頁麵容易脫落或墨跡模糊的情況,這對於經常沾染化學品和水分的美發工作環境來說,非常重要。排版上,作者非常善於運用對比和留白,讓原本可能顯得密密麻麻的技術說明變得輕鬆易讀。不同章節之間采用瞭明確的色塊和標題區分,即便是臨時查找某個特定知識點,也能迅速定位。例如,查找“如何處理細軟發質的蓬鬆度”時,直接翻到相應的章節,配有直觀的“Before & After”對比圖,效果立竿見影。這種注重用戶體驗的設計思路,體現瞭齣版社在專業書籍製作上的高標準。對於我這種喜歡在工作間隙快速迴顧要點的人來說,這種清晰的結構和高效的信息傳遞方式,極大地提高瞭學習和復習的效率,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將復雜的專業知識“模塊化”和“可視化”。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啓發是關於“個性化”的深度挖掘。在當今這個追求“韆人韆麵”的時代,如何從流水綫式的操作中跳脫齣來,創造齣真正屬於顧客自己的風格,是每一位發型師的終極目標。書中通過一係列案例分析,展示瞭作者如何從顧客的五官比例、發質特點、乃至生活習慣中提煉齣設計靈感,這個過程的闡述非常具有啓發性。它教會我如何做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和“觀察者”,技術隻是實現想法的工具,而核心在於對人的理解。特彆是關於色彩搭配的部分,不僅僅是告訴我們哪些顔色可以混閤齣特定的色調,更深入講解瞭色彩心理學在發型設計中的應用——如何通過冷暖色調的對比來突齣五官的立體感,如何利用高光和陰影創造發型的視覺深度。這本書不是一套僵硬的公式,而是一個開放的思維框架,鼓勵讀者在掌握基礎後,大膽地去嘗試和創新,真正將設計理念融入到每一次的剪刀揮舞和發梳梳理之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