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发型设计与梳妆 | 作者 | 吴旭,杜锌 |
| 定价 | 35.00元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2197849 | 出版日期 | 2014-05-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丛书:发型设计与梳妆》从人物形象设计等专业中发型设计课程的需求出发,以发型设计与梳妆实例为主体,对头发的基础知识、发型设计的原理、梳妆造型工具、吹风造型技术、发型梳妆的基本技法、现代发型设计、创意发型设计与表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具有结构清晰、图文并茂、涵盖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编写中,针对每一种发型与梳妆技法,都配有详细的说明图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丛书:发型设计与梳妆》在强调传统技法的同时,注重对其进行现代演绎与创新。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丛书:发型设计与梳妆》适用于高等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和影视化妆专业,同时也可以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专用教材。此外,也可以作为美容美发行业、婚纱影楼以及相关行业等人员的技能培训参考用书。 |
| 作者简介 | |
| 吴旭,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美容美发化妆师》杂志 2006年第八期 发表文章“多姿多彩的影楼人物造型” 《发式晚妆造型前沿》书籍 2003年广州出版社 参与编写 《造 型 前 沿 发式》书籍 2003年广州出版社 参与编写 《时尚晚妆手法造型》书籍 2004年广州出版社 参与编写 指导学生参加第31届亚洲发型化妆大赛荣获: 新娘妆银奖 指导学生参加2006年中国美发美容技能大赛荣获:晚宴发型银奖 时尚妆铜奖 指导学生参加2006年中国国际美发化妆师全能大赛荣获:十佳*价值化妆师 吴旭,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美容美发化妆师》杂志 2006年第八期 发表文章“多姿多彩的影楼人物造型” 《发式晚妆造型前沿》书籍 2003年广州出版社 参与编写 《造 型 前 沿 发式》书籍 2003年广州出版社 参与编写 《时尚晚妆手法造型》书籍 2004年广州出版社 参与编写 指导学生参加第31届亚洲发型化妆大赛荣获: 新娘妆银奖 指导学生参加2006年中国美发美容技能大赛荣获:晚宴发型银奖 时尚妆铜奖 指导学生参加2006年中国国际美发化妆师全能大赛荣获:十佳*价值化妆师 |
| 目录 | |
| 结论 一、发型的特性 二、发型的分类 三、发型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 章头发的基础知识 节头发的生理知识 一、头发的基本特征加 二、头发的生理机能 三、头发的结构 四、头发的物理性质 五、头发的功能与作用 第二节头发的基本护理 一、头发的清洁 二、头部的按摩 三、发丝的护理 四、发丝的修剪 五、发丝的蓬松 六、慎重烫发 七、合理膳食 第二章发型设计原理 节发型设计的构成 一、形状、形象 二、构成的含义 第二节发型设计的要素 一、发型设计的点要素 二、发型设计的线要素 三、发型设计的面要素 第三节发型设计的原则 一、发型设计与脸型 二、发型设计与头型 第四节发型轮廓的设计 一、发型轮廓形状种类 二、发型局部结构设计 第五节发型分区的设计 一、分发区的作用 二、分发区的方法 第三章梳妆造型工具 节发梳分类与功能 一、尖尾梳的功能 二、包发梳的功能 三、吹风梳的功能 第二节发夹分类与功能 一、U形夹的功能 二、直形夹的功能 三、鸭嘴夹的功能 四、波纹夹的功能 第三节电发工具功能与应用 一、电夹板的功能 二、电卷棒的功能 三、吹风机的功能 四、卷发器的功能 第四节发型定型用品的分类与功能 一、发胶的功能 二、嗜喱膏的功能 三、发蜡的功能 第四章吹风造型技术 节吹风造型原理 第二节吹风造型技术 一、吹风造型技巧 二、吹风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吹风造型的梳理 第五章发型梳妆的基本技法 第六章现代发型设计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这本关于发型设计与梳妆的书籍,初次翻阅时,就有一种被其专业性和艺术性深深吸引的感觉。封面设计就透露着一种现代而又不失经典的美感,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内页的排版布局清晰明了,大量的彩图和步骤分解图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教科书,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基础知识讲解上的耐心和细致,从头皮的护理到不同脸型的分析,再到工具的选择和消毒流程,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非常透彻,让人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普通的教程,而是在接受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的亲自指导。特别是关于烫发和染发的化学原理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复杂的化学反应,这在很多同类书籍中是很难得的。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教你“怎么做”的层面,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做”的科学依据,这极大地提升了从业者的专业素养。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某个特定发型教程进行了实践,发现即使是一些看似简单的修剪技巧,书中的描述也能让我找到以前忽略的细微之处,最终呈现的效果也比以往更加精致和持久。这本书对于想要系统学习美发技艺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我拿到这本《发型设计与梳妆》后,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内容覆盖面之广,几乎涵盖了现代发型艺术的所有重要分支。它不像市面上一些只注重潮流款式的书籍那样走马观花,而是扎扎实实地建立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书中的“造型美学”章节令我印象深刻,作者对线条、体积和纹理的剖析,完全提升了对“美”的理解层次。我以前总觉得发型设计更多是靠感觉和经验,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优秀的造型背后有着严谨的几何学和视觉心理学支撑。举个例子,书中关于如何利用视觉错觉来修饰头型和颈部线条的讲解,简直是点睛之笔,这对于那些需要为顾客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的造型师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实战经验。此外,书中对新娘发型、舞台发型等特定场景造型的探讨,也展现了作者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力。它不仅教授技法,更教会读者如何去“设计”一个发型,如何将顾客的个人气质、职业特点乃至生活习惯融入到最终的作品中,真正实现“量体裁衣”式的服务。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发型和美容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内容都是陈旧的、缺乏创新性的。然而,这本由吴旭和杜锌两位专家合著的作品,明显带着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从书中对时下流行的“空气感”造型处理手法,到环保染发剂的使用规范,都体现了作者团队对行业最新动态的紧密跟踪。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男士发型设计的部分,传统的书籍往往将男士造型简化处理,但这本则详细拆解了从经典油头到韩式纹理烫等多种风格的打理要点,即便是对复杂的渐变和推剪技巧,也配有清晰的剖面图解,让人一看便懂。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作者在强调技术精湛的同时,也毫不避讳地谈到了职业道德和客户沟通的重要性。他们将软技能融入到硬技术教学中,这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一般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本“美发人职业发展指南”。翻阅时,总能感受到作者希望读者不仅成为一个技术娴熟的匠人,更要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温度的艺术家。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质感和编排方式给予高度评价。装帧精良,纸张厚实,即便是经常翻阅和比对,也不会出现页面容易脱落或墨迹模糊的情况,这对于经常沾染化学品和水分的美发工作环境来说,非常重要。排版上,作者非常善于运用对比和留白,让原本可能显得密密麻麻的技术说明变得轻松易读。不同章节之间采用了明确的色块和标题区分,即便是临时查找某个特定知识点,也能迅速定位。例如,查找“如何处理细软发质的蓬松度”时,直接翻到相应的章节,配有直观的“Before & After”对比图,效果立竿见影。这种注重用户体验的设计思路,体现了出版社在专业书籍制作上的高标准。对于我这种喜欢在工作间隙快速回顾要点的人来说,这种清晰的结构和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和复习的效率,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专业知识“模块化”和“可视化”。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关于“个性化”的深度挖掘。在当今这个追求“千人千面”的时代,如何从流水线式的操作中跳脱出来,创造出真正属于顾客自己的风格,是每一位发型师的终极目标。书中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展示了作者如何从顾客的五官比例、发质特点、乃至生活习惯中提炼出设计灵感,这个过程的阐述非常具有启发性。它教会我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和“观察者”,技术只是实现想法的工具,而核心在于对人的理解。特别是关于色彩搭配的部分,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哪些颜色可以混合出特定的色调,更深入讲解了色彩心理学在发型设计中的应用——如何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来突出五官的立体感,如何利用高光和阴影创造发型的视觉深度。这本书不是一套僵硬的公式,而是一个开放的思维框架,鼓励读者在掌握基础后,大胆地去尝试和创新,真正将设计理念融入到每一次的剪刀挥舞和发梳梳理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