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脆弱心理学
定价:29.8元
作者:王莉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69903713
字数:179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脆弱心理学》瞄准都市人群,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类人群也越无助和脆弱,本书告诉他们其实脆弱并不是软弱代名词,脆弱的感受其实是创造力和情感的核心,真诚面对自己很害怕的部分,反而能激起心中的潜在的能量。
2.内容且通俗,参考外资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案例,层层递进,从直面脆弱到守护心灵,进面拓展自我,激发人自身的心理能量,可以帮助读者以崭新的视野看待一切,克服困难,从而走向成功。
3.装帧设计独特,构思新颖;内文双色印刷,重点句子标注,让读者更方便阅读,物所超值。
内容提要
《脆弱心理学》是一本讲述有关“脆弱”的通俗心理学读物。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感到无助、脆弱,本书结合实际和理论,告诉读者其实脆弱并不是软弱代名词,脆弱的感受其实是创造力和情感的核心,直面和展现脆弱真实的一面,真诚面对自己很害怕的部分,反而能激起心中的潜在的能量,从而树立自信、勇气,发掘自身才能和创造力,开创其他一切的可能性。
本书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从直面脆弱到守护心灵,进面拓展自我,激发人自身的心理能量,可以帮助读者以崭新的视野看待生命,克服困难,从而走向成功,使自我不再受限。
目录
作者介绍
王莉,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在心理学方面深有研究,已经出版作品有《这辈子,你应该知道的事》《实用的趣味心理学》等作品。
文摘
Chapter 24
坚定信念,向低落的情绪宣战
反脆弱思考:为什么我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只有三分钟热度?为什么我很少能坚持学习外语、锻炼身体或?
反事实思考:要是有人帮助我、监督我,或是多点耐性,我就不会半途而废了。
1985年,英国登山者辛普森(Joe Simpson)征服了秘鲁安第斯山脉修拉格兰德峰,了自我。但当他和耶茨(Simon Yates)下山时出现了意外,首先是他摔断了右腿,然后是掉进了冰缝中,形势危急,耶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良心的折磨,后不得不割断绳子。
现在,辛普森的处境糟糕透顶:漆黑一团的冰窖,无法行动的右腿。伤痛、孤独、寒冷、饥渴,全都向他脆弱的身体扑来。不用说,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会放弃求生的欲望。但终辛普森凭着强大的心理能量,硬是拖着一条断腿爬出了冰窖,回到营地。此时距离发生灾难已经过了168个小时。
168小时是个奇迹,也是个吉祥的数字。七天,上帝创造了世界;七天,辛普森创造了人类新的极限。是什么激起了他强大的心理能量?仅仅是求生的欲望,似乎不足以使人如此顽强。遇到危险时,我们每个人都想活下去,但为何只有少数人能幸存下来?
老鼠的求生实验表明,如果有终能获救的信念,那么在水中挣扎的时间竟然延长了六十倍:如果没有终能获救的信念,多数老鼠能挺住十分钟就不错了,但如果多次都在生死关头被人救起,那么顽强的老鼠可以坚持六十小时。
人的信念更强大。比如,在衡阳保卫战中,国民革命军陆军0军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足足坚持了47天,而当时上级下达的作战命令是坚守衡阳城10-15天。表面上看,是这支军队顽强的信念,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们都坚信,只要不放弃,终援军会赶来。坚定的信念,使得这支军队保持了顽强的意志。辛普森坚信他能爬出冰窖,他坚信伙伴不会抛弃他,还在营地等他。
发动心理能量机的引擎
在我们进取的过程中,别人的支持和鼓励是非常有用的。但成功的人生大多时候需要自我激励,即所谓的心理动机。没有强烈的心理动机,作家不可能投入精力去创作,哲学家也不可能思考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实,对于求生和长远目标,如果没有强烈的心理动机,我们是不可能坚持到后一刻的。尤其是长远目标,没有谁能保持长时间的激情去奋斗。导师曾告诉我,短篇小说是智慧和激情的结晶,而写长篇小说,则是耐力的考验,需要有强烈的创作动机。
为了保持这种动机,激发反脆弱的能量,有人每天起床后的件事就是大声对自己说:“我相信我能行。”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因为有信心,就会产生能量。如果认为自己只能跑一万米,那我们几乎是不可能跑完马拉松全程的。
心理能量是思想和心灵的养分,也是我们保持前进的动力。它一旦耗尽,人不但会全身乏力,而且也会滋生大量的负面情绪。因此,我们必须掌握获取心理能量的方法,同时,必须考虑到情绪低落和没有人能帮助我们的情况,比如前文所讲的辛普森所处的环境。
如果我们向敌人妥协,那意味着接下来的情况会更糟。绑架者一旦顺利获得酬金,就会变本加厉。船一旦漏水了我们不及时处理,船就会下沉。
我们的情绪也一样。如果我们向低落的情绪屈服,那终将会被负面情绪掌控。相反,只要运用一点能量转变负面情绪,我们不仅会感觉变好,而且会慢慢把自己拖离忧郁的泥潭。正面情绪能产生正面能量,所以,必须尽可能保持乐观、快乐的心情。
将物理能量转化为心理能量
同时,也要意识到,心理能量虽然不同于物理能量,但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当我们饥饿时,就容易受负面情绪左右。而当我们吃饱喝足时,就会感到快乐、满意。因此,当受困于负面情绪,感到悲观或冲动时,应及时适度补充能量,可以喝一杯含糖饮料。几百年来英国人养成的下午茶生活方式,实质上是可以补充一个下午所需能量,让他们更有信心完成工作。
当然,如果劳累过度时,则好是休息。中午休息半小时左右,不但能消除身体困乏,也能避免产生负面情绪。中午小睡已被证实是非常有效的能量生成器。
如果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补充能量的方法,就要坚持下去。有了能量,就能提振信心。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用自信来唤起内在的能量。有些能量就像藏在深处的金矿,如果我们不去发掘,它们就永远都无法实现价值,只有把它们开发出来,才能派上用场。
序言
这本书就像是一场意外的惊喜,我原本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只是随意翻阅,却瞬间被它所吸引。它没有试图去“治愈”任何人,而是以一种非常客观、甚至有些冷峻的视角,剖析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我发现,作者并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而是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压力、挫折、失落时,那些最真实、最本能的反应。书中对“防御机制”的解读尤其让我印象深刻,那些我们下意识用来保护自己的方式,在作者的笔下被剖析得淋漓尽致,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曾经的很多行为,都是这种机制在作祟。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究竟在逃避什么?又在害怕什么?这本书并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引导我去思考,去探索,去面对那些一直回避的真相。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剥洋葱,一层一层地揭开,直到看到最核心的部分,虽然有些刺痛,但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清醒。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揭示人性深层奥秘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没有泛泛而谈,而是聚焦于“脆弱”这个主题,用一种非常独特且深刻的方式来解读。我惊讶于作者能够将如此细腻的情感体验,用如此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书中对“羞耻感”的剖析,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是如何被社会期望所裹挟,又如何因此而隐藏真实的自我。它鼓励我们去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去承认自己的不足,从而获得真正的力量。书中也提到了“勇气”的重要性,它不是指无所畏惧,而是指在恐惧面前依然选择前进。这一点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成长,往往伴随着不适和挑战。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有感染力,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陷入沉思,仿佛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它让我不再害怕暴露自己的脆弱,反而看到了脆弱背后蕴藏的无限可能。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作者的洞察力实在是太惊人了,她似乎能够看穿我内心深处那些不愿承认的想法。书中对“内疚感”的分析,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有错,而是被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压垮。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应该如何平衡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期望,如何不被过度的责任感所束缚。书中也提到了“连接”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是我们与自己内心深处的连接。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意识到,我们常常在外寻求认可,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是与自己建立深刻的连接。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观点,而是通过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思考,引导读者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答案。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力量,仿佛内心深处有一盏灯被点亮了。
评分这本书简直像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来都对人性的复杂性充满好奇,总想更深入地理解那些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微妙动机。读完这本书,感觉很多我曾经模糊的感受和困惑都得到了清晰的解答。作者以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将一些看似深奥的心理学概念娓娓道来,没有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脆弱”这一概念的解读,它不再是被视为弱点,而是被赋予了一种力量和真实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不完美,甚至觉得那些“不完美”恰恰是我之所以为我的独特之处。书中也提到了很多关于自我接纳和同理心的重要性,这些内容对我处理人际关系有着极大的启发,让我学会了用更温柔、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自己和他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知心朋友,在我迷茫时给我指引,在我沮丧时给我力量。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更加豁达。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我们会这样”的书,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以一种非常系统的方式,将心理学的各种理论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看到了那些隐藏在生活表象下的心理规律。书中对“认知偏差”的解释,让我对自己的判断和决策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我们常常会被自己的思维定势所误导,而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套工具,去识别和纠正这些偏差。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依恋理论”的探讨,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与某些人建立起特别的关系,又为什么会在关系中感到不安。这些分析让我对自己的情感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能够更健康地处理与亲密关系的互动。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流畅,就像是在和一位博学的长辈聊天,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概念变得清晰明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拥有了一本“人际交往的说明书”,让我能够更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