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图鉴 :257种野菜的特征与识别

野菜图鉴 :257种野菜的特征与识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付彦荣 凤凰含章出品 著
图书标签:
  • 野菜
  • 植物图鉴
  • 食用野菜
  • 野菜识别
  • 野生植物
  • 植物学
  • 自然
  • 健康饮食
  • 户外
  • 园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巧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53652
商品编码:29906521793
包装:平装-锁线胶订
出版时间:2017-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野菜图鉴 :257种野菜的特征与识别

定价:39.80元

作者:付彦荣 凤凰含章出品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37536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野菜图鉴》具有实用性和知识性,不仅能指导如何采摘和食用野菜,还能科普野菜知识,让读者认识、敢吃、会吃野菜。

《含章·图鉴系列》内容丰富,涵盖了野菜、野花、恐龙、猫、名犬、鸟、蝴蝶、哺乳动物、观赏鱼、常见水果、常见蔬菜、药用植物、中草药、矿物与岩石等自然生物图鉴。全套共14册,每册均有丰富的文字图解以及高清鉴赏图片,图文结合,一目了然,便于了解和鉴别,同时也是值得珍藏的图鉴百科读物。

1.装帧精美:32开,铜版纸全彩印刷,是您的超值之选。

2.清晰明了: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生物的基本信息及各部位图解,让您一目了然。

3.值得珍藏:专业、实用、科学,是值得珍藏的图鉴百科!

4.受众广泛:不仅是适合孩子、成人的家庭拓展阅读书籍,更是自然科普爱好者的专业工具书!

内容提要


《野菜图鉴》主要选取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257种野菜,以方便读者认识。比如人们常见的马齿苋、蕨菜、蒲公英、大车前、豆瓣菜等,详细介绍它们的名称、别名、特征、功效、习性、分布、饮食宜忌等,使读者能够有针对性地食用。同时,为每种野菜配备高清彩色图片,采取图鉴的方式展现野菜的各部位特征,以方便读者辨认不同野菜。

目录


14植物的分类系谱

15植物的结构

17野菜的叶子类型

20野菜的花

22野菜的果实

23野菜的种子

24野菜的营养价值

25野菜的食用

28野菜的采摘

章茎叶类野菜

32马齿苋

33蕨菜

33荚果蕨

34酸模叶蓼

34灰绿藜

35酸模

35地肤

36反枝苋

37青葙

37牛繁缕

38刺苋

39诸葛菜

39朝天委陵菜

40豆瓣菜

40宝盖草

41蔊菜

42景天三七

43歪头菜

43扶芳藤

44秋海棠

44珍珠菜

45酢浆草

46红花酢浆草

47冬葵

48毛罗勒

49刺芹

49地笋

50水芹

51山芹菜

52罗勒

53打碗花

54紫苏

55薄荷

56香薷

56藿香

57马兰头

57野茼蒿

58野艾蒿

59蒌蒿

60蒲公英

61抱茎苦荬菜

61山韭

62凤眼莲

63薤白

64野韭菜

64绞股蓝

65落葵

65榆钱

66刺五加

67柳树芽

68龙牙楤木

68香椿

69牛膝菊

69黄荆

70牡荆

71五叶木通

71黑三棱

72水田碎米荠

72碎米荠

73大叶碎米荠

73垂盆草

74美丽胡枝子

74虎耳草

75地榆

76翻白草

77白车轴草

77卫矛

78凤仙花

79锦葵

79野西瓜苗

80千屈菜

80天胡荽

81过路黄

81錾菜

82连翘

83野芝麻

84红薯叶

85饭包草

85直立婆婆纳

86龙葵

87猪殃殃

87半边莲

88接骨木

89鳢肠

89秋英

90旋覆花

91野菊

92苦菜

92假蒌

93啤酒花

94远志

95月见草

96小茴香

97藜

97红心藜

98龙芽草

99荠菜

100鹅绒委陵菜

100芝麻菜

101紫蓼

101满天星

102小花鬼针草

102狼把草

103鬼针草

103鼠曲草

104一年蓬

105花椒

106红蓼

106水蓼

107红花

108益母草

109夏枯草

110水苦荬

111大车前

112大刺儿菜

112鸦葱

113黄鹌菜

113茵陈蒿

114柳兰

115鸭舌草

115萝藦

第二章食花类野菜

118金莲花

119蜀葵

120木棉

121木芙蓉

121山丹百合

122鸡蛋花

123菊花

124款冬

125朱槿

126黄花菜

127有斑百合

127卷丹

128玉簪花

128木槿

129牡丹

130月季

131玫瑰花

132忍冬

133杜鹃花

133米兰

134茉莉花

135栀子

136雨久花

136合欢花

137桂花

138月桂

139泡桐花

139结香

140兰花

141迎春花

142玉兰

143白兰

144槐花

145石榴花

146鸡冠花

147山茶花

148郁金香

149紫萼

150风信子

151水仙

152紫罗兰

153紫藤

154蜡梅

155迷迭香

156金鱼草

157美人蕉

158夹竹桃

159薰衣草

160太阳花

161康乃馨

162天竺葵

163勿忘我

164小苍兰

165羊蹄甲

166金盏菊

167绣球

168仙客来

169银莲花

第三章根茎类野菜

172鱼腥草

173虎杖

173薯蓣

174莲

175芍药

176麦冬

176山葵

177野胡萝卜

178甘露子

178地黄

179桔梗

180魔芋

180党参

181仙人掌

182何首乌

182展枝沙参

183杏叶沙参

183黄精

184牛蒡

185菊芋

186紫菀

187菱角

187荸荠

第四章果籽类野菜

190苦荞麦

191芡实

191酸角

192野大豆

193苘麻

193救荒野豌豆

194黄秋葵

195野燕麦

195薏苡

196枸杞

197银杏

第五章幼苗类野菜

200皱果苋

200紫花苜蓿

201南苜蓿

201委陵菜

202刺儿菜

202苣荬菜

203附地菜

203玉竹

204竹笋

205芦笋

205芦苇

206白茅

206香蒲

207小香蒲

207女娄菜

208鸡毛菜

208田紫草

209活血丹

210紫花地丁

211遏蓝菜

第六章藻菇类野菜

214鸡枞菌

214松蕈

215青头菌

215松树菌

216鸡油菌

216绣球菌

217小美牛肝菌

217双色牛肝菌

218香菇

218平菇

219金针菇

219草菇

220猴头菇

220鸡腿菇

221茶树菇

221羊肚菌

222头状秃马勃

222毛木耳

223银耳

223条斑紫菜

224海带

224裙带菜

225鹅掌菜

225羊栖菜

附录常见野果

228杨梅

229酸浆

230橄榄

231山葡萄

232软枣猕猴桃

232狗枣猕猴桃

233鸡蛋果

234东北茶藨子

235酸枣

235番石榴

236山楂

237毛樱桃

238野核桃

239榛

240茅栗

241野杏

242毛桃

243沙棘

244构树

245火棘

246桑

247无花果

248褐梨

248文冠果

249番木瓜

250拐枣

250君迁子

251沙枣

251龙眼

252索引

作者介绍


付彦荣

园艺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多年从事园艺领域研究与教学工作,现任职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野外生存与植物识别指南》的图书简介,内容力求详尽,且完全不涉及《野菜图鉴 :257种野菜的特征与识别》中的具体信息: --- 图书名称:野外生存与植物识别指南 内容简介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日益疏远,许多人对广阔的户外世界充满了好奇,但也伴随着对未知风险的担忧。《野外生存与植物识别指南》正是为填补这一鸿沟而编写的权威手册。本书超越了单纯的植物图鉴范畴,它是一部融合了环境适应、风险管理和基础生态知识的综合性指南,旨在帮助任何级别的户外爱好者——从周末徒步者到严肃的野外探险家——都能更安全、更有知识地探索自然。 本书的结构经过精心设计,分为三大核心模块,确保读者能够系统性地掌握从准备阶段到紧急情况处理的全部技能。 第一部分:基础生存法则与环境适应 本部分聚焦于户外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抵达野外后的基本生存需求。我们深知,成功的野外体验始于充分的准备。 1. 行前规划与风险评估: 详细阐述了制定详尽行程计划的重要性,包括路线选择、天气预报的解读,以及如何根据季节和地形特点,制定风险规避策略。书中提供了多种评估工具,教导读者识别潜在危险点,如突发洪水区、易发生山体滑坡的地带等。我们特别强调了“最小影响原则”,确保读者的活动不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2. 庇护所的搭建与材料选择: 在极端天气或意外滞留时,庇护所是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本章深入解析了不同环境下的快速庇护所搭建技术,包括利用天然地形(如岩洞、倒木)的技巧。重点介绍了几种无需专业工具的临时结构,如A字型、单坡式(Lean-to)庇护所的结构力学原理,以及如何选择具有良好隔热和防水性能的自然材料(如松针、树皮、苔藓)进行覆盖和内衬处理。书中配有大量对比图,展示了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差异。 3. 水源获取与净化技术: 水是生存的命脉。本节详细介绍了寻找水源的各种自然迹象,例如植被的分布规律、动物路径、以及地表水文特征的观察。在水源获取之后,净化过程至关重要。本书系统地比较了多种净化方法: 物理过滤: 介绍自制的层叠式过滤器(沙子、砾石、木炭的组合)的有效性与局限。 化学处理: 详述了碘片和氯片的使用剂量与等待时间,以及在不同水温下的应用调整。 热能消毒: 详细讲解了“沸腾法”的标准操作流程,并引入了太阳能蒸馏法(Solar Still)的原理与搭建步骤,适用于极度缺水环境。 4. 火源的生与用: 火不仅提供温暖和安全感,更是信号和净化水源的关键。本章超越了简单的打火石使用,侧重于在潮湿或恶劣天气下生火的“艺术”。我们分类介绍了引火物(Tinder)的搜集与预处理,包括白桦树皮、干燥的鸟巢材料、以及如何利用特定的真菌作为辅助引燃物。对于没有现代工具的场景,书中详细图解了摩擦生火法(如弓钻法、手钻法)的技巧、速度控制和材料选择的标准。 --- 第二部分:陆地导航与定向辨识 迷失方向是户外活动中最常见且危险的状况之一。本部分致力于将读者培养成一个能够自信地在无标记区域导航的“人肉罗盘”。 1. 地图与指南针的精确应用: 本书着重强调传统导航工具的联合使用。它提供了一套详尽的指南针使用教程,不仅包括“读图设角”的基础操作,更深入讲解了如何进行“磁偏角校正”,以及在地形复杂区域如何进行“目标点双向定位法”。在地图解读方面,本书侧重于理解等高线的“坡度指示”、“鞍部与山峰”的识别,以及如何根据地图信息推断出该区域的植被类型和潜在水文特征。 2. 自然定向术(不依赖工具): 在失去指南针的情况下,自然定向成为救命稻草。本章系统梳理了利用太阳、月亮和星辰进行导航的方法: 太阳定位: 详细解析了影子板法(Shadow Tip Method)的每日精确操作流程。 星座导航: 重点介绍北极星的识别方法,以及在南半球如何利用南十字座进行定向。 局部线索: 探讨了如何观察树木的年轮密度、苔藓在特定地理纬度上的生长偏向性(并强调了该方法的局限性与辅助性),以及风向对沙丘或雪地形态的影响。 3. 环境植被识别的生态学意义: 本部分将植物识别从简单的分类提升到了生存信息的获取层面。我们不教授具体的食用或药用知识,而是侧重于植物的生态指示作用。例如,特定树木(如云杉、冷杉)的密集生长区域可能指示土壤湿度较高或海拔特征;特定草本植物群落的出现,可能指示了该区域地下水层的深度。通过识别优势植物群落,读者可以推断出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潜在的动物栖息地,从而更有效地规划行进路线和设置营地。 --- 第三部分:紧急情况处理与基础急救知识 在自然环境中,任何小伤口都可能因为感染而演变为危及生命的状况。本部分提供的急救知识是基于资源有限的野外场景设计的。 1. 创伤处理与感染预防: 重点教授如何在缺乏标准急救包的情况下,利用可获得的自然材料和衣物片段进行止血、包扎和固定。我们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干净的布料制作临时敷料,以及如何利用树枝和绳索制作简易夹板固定骨折。书中强调了保持伤口清洁、有效控制出血的重要性,并概述了休克(Shock)的识别症状和初步处理步骤。 2. 低温症与中暑的识别与干预: 这两种极端温度相关的急症是野外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章细致描述了早期(如颤抖加剧、意识模糊)到晚期(如意识丧失、体温骤降)低温症的各个阶段的体征。处理策略侧重于“由内而外”的升温方法,如快速饮用温热液体、身体核心部位的隔离与保暖。对于中暑,则强调快速降温,尤其是头部和腋下的物理降温,以及何时需要停止活动并呼叫救援。 3. 信号发送与求救策略: 当情况超出个人处理能力时,发出清晰、有效的求救信号至关重要。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国际通用三大求救信号”的实践应用: 视觉信号: 讲解如何利用反光物(镜子、金属片)进行定向闪光通信,以及如何构建大型、易于空中识别的地面信号标记(如“X”或“SOS”)。 听觉信号: 强调三声一组的规律性呼喊或口哨声的穿透力优势。 烟雾信号: 探讨了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使用绿色植被或湿润材料制造浓烟的技巧,以增加被搜救队发现的几率。 《野外生存与植物识别指南》不是一本教人征服自然的教科书,而是指导人们如何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实用手册。通过阅读和实践本书中的知识,任何户外活动者都能显著提升其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将潜在的危险转化为可控的挑战。本书的价值在于其知识的全面性、操作步骤的严谨性,以及对户外伦理的深刻强调。 ---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真心推荐这本《野菜图鉴》。作为一名对户外活动和自然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我所处的环境。这本图鉴简直就是一本宝藏!它不仅包含了257种丰富的野菜种类,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识别信息非常详尽且实用。书中的图片质量极高,色彩还原度也非常好,每一张图片都精准地展示了野菜的关键特征,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文字描述更是细致入微,从植物的生长习性、生境特点,到叶片、茎、花、果等各个部分的形态特征,都做了清晰的阐述。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识别要点”的强调,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区分那些容易混淆的植物,避免采错的风险。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关于每种野菜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让我能够安全、放心地去尝试和品尝这些大自然的美味。我带着这本书去爬山、去徒步,每次都能有所收获。我学会了辨认曾经被我忽视的植物,也学会了如何去发掘和利用这些天然的食材。这本书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视野,更丰富了我的户外生活体验,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亲近和尊重的态度去面对自然。我可以说,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户外探险的必备伙伴,也是我餐桌上的秘密武器。

评分

这部《野菜图鉴》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过去一直觉得自己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接触到这本书后,才发现自己之前是多么的浅薄。书中对于257种野菜的描绘,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从它们的形态特征,到它们生长的具体环境,再到它们在不同季节的变化,都写得非常细致。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识别要点”的描述,它非常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比较性的语言,让你能轻易地在相似的植物中找出区别。比如,它会告诉你某种野菜的叶片是边缘有锯齿,而另一种是光滑的;或者某朵花的颜色是淡紫色,而另一种是深紫色。这些看似微小的差异,却是准确识别的关键。而且,书中对于每一种野菜的食用方法也介绍得非常具体,让我不再担心因为处理不当而破坏了野菜的原有风味,甚至还有一些关于野菜的健康益处和传统用途的介绍,这让我对这些大自然的馈赠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去辨认和采集一些野菜,然后按照食谱进行烹饪,味道真的让我大吃一惊!那种新鲜、自然的口感,是超市里买来的蔬菜无法比拟的。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识别野菜,更让我体会到了亲手去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也让我对食物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

评分

这本《野菜图鉴》真的太棒了,简直是户外探索和美食爱好者的必备宝典!我一直对大自然中的植物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可以食用的野味,总觉得隐藏着一份古老的智慧和独特的风味。拿到这本图鉴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中的图片清晰度极高,色彩还原度也很棒,每一个物种都配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包括其生长环境、形态特征、识别要点,甚至连采集季节和食用方法都一应俱全。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涵盖了257种之多,这数量远超我的想象!我常常会带着这本书去郊外散步,对照着书里的图片,认真观察路边、田埂上的各种野草。以前觉得它们都是杂草,现在才发现,原来身边隐藏着这么多宝藏!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区分那些容易混淆的相似植物,避免了误食的风险。而且,书中对于每种野菜的食用建议也非常实用,有些我以前只是觉得眼熟,但不知道怎么处理,这本书就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如何焯水去除涩味,哪些野菜适合凉拌,哪些适合炒食,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食谱建议,让我跃跃欲试。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植物,而是融入了许多关于它们的故事和文化背景,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合理,按照科属或者特征来分类,方便查找。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本关于乡土、关于自然、关于传统饮食文化的百科全书。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对我这种“城市病”患者的一次心灵治愈。长久以来,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我对自然的感知越来越迟钝,对食物的来源也越来越模糊。偶然的机会,我朋友推荐了这本《野菜图鉴》,起初我只是抱着姑且看看的态度,没想到,它彻底改变了我对“食物”的认知。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对植物学完全不了解的普通人,也能轻松阅读。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耐心地向你讲述大自然的馈赠。书中对每一种野菜的描述,都充满了生活气息,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阳光的温度。我最喜欢它在介绍野菜时,还会提及一些关于它们在民间传说、医药用途或者传统习俗中的地位,这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植物瞬间变得鲜活起来,也让我对我们祖先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敬意。我开始尝试着在自家阳台上的小盆栽里,根据书中的描述,辨认出一些曾经被我忽视的小绿芽,虽然数量不多,但那种发现的喜悦是无法言喻的。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日常的饮食,意识到原来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蔬菜”,其祖先都可能来自于这些野生的植物。它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所能获得的食物,不再轻易浪费。这是一本让我慢下来,去感受生活,去亲近自然的绝佳读物。

评分

拿到这本《野菜图鉴》后,我简直爱不释手!作为一名对自然和美食都充满热情的人,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的内容详实,涵盖了257种不同的野菜,并且每一种都配有高质量的图片和详细的描述。我特别欣赏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植物信息,而是从多个维度来介绍它们。比如,它会详细描述每种野菜的生长环境,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某个特定的地方;它还会深入讲解识别要点,包括叶片形状、花朵颜色、果实特征等等,这些细节对于准确辨认至关重要。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丰富的食用建议,从如何处理到如何烹饪,都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我以前对很多野菜都感到陌生,甚至不敢轻易尝试,但这本书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它让我明白,很多我们认为的“杂草”,其实都蕴藏着独特的风味和营养。我迫不及待地带着这本书去户外采集,对照着图片和描述,小心翼翼地辨认。每一次的成功识别,都给我带来巨大的成就感。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相当精美,图片色彩鲜艳,文字清晰易读,整体感觉非常专业和用心。我可以说,这本书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户外体验,也为我的餐桌增添了不少惊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