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
:39.80元
作者: 恩斯特·彼得·费舍尔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443790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清晰明确的主题
n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可以囊括整个世界。
n想象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nn
★鲜有人知的名人名言
n50个科学家皆是在专业领域及公众领域均为里程碑式的学者,每个人的话都是对自己成功和科学历程的真知灼见且流传不广。
nn
★知识和洞见结合而成以激发个人的想象力
n内容不重要,知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这些大科学家们的名言中想象到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
nn
★德国哥廷根萨托里乌斯科学奖
n来自专业领域的肯定。
n内容提要
这本书介绍了50个的科学头脑在一生中灵光闪耀的智慧洞见。书中原样呈现了他们的见解,并没有提供任何细致主观的解读。智慧犹如芝兰,只能让它自己发挥作用,而不能去解释它,否则它就会被稀释甚至会腐坏。对此,读者可以从这些完好保存了自己的想象力的科学洞见中,获取那些深埋其中的智慧。如果对那些说出如此智慧言论的人很好奇,随后的生平简介可以为你提供有关他们的信息。或许这些文字还能激发更多人对科学的热情。不管这种科学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它们都属于全人类并且都值得我们努力去了解和深挖。
n目录
作者介绍
恩斯特·彼得·费舍尔(Ernst Peter Fischer),生于1947年,科学史教授。先于科隆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后于帕萨迪纳市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生物学,现于科隆大学任教。著有多部畅销书,并因此获得殊荣,其中就有哥廷根萨托里乌斯科学奖。
nn
关于译者
n陈韵雅,女,曾就读北京语言大学德语专业,译有小说《柏林1936》。曾参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北汽集团、梅赛德斯奔驰等公司的文案及网站翻译,涉及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等诸多领域。目前为沃资拓翻译公司专业翻译员。
n文摘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可以囊括整个世界。”这个洞见精准地契合了爱因斯坦异于常人的形象,同时也间接为本书提供了书名。尽管没有人能明确指出这句话是爱因斯坦于何时何地说的,但大多数人依然很赞同这个观点。那些各个时代中的的大脑,那些不仅为人类知识的大厦添砖加瓦,同时还不忘为这些知识添上想象的翅膀的
人,将在这本书中发声。在他们那些受到同时代人景仰的智慧中,想象力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一个好奇心强的现代人——即生物学家口中的“进阶到‘智慧人类’这一阶段的物种”,在维基百科这本巨大的百科全书中搜索过受教育者对“智慧”一词的理解,他们首先看到的肯定是年长男人的智慧或者来自古中国的智慧这一类词条。很明显,这些词条是根据某人的出生和籍贯来划分的。天真的人就会问了,为什么没有女人?近现代东方人和年轻人又去哪儿了?为什么西方世界没有露脸?如果同样一个人用同一种方式在同一台电脑上用查找,在搜索栏输入“智慧”一词,出现的大多是“马的智慧”“印第安人的智慧”“图阿雷格人的智慧”“佛教徒的智慧”这类词条。再次令人震惊的是,所有这些词条里都没有出现“科学”这一概念。甚至“智齿”都能在此找到一席之地,而它原本仅是波斯人晚生的牙齿罢了。之后它被转译为拉丁语的“dentes intellectus”,即智慧的牙齿。人们觉得只有拥有智齿的人才能咬住智慧的匙子,并用这种强有力的牙齿将它咬碎,从而获得智慧。
n“智慧”一词从字面上看就多少跟年龄有些关系,因此,人们可能必须等到一个人生命将尽时,才会去评判他的智慧和才华,尽管这件事我们可能在青年时代就已经在做了。我上学时经常听到有人劝诫我们要耐心冷静。那时候曾教过我的一位哲学老师认为在进入男女同校的学校之前,孩子们就应该被培养出分辨聪明的言论和智慧的言论的能力。比如卡尔·马克思的一句评论就属于聪明话,这句话大意是 :哲学家不断努力想要达到的是去理解这个世界,然而在现实世界里,重要的是去改变这个世界。而这位老师则将下面这句带有些许讽刺意味的论断归入了智慧的行列 :马克思的所有努力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停止过改变,尤其是从人类登上世界舞台以来。我们不需要什么特殊学者来改变这个世界。相反,我们需要的是理解这个世界的人,或者,如那位老师所说——是那些能够坚持一种顺序的人,即在着手改变这个世界前,先努力去理解它(尽管这样做可能会损害自己的利益,甚至有性命之忧)。另外一个以试图理解这个世界而的人物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的一句名言经常在小学课堂里被引用 :智慧不是教育的产物,只有通过毕生不懈地追求和尝试,人们才能得到它。而那些孩子们则坐在课桌椅上静静地思考,爱因斯坦所说的“它”究竟是指教育,还是指智慧呢?
无论如何,在这句名言中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智慧,或者为了再次让大家注意到这本书的标题,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洞见——它是需要时间积淀的,在后者不断流逝的同时,人们才能更加全面彻底地发现和理解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受西方文化的人会向东方寻求智慧。此外,这一点可以从书店里单辟出的书架上放置的那些书看出来,同时也可以从近期出版的《物理之道》以及《爱之道》这两本书中看出来。谁要是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东方的智慧”一词,肯定会对满屏的标题目瞪口呆,因为它们大多与佛教有关。要是有人搜索“西方的智慧”,他很可能所获甚寥,或者他搜索
“西方的智慧头脑”,得到的是“原始人的智慧”,而搜索“西方人的日常”,得到的却是“远东的学说”。
渐渐地欧洲人开始觉得束手无策,甚至是有些不公愤懑了。东方人聪明的头脑真的比他们的西方竞争者们——那些注重事实的人,拥有更多的智慧吗?为什么“说话的时候,你仅仅在重复你所知,而倾听的时候,你可能会获得新知”人们会将其称为智慧?这句话可能根本不智慧,甚至都谈不上正确,那些了解欧洲文学的人就会说,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就曾这样说。他曾研究过演讲时演讲者想法逐渐成形的过程,后他指出,人们在一个句子开头时根本就不知道后会说出什么来。人们在说话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西方没有人把这句话当成智慧宣扬出来?是因为这句话对西方这些偏爱容易理解的知识的人来说太难了吗?人们还可以更进一步问道 :为什么当佛教徒努力减少痛苦、增加幸福时,我们这儿受过教育的公民都赞扬他,而同样是这群人却对西方科学家用不同方式表述的同一道理,即通过知识来装点世界,通过生存环境的改善来减少人类的痛苦,表现得无比冷漠?
当然也有人从西方科学的洞见中获取那些深埋其中的智慧,并且完好保存了自己的想象力。这本书则试图介绍这些头脑和拥有前文所述特性的研究者中的一部分。书中只会原样呈现他们的见解而不会提供任何细致的解读。幽默及智慧犹如芝兰,只能让它自己发挥作用,而不能去解释它,否则它就会被稀释甚至会腐坏。对此,读者可能会很好奇那些说出如此智慧言论的人的生平。本书的生平附录或许可以为你提供有关作者的信息。或许这些文字还能激发更多人对科学的热情。不管这种科学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它们都属于全人类并且都值得我们努力去了解和深挖。
序言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思想的革命,彻底颠覆了我以往对学习和成长的认知。我一直以来都信奉“勤能补拙”,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和努力去学习知识,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种更加宏大、更加具有潜力的力量——想象力。作者以极其犀利的笔触,剖析了知识的局限性,以及想象力在突破这些局限性时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他并没有否定知识的价值,而是指出,知识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基础,而想象力则是我们开启新世界的钥匙。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度的心灵对话。我不断地被书中的观点所触动,反思自己过去是如何被固有的思维模式所束缚,又是如何错过了许多宝贵的创造机会。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充满了实践的指导。它鼓励我去打破思维定势,去拥抱那些看似不合逻辑的奇思妙想,去尝试那些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我开始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不再满足于“做正确的事”,而是去思考“如何用创新的方式去做事”,甚至去“创造新的事”。这种转变,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活力,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评分这本《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读完后,我真的感觉脑海里有一扇窗户被推开了,迎面吹来一阵清新的风。它并没有直接灌输给我大量的“知识”,而是像一位耐心的向导,引导我去发现和拥抱那些藏在理性思维之外的奇妙可能性。我一直以为,学习就是要不断地吸收信息,积累事实,将自己变成一个知识的“容器”。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力量,那些能让我们创造、创新、甚至改变世界的动力,往往源于我们内心深处那片未经驯服的、奔腾的想象力。它告诉我,与其死记硬背那些已经存在的东西,不如去构想那些尚未存在的美好。我开始尝试在日常生活中,不再局限于“应该”或“必须”,而是去问“如果……会怎样?”。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让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曾经困扰我的难题,在换一种想象的视角之后,竟然找到了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它鼓励我去质疑,去探索,去大胆地设想,即使那些想法看起来遥不可及,甚至有些荒诞。因为正是这些看似“不切实际”的种子,才孕育出最伟大的飞跃。读这本书,就像进行了一次心灵的瑜伽,舒展了我僵硬的思维,让我重新找回了童年时那份无畏的探索欲和天马行空的创造力。
评分这本书,就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维度。之前,我一直认为,学识渊博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知识储备越丰富,就越能解决问题,越能取得成就。但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颠覆性的方式,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个观念。它并非是要贬低知识的价值,而是以一种更具穿透力的视角,指出了想象力才是驱动一切创造和进步的终极引擎。书中的论述,充满了哲学思辨和深刻的洞察,让我不禁一次次地停下来,陷入沉思。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前进,并非是因为知识的匮乏,而是因为思维的僵化,想象力的枯竭。我们习惯于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内打转,却很少有人敢于跳出这个框架,去构想那些“不可能”。这本书就像是一剂强力的兴奋剂,瞬间点燃了我内心深处沉寂已久的创造火花。它鼓励我去大胆地设想,去天马行空地联想,去突破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界限。我开始尝试着在解决问题时,不再仅仅依赖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而是积极地去想象各种可能性,即使它们看起来多么的离谱。这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让我不仅在工作上获得了新的灵感,也在个人生活中找到了更多的乐趣和意义。
评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这本书,真的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我久旱的心田。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学习就是不断地积累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告诉我,真正的力量,往往隐藏在知识之外,那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它并没有否定知识的重要性,而是以一种更宏观的视野,阐释了知识与想象力之间的关系。书中那些引人入胜的论述,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当知识遇到想象力,才能碰撞出无限的火花,才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学习方式,是不是过于死板,过于被动,而忽略了培养自己主动去探索、去创造的能力?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温柔地指引我,不要被现有的知识所束缚,而是要勇敢地去拥抱那些未知,去放飞自己的想象。我开始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多问一些“为什么”,多想一些“如果”,去打破那些思维的藩篱,去拥抱那些天马行空的创意。这种改变,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活力,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希望和期待。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是有点犹豫的。毕竟,“知识”这个词听起来就那么扎实,那么有用,而“想象力”似乎有些虚无缥缈,难以捉摸。但读进去之后,我完全被它所折服了。这本书并没有将知识和想象力对立起来,而是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揭示了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不是在否定知识的重要性,而是在强调,没有想象力的知识,就像是一堆冰冷的零件,无法组装成有生命的机器。想象力是那个点燃火花、赋予灵魂的关键。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充满智慧的论述,向我展示了,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发明、伟大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是源于超乎寻常的想象。我想到了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不仅拥有渊博的知识,更拥有能够跳出既有框架、构想全新理论的想象力。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是不是过于依赖书本上的现成答案,而忽略了自己主动去构想和探索?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涤荡了我内心那些关于“学习就等于记忆”的陈旧观念。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学习,是知识与想象力相结合的产物,是让理性的大脑与感性的心灵和谐共舞。我开始更主动地去提问,去思考,去设想那些“不可能”,因为我知道,正是那些“不可能”,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现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