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献髓宣传丛书-捐献血小板须知

捐血献髓宣传丛书-捐献血小板须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慧文 著
图书标签:
  • 捐血
  • 献血
  • 血小板
  • 捐献血小板
  • 血液捐献
  • 健康科普
  • 公益
  • 医学科普
  • 生命
  • 志愿服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巧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ISBN:9787110084199
商品编码:2990647384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捐血献髓宣传丛书-捐献血小板须知

定价:6.00元

作者:李慧文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100841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李慧文、李航专著的《捐献血小板须知》: 捐献血小板和捐献全血、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及捐献血浆(统称:无偿献血或捐血)等其它血液成分一样,都是济世救命、奉献爱心的善举,是健康适龄者的慈善事业,真诚的期望符合条件的健康适龄者能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和机采血小板及其它血液成分志愿捐献者行列,使广大病人及其亲友的笑容不再苍白和苦涩,让社会充满阳光和温暖。

内容提要


目录


1.人体内的抗洪英雄和堵漏能手——血小板
2.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凝血、止血和修补破损的血管
3.血小板生成全过程需2-lO天
4.血小板的寿命仅有7-14天
5.人体内血小板计数正常数值为(100—300)×10个/升
6.血小板离不开血浆
7.血浆的组成
8.人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低至一定程度会出现白发性出血一
9.血小板制剂主要用于血小板计数或功能严重降低性疾病
10.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是使用血小板的大户
11.人造血小板未常规使用之前患者所需的血小板仍靠人捐献一
12.血小板制剂有手工从全血中分离和机器采集两种
13.捐献机采血小板是一种更安全的献血方式
14.机采血小板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自动化采集成分血方式
15.捐献机采血小板就是捐献含丰富血小板的血浆
16.您只需抽出l一2小时捐献机采血小板就可以参与挽救1—2个人的生命
17.初次捐献血小板之前可先观摩一下他人的捐献情景
18.若想一年内多次献血应该捐献机采血小板
19.献血前清淡饮食要吃好
20.初次献机采成分血,采血及还输的速度不宜过快
21.捐献一个治疗量机采血小板时好加献一袋血浆
22.体重和血小板计数较高者一次可捐2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
23.采集血小板的血液成分采集机主要有3种类型
24.机采室内的温度应以献血者感觉舒适为宜
25.血液成分采集机采集血小板的步骤基本相同
26.血小板的用量呈日益增多趋势
27.一周内使用过阿司匹林类药物者暂时不宜捐献机采血小板
28.定期捐献机采血小板不会导致血小板持续增长
29.血小板计数值较低者可尝试多吃点坚果
30.捐献机采血小板间隔2周后可以再次捐献
31.符合捐献条件者每年多可捐献24次机采血小板
32.符合条件者每年多可捐献48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
33.献双份血小板吋血小板计数不宜小于200×10’个/升
34.符合条件者一年可捐献l万毫升浓缩血小板和血浆
35.捐献全血后少间隔3个月才能捐献机采血小板
36.捐献机采血小板后间隔不少于4周才能捐献全血
37.捐献机采血小板不会被传染上疾病
38.捐献机采血小板只比捐献全血多用30分钟或稍长一点时间
39.献机采血小板的过程中可选择看电视或报纸杂志避免寂寞
40.献机采血小板后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41.初次献血者不宜捐献机采血小板
42.每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中残留的红细胞小于8×10
43.定期捐献机采血小板不会导致贫血
44.献血时是否反复握拳和松拳要根据血液的流速而定
45.献血后1—2个小时血容量就会恢复到原有水平
46.机采血小板志愿捐献者的基本条件
47.符合一次献400毫升血液条件的再次献血者方可捐献机采血小板
48.机采血小板志愿捐献者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捐献
49.捐献机采血小板前的注意事项
50.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流程
51.献血者献血后的自我护理
52.定期捐献机采血小板不会降低捐献者的免疫力
53.定期捐献机采血小板不会降低捐献者的身体素质
54.不要为了免费验血而献血
55.捐献机采血小板过程中若出现口唇麻木含葡萄糖酸钙即可缓解
56.对含服葡萄糖酸钙出现胃肠不适者可含服钙片或静脉输注
57.献机采血小板时进入体内的枸橼酸钠是有益于人体的营养物质
58.长期喝碳酸饮料、浓茶、酒和吸烟等导致的钙损失比献机采成分血还厉害
59.营养均衡时定期捐献血小板和血浆不会导致低蛋白血症
60.献机采血小板比献全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而且轻
61.捐献机采血小板比捐献全血更有成就感
62.捐献机采血小板扎针时的疼痛程度更轻
63.长期捐献机采血小板和血浆对血管的损伤无大碍
64.拔针后针眼处敷以消炎药可促进针眼愈合,缩小瘢痕
65.违反规定的频繁献血易造成缺铁性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66.育龄期女性及机体代谢较旺盛者定期献血应注意补铁
67.捐血,健康适龄者的慈善事业
68.中国大陆早的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姜学安先生
69.65次捐献机采血小板,从55岁开始的吴开风老师
70.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开始79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潘庆伟先生
71.一年捐献24次机采血小板,我们做到了,您也能做到.
72.捐献机采血小板一年就能达到全国金奖标准
73.定期捐献机采血小板可以促使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74.定期捐献机采血小板更有益于预防高脂血症
75.血小板喜欢睡在22~C富氧游泳池般的“摇篮”中
76.血小板在22℃环境中一般能保存5天
77.认真清洁皮肤等可有效提高血小板制剂的储存期
78.血小板输注一次就要输足所需的数量
79.血小板输注越新鲜越好
80.血小板和血浆也需A、B、0和Rh同型输血
81.外周血液的血小板计数过高或过低都无益于健康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走进《生命赞歌:人体奥秘与健康守护》 书籍简介 《生命赞歌:人体奥秘与健康守护》是一部深度探索人体生理结构、疾病预防与健康维护的综合性科普读物。本书旨在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生动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立体的人体健康知识图谱,帮助每一个人更好地理解自身的生命机制,积极投身于维护和提升自身健康的长久事业中。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内容涵盖从微观细胞到宏观系统的精妙运作,以及现代医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前沿应用。 --- 第一部分:生命的基石——细胞与组织的世界 本部分聚焦于构成生命的最小单元及其集合体的奥秘。我们不再停留于枯燥的解剖学名词堆砌,而是将视角深入到细胞的日常生活。 章节聚焦: 1. 微观世界探秘: 深入解析细胞膜的精密运输机制、线粒体如何成为能量工厂,以及基因如何在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发挥核心作用。我们将阐释细胞凋亡(程序性死亡)的必要性,这是维持机体动态平衡的关键一环。 2. 组织的交响乐: 系统性地介绍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它们如何各司其职,协同合作构成我们身体的骨架、屏障与传导网络。特别探讨了不同类型结缔组织(如软骨与骨骼)在结构支撑与代谢调节中的差异化功能。 3. 干细胞的潜能与伦理: 详细剖析干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区分胚胎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的特性。本章内容将侧重于介绍干细胞在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客观阐述当前涉及的伦理考量。 读者收获: 读者将建立起对生命现象的微观理解,认识到每一个生理过程背后都隐藏着精密的分子调控。 --- 第二部分:系统联动——人体的宏伟工程 人体是一部高度复杂的机器,各个系统间相互依赖、紧密配合。本部分将按功能系统进行深入讲解,着重强调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而非孤立运作。 章节聚焦: 1. 循环系统的“运输网络”: 不仅描述心脏泵血的物理过程,更深入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本章将详细解析血压的精确调控机制(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及微循环在营养物质交换中的关键地位。 2. 呼吸与气体交换的艺术: 侧重于肺泡表面张力的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如何在血红蛋白上“精确装卸”。同时,介绍呼吸运动的神经反射机制,以及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肺功能储备。 3. 消化与吸收的连锁反应: 深入解析消化酶的特异性,不同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不同段被分解和吸收的细节。特别关注肠道菌群与宿主健康(如免疫调节)的共生关系。 4. 神经与内分泌的“双重控制”: 对比分析神经信号的快速反应与激素信号的持久调节。本章将重点讲解下丘脑-垂体轴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以及神经递质如何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 读者收获: 读者将全面掌握主要生理系统的运作规律,理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健康概念。 --- 第三部分:免疫屏障——抵御内患外侵 免疫系统是人体最复杂也最精妙的防御体系。本部分将详细拆解免疫应答的各个层面,从先天免疫的快速反应到获得性免疫的精准记忆。 章节聚焦: 1. 先天免疫的“快速反应部队”: 介绍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的工作模式,炎症反应的生理意义,以及补体系统的激活通路。理解皮肤和黏膜屏障作为第一道防线的不可替代性。 2. 适应性免疫的“定制武器”: 深入探讨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T淋巴细胞执行细胞毒性杀伤的机制。重点阐述疫苗接种如何诱导免疫记忆,实现长期保护。 3. 自身免疫与免疫失调: 客观分析免疫系统“误判目标”时可能引发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并介绍当前针对免疫调节的治疗策略。 读者收获: 读者将建立对自身免疫能力的科学认识,理解预防医学中接种疫苗和维持健康生活方式对免疫系统的积极影响。 --- 第四部分:健康维护与疾病预防的科学路径 健康并非没有疾病的状态,而是一个积极管理身心平衡的过程。本部分提供基于科学证据的健康管理方案。 章节聚焦: 1. 营养学的误区与真相: 摒弃流行的“快速瘦身法”,聚焦于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的生理需求。探讨膳食纤维、维生素D、Omega-3脂肪酸等关键成分在慢性病预防中的作用。 2. 运动生理学基础: 解析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对心血管健康、骨密度和代谢率的具体影响。提供一套适合不同年龄段和健康状况的“个性化运动处方”制定指南。 3. 睡眠的科学: 深入阐述睡眠周期(REM与非REM睡眠)的功能,以及长期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和内分泌系统的负面冲击。提供改善睡眠质量的实践方法。 4. 压力管理与心身医学: 探讨慢性压力如何通过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免疫和炎症水平。介绍正念(Mindfulness)等科学验证的压力缓冲技术。 读者收获: 读者将获得一套可操作、可执行的、以生理学为基础的日常健康维护工具箱。 --- 第五部分:现代医学前沿与个体化健康 随着科技进步,医学正在走向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方向。本部分展望未来,并介绍重要的筛查与干预手段。 章节聚焦: 1. 精准医学的曙光: 介绍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个体差异,以及靶向治疗的原理。探讨个体化风险评估的意义。 2. 慢性病管理的策略升级: 关注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现代社会常见病的综合管理。强调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与长期监测的有机结合。 3. 早期筛查与主动干预: 详细解读几种核心的健康筛查项目(如肠癌筛查、心血管风险评估)的科学依据和必要性,倡导“防患于未然”的理念。 4. 健康数据的自我追踪: 讨论可穿戴设备监测心率变异性(HRV)、活动量等数据背后的生理意义,教导读者如何科学地解读自身健康数据,避免被碎片化信息误导。 读者收获: 读者将对未来的医疗发展方向有所了解,并学会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更积极地参与到自身健康管理中。 --- 总结 《生命赞歌:人体奥秘与健康守护》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式的参考书,它更像是每一位读者身边的一位“健康向导”。它以严谨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用探索未知的热情,引导读者发掘生命自身的潜力,最终实现对自身健康的主动掌控,让生命之歌嘹亮而持久。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旨在让读者在理解生命复杂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维护健康的实践乐趣。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曾经因为害怕疼痛而对献血有过犹豫的人来说,能够静下心来阅读《捐血献髓宣传丛书》中的《捐献血小板须知》,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它让我看到了科学的力量。它非常细致地解释了血小板在止血、凝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一些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面临的生命危险。当我了解到,一个人的小小善举,能够为这些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而且捐献血小板的过程,是在专业医疗设备的支持下进行的,对身体的负担相对较小,恢复也很快。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捐献前的健康评估和捐献后的休息指导,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安心。它不像那种空洞的宣传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提供了信息,让我能够理性地、勇敢地去考虑这项捐献。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捐血献髓宣传丛书》的《捐献血小板须知》,我心里是有点抵触的。我对“献髓”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些先天的恐惧,虽然知道血小板和骨髓捐献是不同的概念,但总觉得会牵扯到一些更“深入”的身体行为。然而,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并且按照它提供的线索去理解时,我发现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非常清晰地区分了捐献血小板和捐献造血干细胞(骨髓)的差别,让我明白血小板捐献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血液成分捐献,对身体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可以多次进行。书中对于捐献前的准备工作,比如饮食、休息的要求,以及捐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都做了非常详尽的说明,并且提供了应对方法。这种专业、细致、人性化的解读,让我打消了原有的顾虑,甚至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是否能够成为一名血小板捐献者。

评分

读完《捐血献髓宣传丛书》的《捐献血小板须知》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捐献血小板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神秘或者令人畏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很平实,一点也不枯燥,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或者志愿者,耐心地向你娓娓道来。它把很多专业术语都解释得非常清楚,比如什么是血小板,它在人体内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为什么捐献血小板如此重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用了很多真实案例来阐述,一个人的血小板捐献,是如何挽救了一个垂危的生命。这种生动的故事,比干巴巴的理论更能打动人心。我之前一直担心捐献过程会很漫长,或者需要忍受很多不适,但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捐献血小板的技术,告诉我其实整个过程是相当舒适的,而且可以通过机器进行成分分离,只提取所需的部分。这让我对捐献这件事情,从心理上卸下了很多包袱。

评分

这套《捐血献髓宣传丛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蓝白相间的色调,给人一种干净、纯粹的感觉,上面跃动的献血者剪影,仿佛在诉说着奉献的力量。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翻阅,但仅仅从封面和书名来看,就觉得这是一套非常有意义的读物。我一直对无偿献血这件事抱有敬意,但对于捐献血小板,我了解得并不多,总觉得它比献血更复杂一些。这次偶然看到这套丛书,特别是《捐献血小板须知》这一本,心里的好奇感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我总想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多了解一些,多贡献一份力量,这个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温暖。这本书会不会详细介绍捐献血小板的整个流程?从前期准备到捐献过程,再到捐献后的注意事项,都会不会有详尽的解答?我特别想知道,捐献血小板和传统献全血有什么区别?对身体的影响大不大?会不会像一些传言说的,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损耗”?希望这本书能打消我这些顾虑,让我对捐献血小板有更清晰、更科学的认识。

评分

这套《捐血献髓宣传丛书》的确非常用心。特别是《捐献血小板须知》这一册,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告知“怎么做”,更是试图去“为什么这么做”进行深入的科普。书中很多数据和图表,都非常直观地展示了血小板在血液中的比例,以及捐献后身体如何迅速补充。我最喜欢的是它列出的“常见疑问解答”部分,很多我一直没敢问或者不知道怎么问的问题,都在这里得到了解答。比如,捐献血小板会不会影响免疫力?每次捐献的量是多少?间隔多久可以再次捐献?这本书就像一个贴心的指南,一步步地引导读者了解血小板捐献的全貌,从科学原理到实践操作,再到心理建设。它没有强迫,只有引导,让我觉得接受信息的过程非常自然和舒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