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谱丛书: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挺3卒
定价:35.00元
作者:黄少龙,梁文斌,段雅丽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09643020
字数:
页码:18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具有初、中级水平的棋友,如何提高棋力?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是观摩象棋大师实战对局,细心观察大师在开局阶段怎样舒展子力、部署阵型,争夺先手;在中局阶段怎样进攻防御,谋子取势、攻杀入局:在残局阶段怎样运子,决战决胜,或者巧妙求和。从大师对局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二是把大师对局按照开局阵式分类罗列,比较不同阵式的特点、利弊及对中局以至残局的影响,从中领悟开局的规律及其对全盘棋的重要性。由于这些对局是大师们经过研究的作品,所以对我们有很实用的价值,是学习的捷径。
目录
章 五六炮
局 谢丹枫负郝继超
第2局 马仲威胜谢盖洲
第3局 梁文斌负刘星
第4局 朱肇康胜王启宏
第5局 王嘉良负胡荣华
第6局 陈洪钧负杨官璘
第7局 李广流负胡荣华
第8局 陶汉明负许银川
第9局 郑海泉负胡荣华
0局 陈泓盛胜陈孝堃
1局 谢业枧负申鹏
2局 董齐亮负蔡福如
3局 曹霖胜傅光明
4局 王刚扣负孙志伟
5局 李义庭胜卢辉
6局 宿少峰负赵鑫鑫
7局 葛铁汉负黄国棣
8局 黄丹青负李少庚
9局 李义庭胜何顺安
第20局 王荣塔负胡荣华
第21局 柳大华胜许银川
第22局 康宏负黄伯龙
第23局 陶汉明胜赵鑫鑫
第24局 蔡忠诚负李雪松
第25局 庄宏明负赵国荣
第26局 黄丹青负蒋川
第27局 何顺安负胡荣华
第28局 陶汉明胜许银川
第29局 何永祥胜李日纯
第30局 胡荣华胜赵国荣
第二章 五八炮直车正马
第31局 王晓华负于幼华
第32局 潘振波负赵鑫鑫
第33局 金波负黄海林
第34局 陈新全胜薛占金
第35局 孙庆利负赵鑫鑫
第36局 郭福人胜潘振波
第37局 阎文清负洪智
第38局 陈泓盛负李雪松
第39局 黄少龙胜赵振寰
第40局 许波负郑一泓
第41局 潘振波负赵国荣
第42局 陶汉明胜李丛德
第43局 蔡忠诚负崔岩
第44局 谢靖胜孙浩宇
第45局 庄玉庭胜孙勇征
第46局 韩福德胜孟昭忠
第47局 谢靖胜汪洋
第48局 陈信安负熊学元
第49局 姚洪新胜孙浩宇
第50局 孙勇征胜谢靖
第51局 柳大华负蒋川
第52局 汪洋胜孙勇征
第53局 陈松顺胜李义庭
第54局 郭福人胜卜风波
第55局 吕钦胜赵国荣
第56局 钱洪发负傅光明
第57局 胡荣华胜金波
……
第三章 五八炮直车边马
第四章 五八炮其他
作者介绍
黄少龙,中国象棋大师,南开大学教授。1984年创办南开大学象棋研究中心,历任天津市棋类运动协会副主席、天津市高等院校棋牌协会主席、中国大学生象棋协会秘书长等职。
1977年获全国象棋个人赛第3名,以后参加中国对菲律宾象棋赛及中国对法国象棋赛,均取得优异成绩。1986年获香港奥林匹克金奖。1990年获伦敦举办的世界计算机奥林匹克大赛铜奖。1997年参加象棋个人国际邀请赛,获国内组冠军。2008年应邀赴新加坡担任亚洲象棋赛棋局讲评。
曾出版《象棋实战中局谱》、《象棋开局战理》、《列炮纵横谈》、《象棋对策论》、《象棋秘诀丛书》、《象棋大全》等60多部著作,多次获全国象棋图书一等奖。
段雅丽,女,1961年生,天津市人。自幼喜好象棋,获得少儿象棋赛奖。20世纪80年代,多次蝉联天津市成年女子象棋冠军,达到一级棋士标准。曾获全国女子象棋赛3名以及棋友杯全国业余女子赛冠军。多年来,热心投身象棋教育工作,曾任天津市松生棋牌艺术学校副校长兼教务主任、天津市高等棋友联谊会秘书长等职。近年致力于象棋写作,著有《象棋速通探秘》、《象棋残局攻杀法》、《怎样成为象棋高手》、《儿童棋类教学丛书》等,均己正式出版。
文摘
序言
章 五六炮
局 谢丹枫负郝继超
第2局 马仲威胜谢盖洲
第3局 梁文斌负刘星
第4局 朱肇康胜王启宏
第5局 王嘉良负胡荣华
第6局 陈洪钧负杨官璘
第7局 李广流负胡荣华
第8局 陶汉明负许银川
第9局 郑海泉负胡荣华
0局 陈泓盛胜陈孝堃
1局 谢业枧负申鹏
2局 董齐亮负蔡福如
3局 曹霖胜傅光明
4局 王刚扣负孙志伟
5局 李义庭胜卢辉
6局 宿少峰负赵鑫鑫
7局 葛铁汉负黄国棣
8局 黄丹青负李少庚
9局 李义庭胜何顺安
第20局 王荣塔负胡荣华
第21局 柳大华胜许银川
第22局 康宏负黄伯龙
第23局 陶汉明胜赵鑫鑫
第24局 蔡忠诚负李雪松
第25局 庄宏明负赵国荣
第26局 黄丹青负蒋川
第27局 何顺安负胡荣华
第28局 陶汉明胜许银川
第29局 何永祥胜李日纯
第30局 胡荣华胜赵国荣
第二章 五八炮直车正马
第31局 王晓华负于幼华
第32局 潘振波负赵鑫鑫
第33局 金波负黄海林
第34局 陈新全胜薛占金
第35局 孙庆利负赵鑫鑫
第36局 郭福人胜潘振波
第37局 阎文清负洪智
第38局 陈泓盛负李雪松
第39局 黄少龙胜赵振寰
第40局 许波负郑一泓
第41局 潘振波负赵国荣
第42局 陶汉明胜李丛德
第43局 蔡忠诚负崔岩
第44局 谢靖胜孙浩宇
第45局 庄玉庭胜孙勇征
第46局 韩福德胜孟昭忠
第47局 谢靖胜汪洋
第48局 陈信安负熊学元
第49局 姚洪新胜孙浩宇
第50局 孙勇征胜谢靖
第51局 柳大华负蒋川
第52局 汪洋胜孙勇征
第53局 陈松顺胜李义庭
第54局 郭福人胜卜风波
第55局 吕钦胜赵国荣
第56局 钱洪发负傅光明
第57局 胡荣华胜金波
……
第三章 五八炮直车边马
第四章 五八炮其他
我是一名年轻的象棋教练,一直在为我的学员寻找高质量的教学材料。市面上的象棋书籍很多,但真正能够系统性、深度地讲解经典棋局的却不多。我看到《象棋谱丛书》这个系列,尤其是“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挺3卒”这个分册,就觉得非常有潜力。我平时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和布局理解能力,而“中炮进三兵”和“屏风马挺3卒”都是非常重要且常见的开局,对学生的基础非常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非常详尽的理论分析,包括各种变例的利弊,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策略。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有大量高质量的实战对局分析,最好是出自名家之手,并且能够对棋谱中的关键走法进行深入的剖析,讲解为什么这样走,这样走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针对初学者的入门指导,以及对进阶棋手的一些启发性思考,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这套《象棋谱丛书》的精装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古朴大气,烫金的书名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光是摆在书架上就觉得是一件艺术品。翻开书页,纸张厚实而有质感,印刷清晰,排版疏朗,没有丝毫廉价感。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棋类艺术情有独钟,象棋更是其中翘楚。从这本书的外在呈现来看,出版方显然是花了大力气的,对于我这样追求书籍品质的读者来说,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是极大的吸引力。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某个午后,泡上一壶清茶,捧着这样一本制作精良的象棋谱,在书中细细品味那些古往今来的对弈之道,定是一件极其享受的事情。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不仅仅是满足了我作为读者的阅读需求,更是在情感上与我产生了共鸣,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传承。这种对于书籍本身“美学”的考量,在如今快餐式的信息爆炸时代显得尤为珍贵,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希望能有同样高水准的解读和呈现。
评分我是一名业余象棋爱好者,平时喜欢在网络平台观看一些象棋比赛视频,但总感觉隔靴搔痒,很多深层次的战术思路和变化难以领悟。这次偶然看到《象棋谱丛书》这个系列,尤其是“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挺3卒”这个分册,就觉得找到了宝藏。我了解到这个系列专门针对一些经典棋路进行深入剖析,这对于我这种想要系统学习象棋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一直觉得,象棋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表面的车马炮的厮杀,更在于那些精妙的布局、巧妙的弃子、以及对对手心理的把握。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对“中炮进三兵”和“屏风马挺3卒”这两个常用开局的详细讲解,包括它们的优势、劣势、常见陷阱以及破解方法。尤其希望能有具体的实战棋例分析,能够清晰地展示每一个关键节点的处理方式,最好能配以详细的图示,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我相信,通过对这些经典棋路的研究,我的棋力一定能得到显著提升。
评分最近迷上了研究象棋的各种“古谱”和“绝招”,总觉得现代的棋局虽然精彩,但总少了点那种古朴的韵味和奇思妙想。《象棋谱丛书》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尤其是“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挺3卒”这个主题,我脑海里已经开始浮现出无数种惊心动魄的棋局画面。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比较“硬核”的内容,比如一些不为人知的奇招妙法,或者是一些针对特定棋局的“杀招”解析。我不太喜欢那种泛泛而谈的书,我更希望能够看到具体、实在的棋谱和分析,最好能够配上一些图示,能够清晰地展示每一步棋的变化。我一直觉得,象棋的魅力就在于那些出人意料的妙手,能够让对手防不胜防,瞬间扭转乾坤。希望这本《象棋谱丛书》能够满足我对于“战术深度”的渴望,让我能够学到一些实实在在的“绝技”,在实战中能够运用自如,给对手带来惊喜。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学者,我对所有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精髓的事物都怀有敬意。《象棋谱丛书》这个系列,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一场棋局的记载,它更是承载着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国象棋,作为一项古老的智力运动,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战略谋划,以及对人性弱点的洞察,都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我关注到“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挺3卒”这个标题,隐约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严谨逻辑和复杂变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单纯的棋局复盘,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这两种开局背后所代表的战略思想,以及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例如,“中炮”的进攻性,“屏风马”的稳固性,在对弈中如何相互制约,如何体现出“以静制动”或“以动制静”的哲学。我对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对棋局深层意义的解读,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