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台湾单车环岛笔记
定价:39.00元
作者:葛磊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086438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超值赠送500元中青旅台湾自由行畅游券!全书全彩印刷,内含多幅精美手绘及明信片。
九天八夜,单车青年全程环骑台湾岛之旅,
与风同骑,与心灵共行,
一个关于大海、骑行与梦想的壮游故事。
一颗年轻而跃动的心,来到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
和伙伴们一起,在岛屿上纵意飞驰。
在急遽加压的骑行之旅中,不断淬炼自己的肉体和灵魂,
一路追逐风,追逐梦想,
他用车轮去感受这座岛屿的灵魂,用心灵去体会台湾的人情之美,
梦幻纯澈的环岛经历,见证了一个青灵的成长,以及一群梦旅者的理想实现……
内容提要
“环岛过程也许会痛,你可能会疼痛一分钟,一个小时,甚至一天,但如果你放弃了,疼痛会一直在心里。”
台湾真情,环岛笔记。他以单车为笔,汗水为墨,徜徉于城市的街巷肌理,饱尝当地夜市的美味小吃,经过梦幻金色的乡野纵谷,翻过巍峨壮阔的中央山脉,穿越黝黑狭窄的危险隧道,行过镶嵌在海边悬崖间的死亡公路,亲见碧海蓝天的壮丽之景,并在环岛沿途领受到数不尽的善意帮助,感动于这片土地真诚浓郁的人情味。
目录
作者介绍
葛磊,出生于中原农村,求学于北航,拿着土木工程专业学位,靠创意、表达和沟通维生。十余年间,以单车、徒步、背包的方式环游中国,踏足世界五洲,后将兴趣发展成工作,现任中青旅控股市场部总监、社会责任部总监。旅行的同时,坚持着面向儿童、大学生和老人的志愿服务,并在探索旅行和公益的嫁接,发起了中国个盲人旅行团“听海”。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12伦敦奥运会17名中国火炬手之一。
文摘
序言
坦白讲,我原本期待的是更详尽的单车装备推荐或者路况分析,但这本书完全超越了那种工具书的范畴,转而变成了一种关于“在路上”的诗意诠释。作者的文笔是内敛而富有画面感的,他善于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比如清晨雾气弥漫的茶园,或者路边一位老人不经意间的微笑。这些微小的细节,被他巧妙地串联起来,构建出一个立体、有温度的台湾侧面。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对于当地文化的观察是如此敏锐和尊重,没有那种外来者的傲慢,而是带着一种谦卑的学习姿态。我特别喜欢他描述与当地人交流时的那种真诚和笨拙,那种跨越语言和地域的善意,是现代社会中难能可贵的。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很好,时而如疾驰般充满动感,时而又像在海边静坐般缓慢悠长。它教会我,真正的旅行不在于你骑了多远,而在于你用心“看见”了多少。读完后,我感觉对“慢下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那种对生活本质的追寻,比任何风景照片都要震撼。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文人化”,大量使用了比喻和象征,对于习惯了直白叙述的读者来说,初读可能会有些门槛。但一旦适应了作者的语言节奏,你会发现这是一种极致的审美享受。他笔下的台湾,不再是游客手册上的那些热门景点,而是被一层充满想象力的光晕笼罩着。比如他对某个夜晚星空下的海港的描绘,简直可以用“绚烂”来形容,每一个词汇都像是精心打磨过的宝石。这种文学性的表达,使得原本可能平淡的旅途遭遇,都充满了宿命般的史诗感。而且,作者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展现了惊人的洞察力。他不是征服者,而是融入者,他笔下的风雨雷电,都仿佛有了生命和意志,与骑行者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这本书就像是一瓶需要时间才能品出其醇厚的陈年老酒,需要耐心去咀嚼那些文字背后的多重含义,但回报是丰厚的——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一种将艰苦磨砺升华为艺术体验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过程美学”的范本。作者似乎并不在意最终能否顺利完成环岛,或者能否到达某个终点,他将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当下”的每一次踩踏、每一次喘息、每一次日出日落之中。这种对过程的极致专注,体现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我特别喜欢他记录的那些技术性的挑战,比如如何处理突发的机械故障,如何在物资短缺时保持乐观,这些虽然是细节,却构成了整段旅程的骨架。它们让整个故事充满了张力,而不是空泛的抒情。此外,他对台湾不同地区人情风貌的对比描写,非常精妙,从北部的喧嚣到东部的沉静,他捕捉到了地域气质的微妙差异。这本书读起来,让人感觉像是被一位经验丰富、富有哲思的朋友,带着你进行了一次深入灵魂的远足。它不仅是关于单车环岛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在有限的身体内,实现无限精神探索的壮丽史诗。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跳跃,像是一张记忆的碎片拼图,这种手法处理得极其高明。它没有按照严格的地理顺序推进,而是随着作者当时的心绪在时间线上自由穿梭,这反而更贴合真实的心灵体验。有时候他会突然插入一段对童年往事的回溯,有时候又会毫无预警地探讨起存在主义的困境。这种非线性的叙事,要求读者必须全神贯注,去主动构建他所经历的世界。我特别佩服作者在这种挑战身体极限的旅途中,还能保持如此清晰和复杂的哲学思考能力。他对于“自我身份认同”的探讨,尤其是在远离既定社会角色后,人会如何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这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共鸣。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会停下来,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束缚和假象。这本书的后劲很足,不是那种读完就扔的轻松读物,它会像一颗种子埋在心里,在你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时不时地冒出一些关于勇气、选择和孤独的深刻疑问。
评分这趟旅程的记录,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台湾精神内核的窗户。作者的文字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仿佛能让你真切地感受到海风的咸湿和山路的陡峭。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地,完全沉浸在作者的视角里,那种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探索欲,隔着纸张都能强烈地传递过来。他不仅仅是在记录路线和风景,更是在记录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主动抽离日常、重新审视自我的过程。特别是关于他如何在孤独的骑行中,与内心进行深度对话的那几段描写,细腻得让人心疼,又鼓舞人心。我特别欣赏他叙述中那种不加修饰的真实感,没有刻意的美化,有疲惫,有迷茫,但最终汇集成一股坚韧的力量。那种在身体达到极限时,精神反而变得异常清晰的体验,让我这个从未独自骑行过的人,也能感同身受。这绝对不是一本简单的旅游指南,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与自己相处”的哲学随笔,只是载体恰好是一辆单车和台湾的环岛公路。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让人不由自主地想拿起背包,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远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