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国现代电子装联环境及物料管理9787121277047邱华盛著

正版国现代电子装联环境及物料管理9787121277047邱华盛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邱华盛著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装联
  • SMT
  • 物料管理
  • 环境管理
  • 工业工程
  • 生产管理
  • 制造业
  • 邱华盛
  • 国现代
  • 图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玄岩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77047
商品编码:2990239094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12-01

具体描述

【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包含(二手旧书、新书)均为正版,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为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电子装联环境及物料管理

定价:39.00元

作者:邱华盛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1212770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现代电子制造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电子装联环境和物料管理规范两大内容。环境管理部分介绍了现代电子装联物理环境、静电防护、7S、绿色环保法规的相关要求,并通过案例说明了环境管理失控所带来的产品质量缺陷及其影响;物料管理部分介绍了整个电子装联所涵盖的元器件、印制板及相关辅料在入库、储存、配送、应用等环节的操作技术管理要求。

目录


作者介绍


邱华盛: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IPC中国工作组会员,广东电子学会SMT专委会委员,中国制造技能大赛评委主席。

文摘


序言



《现代电子装联环境及物料管理》 内容概述: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电子装联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境控制与物料管理两大核心环节。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实用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导,帮助电子制造企业有效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供应链效率,并最终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一部分:现代电子装联环境管理 电子产品的精密化、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对生产环境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苛要求。本部分将从多个维度细致剖析影响电子装联质量的关键环境因素,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管理策略。 第一章:电子装联环境概述 1.1 电子装联的重要性与环境关联: 阐述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强调其对环境的敏感性。分析静电、温湿度、洁净度、电磁干扰等环境因素如何直接或间接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可靠性以及装联过程的良率。 1.2 关键环境参数解析: 1.2.1 静电(ESD)控制: 详细介绍静电的产生机理、危害(如元器件击穿、性能衰减、潜在失效等),以及在电子装联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防控。包括静电防护区域(EPA)的划分、接地系统的建设、导电/抗静电材料的应用、人员的静电防护措施(如静电环、静电鞋、防静电服等),以及静电电压的监测与测量方法。 1.2.2 温湿度控制: 分析温度和湿度对电子元器件(如半导体、PCB板、焊料等)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装联工艺(如回流焊、波峰焊、点胶固化等)的影响。介绍温湿度变化的具体危害,如元器件吸湿导致的回流焊虚焊、PCB板翘曲,以及高温导致的元器件老化加速等。重点讲解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运行要求、监测与记录。 1.2.3 洁净度控制: 阐述生产环境中的尘埃、颗粒物、化学挥发物等对电子产品质量的潜在威胁。分析不同等级的洁净室(如ISO Class)在电子装联中的应用场景,以及实现洁净度的关键技术,如空气过滤系统(HEPA/ULPA)、洁净工作台、洁净通道的设计与维护,以及人员和物料进入洁净区的管理规范。 1.2.4 电磁兼容性(EMC)环境: 解释电磁干扰(EMI)如何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可能导致信号失真、功能异常甚至系统崩溃。介绍在装联过程中如何考虑电磁屏蔽、接地、滤波等措施,以满足产品自身的EMC要求,并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电磁污染。 1.2.5 其他环境因素: 简要提及光照、振动、有害气体等可能对电子装联过程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建议。 第二章:电子装联环境的建立与维护 2.1 生产车间设计与布局: 依据不同的生产环节(如物料接收、PCBA生产、整机组装、测试等),设计合理的车间布局,最大化减少环境污染的交叉影响。例如,将高洁净度要求的SMT区域与低洁净度要求的辅料储存区域进行有效隔离。 2.2 环境监控系统: 介绍自动化、智能化的环境监控系统的构建,包括各种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粒子计数器、静电计等)的选型、布点、数据采集与分析。强调实时监控、预警机制以及数据追溯的重要性。 2.3 防护措施与设备: 详细介绍各类防护设备和器具的选型、使用与维护,如防静电工作台、离子风机、防爆风机、温湿度调节柜、洁净室净化系统等。 2.4 人员培训与意识培养: 强调人员是环境管理的关键因素。系统阐述针对生产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环境意识培训内容,包括ESD防护规范、洁净区操作规程、物料搬运要求等,并通过考核与奖惩机制来巩固和提升。 2.5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介绍ISO 14644(洁净室及相关控制环境)等国际标准在电子装联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强调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SOPs)、环境审计、持续改进等环节,形成闭环管理。 第二部分:现代电子装联物料管理 物料是电子装联生产的基础,高效、精准的物料管理是实现精益生产、控制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本部分将从物料的生命周期角度,系统阐述物料在采购、入库、储存、领取、使用、追溯等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策略。 第一章:电子装联物料管理概述 1.1 物料管理的重要性与挑战: 分析电子产品物料的种类繁多、更新换代快、价值高、对储存条件要求严苛等特点。强调物料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的呆滞物料、缺料停产、物料混淆、质量隐患、库存成本过高等问题。 1.2 物料分类与编码: 介绍电子元器件、PCB板、外壳、辅料、包装材料等各类物料的分类方法。重点讲解建立统一、规范、具有唯一性的物料编码系统(如ERP系统中的物料主数据)对于后续信息管理、库存盘点、追溯的重要性。 1.3 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库存控制: 1.3.1 BOM(物料清单)的准确性: 强调BOM是MRP的基础,详细阐述如何确保BOM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及时更新,以避免因BOM错误导致的物料错配或短缺。 1.3.2 MRP原理与应用: 讲解MRP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何根据生产计划、BOM、库存信息自动生成物料需求,并制定采购和生产订单。 1.3.3 库存控制策略: 介绍不同的库存控制方法,如安全库存、经济订货量(EOQ)、准时制(JIT)生产等,并结合实际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策略,以平衡库存成本与缺货风险。 第二章:电子装联物料的收发存与储存管理 2.1 物料收货与检验: 建立规范的收货流程,包括供应商来料核对、数量清点、外观检查、关键参数抽检等。强调物料的入库前检验(IQC)是确保物料质量的第一道防线。 2.2 物料储存管理: 2.2.1 仓库规划与布局: 设计科学的仓库布局,合理划分不同物料的储存区域(如常温区、防潮区、防静电区、限制级物料区等)。 2.2.2 储存条件控制: 重点讲解针对不同类型物料的储存要求,特别是对温湿度、静电、光照等敏感物料的特殊储存措施,如使用防潮箱、干燥剂、防静电包装、温湿度监控设备等。 2.2.3 库位管理: 采用先进先出(FIFO)或后进先出(LIFO)等原则进行库位管理,结合系统化的库位编码,提高存取效率和准确性。 2.2.4 库存盘点: 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盘点制度(如循环盘点、年终盘点),核对账实相符,及时发现并处理差异,保证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2.3 物料发放与领用: 建立凭证化、按需领用的发放制度,防止物料的随意领用和积压。通过电子看板、条码扫描等技术提升发放效率和准确性。 第三章:电子装联物料的追溯与质量控制 3.1 物料追溯体系的建立: 强调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物料追溯体系,对每一批次的来料、每一颗物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利用条形码、二维码、RFID等技术实现物料信息的快速采集与关联。 3.2 批次管理与失效追溯: 详细介绍如何通过批次号实现物料的批次管理,当出现批量性质量问题时,能够快速追溯到受影响的物料批次,并进行召回或处理。 3.3 呆滞物料与报废管理: 制定呆滞物料的识别、评估、处理(如退货、报废、降级销售)流程,减少资金占用和库房压力。规范报废物料的处理流程,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 3.4 供应商物料管理: 强调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供应商评估、绩效考核、质量协议等方式,确保来料质量的稳定可靠,从源头控制物料风险。 3.5 物料质量管理体系: 结合ISO 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将物料管理纳入整体质量控制框架,通过持续的审核与改进,不断提升物料管理的水平。 总结: 本书系统性地阐述了现代电子装联过程中,环境控制与物料管理这两大支柱的重要性。通过对关键环境参数的深入解析、科学有效的环境建立与维护策略,以及从物料生命周期各环节出发的精细化管理方法,本书旨在为电子制造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卓越的产品质量、高效的生产运营和优化的成本控制,赢得先机。读者将能够从本书中学习到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企业在电子装联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第一时间是被它那个略显朴实的封面所吸引。9787121277047这个书号,在电子书泛滥的时代,仿佛一股清流,暗示着这是一本认真打磨过的实体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光是看目录和一些初步翻阅的内容,就能感受到作者邱华盛老师在电子装联这个领域深厚的积淀。从“环境”到“物料管理”,这两个词的组合本身就充满了专业性和挑战性。尤其是在当今这个追求精益生产、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如何构建一个稳定、可控、高效的装联环境,以及如何将琳琅满目的物料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这无疑是每一个身处这个行业的人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个人一直对电子产品从设计图纸变成实体物件的过程感到好奇,而“装联”恰恰是这个过程中最关键、也最充满技术活的环节。它涉及到无数细小的操作、严谨的流程、以及对各种环境因素的精准控制。而“物料管理”,更是整个供应链的基石,少了它,再好的装联技术也无从施展。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娓娓道来那些看似寻常却至关重要的细节,让我这个初学者能够窥见电子装联世界的精髓。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电子装联新世界的大门。我是一名刚刚接触电子制造行业的新人,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关于装联环境和物料管理方面的困惑,很多时候只能靠自己摸索,效率不高,也容易走弯路。偶然看到这本书,尤其是书名中“国现代”三个字,让我觉得这可能是一本非常贴合我们国内实际情况的著作。我一直认为,理论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能够结合国内的产业特点和发展现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环境”和“物料管理”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影响电子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的两个核心要素。一个良好的装联环境,能够有效地避免静电、潮湿、灰尘等不利因素对精密电子元件造成损害;而科学合理的物料管理,则能确保生产线上的物料供应及时、准确,减少库存积压,降低生产成本。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关于如何构建符合标准的装联环境的详细指导,以及如何通过先进的物料管理技术,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行业前辈进行深度对话。邱华盛老师的文字,平实而不失专业,娓娓道来,却字字珠玑。他对电子装联环境的论述,从宏观的厂房设计、温湿度控制,到微观的洁净度要求、防静电措施,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他对“环境”的理解,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空间,更是包含了一整套的规范、流程和人员素质要求。这让我意识到,一个真正好的装联环境,是技术、管理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物料管理方面,本书提出的理念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从物料的接收、检验、存储,到领用、追溯,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的智慧。特别是关于如何实现物料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来优化物料流程,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这些在实际生产一线摸爬滚打的人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一种“条理清晰”和“逻辑严谨”。在翻阅它的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作者邱华盛老师将电子装联这个看似庞杂的领域,一层层地剥离,然后用最清晰、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对于“环境”的阐述,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深入到每一个具体的操作细节,从洁净室的等级划分,到防静电措施的实施细则,再到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控制标准,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这对于想要建立或优化装联环境的团队来说,无疑是一本“操作手册”。而在“物料管理”的部分,本书则系统地梳理了从源头到终端的整个物料生命周期,包括了物料编码、仓储布局、库存控制、在制品管理,以及最后的报废处理等各个环节。其提出的“精益物料管理”理念,让我看到了如何通过优化流程、减少浪费,来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益。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本身就说明了内容的深度。我个人对电子制造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工作之余,喜欢钻研一些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书籍。邱华盛老师这本《正版国现代电子装联环境及物料管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环境”方面的论述,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行业经验,让我对如何构建一个稳定、可靠、高效的电子装联环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洁净度的控制、温度和湿度的管理,到防静电措施的有效实施,再到合理的照明和通风系统,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而“物料管理”部分,更是让我看到了作者在供应链优化方面的深刻见解。如何进行物料的精准分类、科学存储,如何实现物料的追溯和防错,以及如何通过精益化的管理来降低库存成本和缩短生产周期,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面临的挑战。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其中蕴含的专业知识所吸引。邱华盛老师在电子装联环境方面的讲解,细致入微,从基础的洁净室设计与管理,到防静电、防潮湿等关键要素的控制,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让我深刻理解了为何一个小小的环境因素,可能对精密电子元器件造成致命的影响。而“物料管理”的部分,更是让我看到了作者在供应链优化方面的独到之处。如何从源头控制物料的质量,如何建立科学的仓储体系,如何实现物料的精益化管理,这些内容都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全生命周期物料管理”的理念,这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物料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的“智慧宝典”。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对电子装联这个复杂体系的系统性梳理。邱华盛老师以清晰的逻辑,将“环境”和“物料管理”这两个看似独立的模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深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环境”方面,作者不仅关注了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物理参数,还强调了人员的培训、设备的维护以及操作规程的标准化。这让我意识到,一个良好的装联环境,需要硬件、软件和人的协同配合。而在“物料管理”方面,本书则提供了从物料采购、入库、存储、领用,到最终的成品出库的全流程管理方案。其提出的“可视化物料管理”和“精益化库存控制”等理念,对于我们这些在生产一线需要与海量物料打交道的从业者来说,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对电子装联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邱华盛老师在“环境”方面的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从最基本的防静电措施,到温湿度的精确控制,再到洁净度等级的划分,每一个环节都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物料管理”部分,则让我看到了如何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来优化物料的流动,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书中关于物料追溯和防错机制的介绍,让我深感启发。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技术操作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建立高效、规范的生产体系的“指南”。它帮助我理清了许多之前模糊不清的概念,让我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条理清晰,内容翔实”。邱华盛老师在对电子装联环境的阐述上,层层递进,从宏观的厂房规划到微观的器件防护,都给予了详尽的指导。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环境监控与预警系统”的介绍,这让我看到了如何通过科技手段,主动地去管理和控制环境因素,从而将潜在的风险降到最低。而在“物料管理”方面,作者提出的“精益化库存策略”和“物料生命周期管理”等概念,都极具前瞻性。这让我认识到,物料管理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收发存,更是一个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做好每一个细节,让你在电子装联的世界里少走弯路。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用“豁然开朗”来形容。邱华盛老师在书中,将电子装联这个专业领域,通过“环境”和“物料管理”这两个核心维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我之前一直以为“装联环境”仅仅是关于温度和湿度,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它包含了更为广泛的因素,例如洁净度、光照、噪音,甚至人员的心理状态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而“物料管理”部分,更是让我看到了作者在供应链优化方面的深厚功底,从物料的编码、分类、存储,到领用、追溯、报废,每一个环节都被梳理得井井有条。书中提出的“可视化物料追踪系统”和“智能仓储管理”等概念,让我对未来的电子制造充满了期待。这本书无疑是电子装联从业者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