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2011)
定价:28.00元
作者: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111097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2011)》由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编,全书内容包括:全国自然保护区统计分析报告、全国自然保护区统计表、全国自然保护区分类型统计表、全国自然保护区按类型分级统计表、全国自然保护区分部门统计表、全国自然保护区按部门分级统计表、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与人员统计表、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与人员分部门统计表、***自然保护区名录、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
内容提要
目录
全国自然保护区统计分析报告全国自然保护区统计表全国自然保护区分类型统计表全国自然保护区按类型分级统计表全国自然保护区分部门统计表全国自然保护区按部门分级统计表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与人员统计表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与人员分部门统计表自然保护区名录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翻看《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2011)》,我最期待的是能找到一些我从未听闻过,但听名字就充满神秘感的保护区。书中的条目,虽然只是一个名称的罗列,但很多时候,那个名字本身就足够勾起我的想象。比如,“XX瑶山自然保护区”,光是“瑶山”两个字,就让我联想到古老而神秘的山脉,那里可能隐藏着未知的物种,或者保留着原始的生态风貌。我喜欢这种通过名称来构建画面感的方式,它激发了我进一步去了解这个保护区具体位于何处,其核心保护对象是什么,是否有着特别的生物种类,或者与当地的文化传说有着怎样的联系。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可能性:那里是否是珍稀鸟类的越冬地?那里是否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那里的森林是否依然茂密,少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这种带着个人想象去解读目录条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有趣的探索。我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够结合地图和更详细的资料,去验证我的这些猜测,让这些名字不再只是文字,而是鲜活的地理存在和生态宝库。
评分对于我这样喜欢旅行、渴望体验不同自然环境的人来说,《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2011)》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潜在目的地清单”。即使我没有仔细研究每个保护区的具体介绍,光是看到那些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名字,就足以在我心中种下一颗颗探索的种子。我开始想象,在不久的将来,我是否有可能前往某个以高山湖泊闻名的保护区,感受那份宁静与壮丽;或者去一个以独特地貌著称的保护区,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或者走进一片茂密原始的森林保护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鸟语虫鸣。我甚至会根据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去构思一条结合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的旅行路线。这种将书本信息转化为实际旅行计划的冲动,让我觉得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它不仅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我对未知自然世界更多可能性的向往和探索欲,为我的旅行梦想增添了具体的指引。
评分每当我看到诸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样的称谓,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对“珍稀”和“重要”的认知。《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2011)》虽然是以官方、客观的口吻呈现,但它所代表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在我看来,这份名录本身就是一部关于中国自然财富的“珍宝图”。它提醒着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有许多地方因为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生态功能或特殊的自然景观而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我开始思考,这些被保护的区域,意味着怎样的生态价值?它们可能孕育着多少特有的物种,又承担着多少维系区域生态平衡的责任?我理解,这份名录的出现,是国家对保护这些自然“珍宝”的郑重承诺和初步规划。它让我看到了中国在面对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努力在守护着那些不可替代的自然遗产。这种责任感和对未来的考量,从这份名录中得以体现,也让我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深的敬意和期待。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自然风光和生物多样性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能够系统地了解我国散布在广袤土地上的那些珍贵的自然保护区。这次有幸接触到《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2011)》,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每一条信息,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初步的概览,就足以让我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我最先被吸引的是那种“一览无余”的概括能力。它似乎像一张巨大的网,将全国各个省份、各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都一一网罗。我脑海中开始勾勒出一幅地图,上面点缀着大大小小的保护区标识,每一个标识都代表着一片独特的生态系统,可能是巍峨的山脉,也可能是广阔的湿地,又或者是神秘的森林。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初步理解我国自然保护工作的整体布局,知道哪些区域是重点保护对象,哪些生态类型得到了优先关注。我尤其好奇的是,不同地理区域的保护区在类型和功能上会有怎样的差异?比如,北方可能以森林和草原保护为主,而南方则可能侧重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湿地或热带雨林。这种初步的了解,为我今后深入探索具体的保护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对国家在保护这些宝贵自然资源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个对生态学研究方法略有耳闻的读者,我尤其关注《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2011)》所呈现的信息背后可能包含的科学依据。虽然书名看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录,但我相信,每一个被收录的自然保护区,背后都经过了严格的选址、评估和论证过程。我推测,名录中可能隐约透露出不同保护区在建立时的侧重点。有的可能是为了保护某种濒危物种,有的可能是为了守护特定的自然景观,还有的可能是为了维护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比如水源涵养地或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这种对不同保护区建立目的的潜在理解,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是这个地方被保护?”、“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的建立对当地乃至更广泛的区域生态有什么意义?”。这种思考让我觉得,这本名录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信息的集合,更是一份关于中国生态保护战略和实践的初步记录。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窥见中国在识别、评估和保护重要自然区域时所遵循的科学逻辑和决策过程,这对于我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复杂性非常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