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新修订版 |
| 作者 | 迟铎 |
| 定价 | 23.80元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 ISBN | 9787801036674 |
| 出版日期 | 2010-07-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一部普及性的古代汉语工具书,适合中学生及语文工作者使用。收录虚词676条,每个词条都从词性、用法、意义、例句等方面加以说明。6000余条书证选自1060篇古代典籍,并翻译为现代汉语,方便读者理解。体例科学严谨,解释简明扼要,译文准确流畅。双色印刷,方便读者查阅。 |
| 作者简介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目录 | |
| 前言 凡例 词目音序检字表 词典正文 附录 古汉语语法提纲 |
| 编辑推荐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文摘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序言 | |
| 暂无相关内容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有古典韵味的,封面那种淡雅的米黄色,配上典雅的字体,让人一拿在手里就感觉回到了那个书香袅袅的年代。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不反光,看起来很舒服,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太累。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的工具书太多了,很多都不够严谨。但翻开这本书后,惊喜地发现它的排版布局非常清晰,词条的检索系统设计得也很人性化,不像有些词典那样把密密麻麻的文字堆在一起,看着就头疼。初次接触古代汉语的虚词,很多概念都显得飘忽不定,这本书的解释部分详略得当,既有宏观的理论阐述,又不乏细致的实例佐证。特别是那些常用的小词,比如“乎”、“矣”、“哉”,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微妙差别,这本书都给梳理得井井有条,这对于我这种想要深入理解古文精髓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省去了我大量在浩瀚的古籍中摸索的时间。
评分最近在整理一篇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书信的研究资料,深感自己对于那个时代特有的语言习惯和语气词掌握得不够到位,很多细微的情感表达都读得云里雾里。听一位研究古典文学的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说它对于理解古代汉语中那些“不显山不露水”的虚词的语用功能非常有帮助。我赶紧找来翻阅,立刻被它那种务实的研究态度所吸引。它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真正从实际的语料中提炼规律。比如,书中对“夫”字在句首的不同引导功能,分析得极其透彻,举出的例句也都是信手拈来、极具代表性的。更让我欣赏的是,它在处理某些有争议的词义时,并未采取一家之言,而是列举了不同的观点,并给出自己的合理推断,这种开放和审慎的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深信不疑。它真正做到了工具书的本分:实用、准确、权威。
评分作为一个刚接触古代汉语不久的学生,面对满屏的“之乎者也”,感觉就像在攀登一座高山,每走一步都充满迷茫和挫败感。市面上那些厚重的教材和参考书,往往一开始就给我灌输了太多复杂的语法规则,让我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为我这种初学者量身定做的“轻量级向导”。它没有一上来就给我抛出那些繁琐的表格和绕口的定义,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将那些最常用、最容易混淆的虚词模块化地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个虚词的“功能标签”的设置,比如“表疑问”、“表感叹”、“表并列”等等,一看便知,非常有利于记忆和快速查阅。这使得我在做阅读练习时,遇到不确定的虚词,可以迅速定位并确认其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阅读效率和信心。它让枯燥的虚词学习过程变得有章可循,甚至有了一点点趣味性。
评分我是一个对古代文献的翻译工作者,对语言的精确性要求极高。在处理一些比较含蓄、意蕴悠长的古文时,如果对虚词的理解稍有偏差,整个句子的味道和作者的原意就会大打折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对语境和细微差别的把握。它不只是简单地告诉你一个虚词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它在特定句法结构中扮演的“角色”。比如,对于表示条件的“则”、“乃”、“遂”这几个词的区分,书中通过大量对比性的古代名篇选段进行解析,让我明白了它们之间在逻辑强度和时间顺序上的细微梯度变化。这种深入骨髓的分析,对于我们进行高质量的译文创作至关重要,它保证了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文学韵味和思想深度。这本书无疑是专业翻译人员案头不可或缺的工具。
评分最近迷上了品读唐诗宋词,总觉得文字之美,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凝练和含蓄,而那些让诗词变得灵动起来的,往往就是那些不起眼的虚词。我希望自己能读懂字里行间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这本书在解析虚词时,没有拘泥于冰冷的语法结构,而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例证,这对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它把虚词和文学意境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我看到,原来一个简单的“矣”字,可以把一句感慨瞬间推向高潮,或者一个“其”字,又能营造出一种疏离而又关切的距离感。这种将语言学知识与文学鉴赏完美结合的处理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古典文学的审美体验。它不单单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古代文学导师,引导我体会语言的魔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