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前言
第I章 绪论
第二章 《无词歌》的曲式结构
第I节 并列组合原则曲式结构的乐曲
第二节 再现组合原则曲式结构的乐曲
第三节 循环组合原则曲武结构的乐曲
第四节 奏鸣组合原则曲式结构的乐曲
第五节 边缘组合原则曲武结构的乐曲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无词歌》曲式结构各部分的创作特点
第I节 中间部的写法
第二节 再现部的进入手法
第三节 华彩段的运用
第四节 前奏与尾声的功能作用
第四章 《无词歌》的音乐陈述结构
第I节 基础结构
第二节 衍生结构
第三节 组合结构
第五章 《无词歌》的旋律创作
第I节 典型的旋律进行
第二节 旋律中非歌唱性因素的渗通
第三节 旋律中的装饰音
第四节 旋律的节奏与节拍
第五节 调式、调性和速度
第六章 《无词歌》的钢琴织体
第I节 织体的功能类型
第二节 织体与旋律的关系
第三节 织体在乐曲整体发展中的变化
第七章 《无词歌》的复调手法与和声风格
第I节 《无词歌》的复调手法
第二节 《无词歌》的和声风格
第八章 结语
主要参考资料
无词歌乐曲全集中的标记说明
无词歌(乐曲全集)
第I首 作品19之1
第二首 作品19之2
第三首 作品19之3
第四首 作品19之4
第五首 作品19之5
第六首 作品19之6
第七首 作品30之1
第八首 作品30之2
第九首 作品30之3
第十首 作品30之4
第十一首 作品30之5
第十二首 作品30之6
第十三首 作品38之1
第十四首 作品38之2
第十五首 作品38之3
第十六首 作品38之4
第十七首 作品38之5
第十八首 作品38之6
第十九首 作品53之1
第二十首 作品53之2
第二十一首 作品53之3
第二十二首 作品53之4
第二十三首 作品53之5
第二十四首 作品53之6
第二十五首 作品62之1
第二十六首 作品62之2
第二十七首 作品62之3
第二十八首 作品62之4
第二十九首 作品62之5
第三十首 作品62之6
第三十一首 作品67之1
第三十二首 作品67之2
第三十三首 作品67之3
第三十四首 作品67之4
第三十五首 作品67之5
第三十六首 作品67之6
第三十七首 作品85之1
第三十八首 作品85之2
第三十九首 作品85之3
第四十首 作品85之4
第四十一首 作品85之5
第四十二首 作品85之6
第四十三首 作品102之1
第四十四首 作品102之2
第四十五首 作品102之3
第四十六首 作品102之4
第四十七首 作品102之5
第四十八首 作品102之6
第四十九首 无作品编号
内容推荐
对《无词歌》创作技巧的分析与研究,将是本书的中心议题,本书将对《无词歌》曲集中49首乐曲的整体曲式结构特点、曲式结构的组合特点以及陈述结构、旋律风格、织体、复调与和声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事实将会有力地证明:《无词歌》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创造了很多艺术价值的艺术精品!
在浪漫主义时代,虽然以肖邦、舒曼和李斯待的钢琴作品为高峰,但费利克斯·门德尔松作为攀登这一高峰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简介
高佳佳,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作曲系书记、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培养的第I位作曲技术理论博士,也是我国第I位作品分析研究方向博士。曾在《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初次翻开这本乐谱集时,我就被它那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字体所吸引。作为一名钢琴学习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深入剖析门德尔松无词歌的教材,而这本书显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乐谱罗列出来,更重要的是,它在每一首曲目后面都附带了详尽的分析,从和声进行、织体结构到演奏技巧的指导,都做到了面面俱到。尤其是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那些关于踏板运用的建议和乐句处理的示范,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中那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它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的陪伴下,一步步地揭开这些“无词歌”背后的情感与技巧密码。书中的图例和标记都非常直观,即便是那些复杂的段落,也能通过图示清晰地理解其内在逻辑。读完前几章,我已经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处理同类作品时的自信心大增,那种对音乐的理解深度,是以前单纯靠自己摸索无法企及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也着实令人称赞,这对于经常需要长时间翻阅乐谱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它不像某些廉价教材那样,用纸薄得一翻就容易撕裂,或者油墨印得模糊不清。这本书的纸张厚实,即便是用铅笔做了大量的批注和记号,也不会透到背面去,保持了乐谱的整洁。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开本设计非常人性化,放在钢琴架上时,无论你在琴凳上坐得多低或者多高,视线都能很自然地落在谱面上,这一点在长时间的练习中极大地减轻了眼睛的疲劳。虽然内容本身是关于古典音乐的,但其设计风格却带着一种现代的简约美感,让人在沉浸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现代印刷工艺带来的愉悦。我甚至觉得,光是把它放在书架上,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它散发着一种对音乐艺术的尊重与敬意。
评分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渴望将自己的演奏提升到“艺术诠释”层面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更是无可替代。它并没有止步于技术层面的指导,而是深入挖掘了门德尔松创作这些作品时的心境和当时的音乐思潮背景。比如,在解读某几首具有明显叙事性的小品时,作者引用了当时信件中的片段,将冰冷的音符瞬间激活成了有血有肉的故事。这种对“乐思”的挖掘,远比单纯的指法练习要高明得多。它教会我们,演奏无词歌不是在“弹奏”,而是在“倾诉”——用手指的力度、触键的深浅来描绘出那些门德尔松未曾用文字说出口的情感波动。我发现,当我尝试用书中提供的那种“叙事性”视角去重塑我的演奏时,听众对音乐的反应也变得更加热烈,这证明了作者的理论指导是极其贴合实际演奏效果的。
评分我一直觉得,市面上关于浪漫主义钢琴曲的教程往往要么过于偏重技术分解,流于表面,要么就是过于晦涩的理论堆砌,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巧妙地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的理论部分是建立在实际演奏难点之上的,每一个术语的解释都配有具体的乐段作为范例。比如,当它讨论到“音色转换”时,它没有空泛地谈论“明亮”或“温暖”,而是精确地指出在某一个小节中,应该如何调整手指的接触角度和重量分配来实现你想要的音色效果。这种“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我不再需要反复试验无数次才能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因为书中的指引已经为我规划好了最合理的探索路径,让我的练习时间得到了更高效的利用,避免了走弯路带来的挫败感。
评分这本书对于教材的理解,达到了一个令人敬佩的高度,它成功地将严肃的音乐学研究成果,转化成了一套可供普通爱好者和专业学生共同使用的实用工具。我特别欣赏它在曲目选择和编排上的用心。它不仅包含了那些著名的、耳熟能详的作品,还穿插了一些相对冷门但同样精彩的篇章,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曲目视野。对于每一首曲子的难度分级也做得非常客观,让我可以根据自己每周的进步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重点,既保持了挑战性,又不会因为曲目难度过高而打击积极性。总而言之,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程”,不如说是一份详尽的“演奏指南地图”,它为我打开了通往理解和完美演绎门德尔松无词歌艺术殿堂的坚实大门,是一笔物超所值的投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