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章 历史的回顾
1.1 提琴发展的社会背景
1.2 提琴的发展过程
1.3 小提琴形状的剖析
第二章 制作和修复的基础知识
2.1 概述
2.2 木材的基本知识
2.3 修琴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章 古代制琴大师
3.1 布雷西亚学派
3.2 克雷莫那学派
3.3 斯坦因纳
第四章 提琴的形状和模具
4.1 模具
4.2 样板的制作
4.3 模具的制作
4.4 修琴用的模具
第五章 侧板框
5.1 制作侧板框
5.2 修理侧板框
第六章 背板
6.1 背板的制作
6.2 背板的修复
第七章 面板
7.1 面板的制作
7.2 面板的修复
第八章 琴颈和旋首
8.1 琴颈和旋首的制作
8.2 琴颈和旋首的修理
第九章 附件
9.1 配件
9.2 琴弓
第十章 组装和调音
10.1 组装琴体
10.2 调音
10.3 关于音色
10.4 克雷莫那学派的方法
第十一章 工具
11.1 测量工具
11.2 切削工具
11.3 锯割工具
11.4 锉磨工具
11.5 抛光工具
11.6 磨刀
11.7 电动工具
11.8 夹具和夹子
11.9 其他工具
11.1 0胶
第十二章 漆
12.1 制漆用的材料
12.2 着色剂
12.3 漆的配制
12.4 刷漆技术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图片索引
附录三表格索引
巨牛图书专营店
这本书的排版和配图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在阅读关于工具使用的章节时,我发现许多复杂的角度和接口设计,仅仅用文字描述是难以完全把握的。但这里的插图清晰锐利,很多关键部件都进行了细致的局部放大和剖面展示,即便隔着书本,也能清晰地想象出工具在手中的感觉和作用力点。更值得称赞的是,全书的语言风格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也保持着一种令人愉悦的节奏感。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院派腔调,反而像是一位耐心、知识渊博的老师,循循善诱。对于初学者而言,这种易读性至关重要,它降低了进入这一复杂领域的门槛,使得那些原本望而生畏的工艺细节变得可以理解和模仿,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动手欲望。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但翻开后便被其独特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它巧妙地穿插了历史上的几位制琴大师的生平片段,这些传记式的描述并非简单的生硬罗列,而是紧密结合了他们的技术革新和时代背景。例如,书中对斯特拉迪瓦里时代气候变化与木材资源变迁如何影响其制作风格的探讨,让我对“历史对艺术的影响”有了全新的理解。这些生动的插叙,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工艺流程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人文关怀。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撰写这些内容时,对制琴艺术怀有的那种近乎虔诚的敬意。它成功地将冰冷的科学数据与火热的艺术创作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历史厚度的知识体系,让人在学习制作技巧的同时,也领略到了提琴艺术的千年传承。这种跨学科的融合处理,是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提琴爱好者,我原先对“修复”这一环节总是感到敬畏,认为那是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才能触碰的领域。然而,这本书对提琴常见损伤的诊断与修复流程的描述,展现出一种令人安心的条理性和科学性。它没有回避那些棘手的挑战,比如内部音柱的支撑问题或指板弯曲的矫正,而是用清晰的图示和步骤指导,将复杂的操作分解为可执行的步骤。特别是关于旧漆层处理的部分,作者深入分析了历代使用漆料的化学成分,以及如何使用最温和的方式进行清洁和翻新,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乐器原有的声音特质。这种对“保护”而非“改变”的理念贯穿始终,体现了极高的职业道德。它不仅是一本实操指南,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尊重和延续乐器生命的宣言,让我对接下来的日常保养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关于提琴制作与修复的理论书籍,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感悟。书中的内容不仅详尽地介绍了传统提琴制作工艺的每一个细微环节,更深入地剖析了声学原理在乐器设计中的应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木香与匠人精神的工坊,亲眼见证着一块平凡的木料如何通过精湛的技艺,蜕变为拥有迷人音色的艺术品。特别是关于音板弧度和厚度控制的章节,作者用极其严谨的物理学和材料学知识,解释了这些看似微小的调整如何对提琴的共鸣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远非一本普通的工具书所能比拟,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声音哲学的宣言。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不同木材特性时的细腻笔触,仿佛每一种槭木、云杉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性格”,等待着制作者去唤醒它们内在的潜力。对于任何一个对提琴制作抱有严肃态度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通往大师之路的基石,它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如何做”,更是“为什么这样做”。
评分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对“提琴基础知识”部分的论述,它远超出了我们通常理解的乐理或乐器结构介绍的范畴。作者着重探讨了提琴声音的感知心理学——即人类耳朵如何处理和解析琴弦振动产生的复杂泛音。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声学实验数据来佐证某些设计选择的合理性,比如关于F孔形状对高频辐射影响的讨论,这使得整本书的理论高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它不再仅仅关注“做成一个琴”,而是深入到“如何做一个能与听众心灵对话的琴”。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出版质量一向值得信赖,印刷精度极高,保证了所有图表和文字的准确性,这对于一个对精度要求极高的领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品质保证。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科学、艺术、历史于一体的百科全书式著作,阅读过程是一次对制琴艺术的彻底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