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1 | 定 价 | 27.00元 |
| 作 者 | 金铁霖 | 难 度 | 初级 |
| 开 本 | 16开 | 属 性 | 民族声乐教材 |
| 页 数 | 76页 | 光 盘 | 无 |
| 谱 号 | 简谱、歌词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数 量 | 1本 | 出版日期 | 2014年4月 |
| 产品目录 |
声乐基础知识
一、发声器官
二、歌唱姿势与歌唱卫生
三、歌唱呼吸
四、打开喉咙,"安放"声音
五、共鸣腔体的运用
六、咬字
七、关于民族唱法的嗓音运用
第二章金铁霖谈民族声乐教学法
第三章50首歌曲范例
1.江山
2.望月
3.走进春天
4.我爱我的祖国
5.祝福祖国
6.祖国之恋
7.战士与母
8.阳光路上
9.长鼓敲起来
10.美丽神奇的地方
11.梨花颂(京剧《大唐贵妃》选段)
12.枉凝眉(电视连续剧《红楼梦》(1987年)主题歌)
13.映山红(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
14.绒花(电影《小花》插曲)
15.赶牲灵
16.我爱你,塞北的雪
17.赶圩归来阿哩哩
18.故乡是北京
19.心上人像达玛花
20.报答
21.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22.黄水谣(《黄河大合唱》选曲)
23.火把节的欢乐
24.思乡曲(电影《海外赤子》插曲)
25.大海啊,故乡(电影《大海在呼唤》主题歌)
26.一首桃花(歌剧《再别康桥》选曲)
27.珊瑚颂(歌剧《》选曲)
28.—抹夕阳(歌剧《伤逝》选曲)
29.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歌剧《党的女儿》选曲)
30.花非花
31.岁月悠悠
32.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33.嘎哦丽泰
34.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35.在那遥远的地方
36.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37.草原之夜(电影《绿色的原野》插曲)
38.怀念战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39.说句心里话
40.天涯望月
41.我和我的祖国
42.长江之歌(电视片《话说长江》主题歌)
43.桥
44.红豆词
45.别亦难
46.乌夜啼
47.月之故乡
48.蝶恋花·答李淑一
49.教我如何不想他
50.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歌剧《傲蕾·一兰》选曲)
| 书 名 | 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2 | 定 价 | 27.00元 |
| 作 者 | 金铁霖 | 难 度 | 中级 |
| 开 本 | 16开 | 属 性 | 民族声乐教材 |
| 页 数 | 76页 | 光 盘 | 无 |
| 谱 号 | 简谱、歌词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数 量 | 1本 | 出版日期 | 2014年4月 |
| 产品目录 |
学习声乐需要经过的三个阶段
一、自然阶段
二、不自然阶段
三、科学的自然阶段
第二章 中国民族声乐应符合的"四性"美学原则
一、科学性
二、民族性
三、艺术性
四、时代性
第三章 50首歌曲范例
1.春晓
2.长相知
3.分骨肉
4.满江红
5.大江东去
6.我住长江头
7.枫桥夜泊
8.蓝花花
9.小白菜
10.思恋
11.在银色的月光下
12.鸿雁
13.大森林的早晨
14.梧桐树
15.美丽家园
16.黄河渔娘
17.文成公主
18.断桥遗梦
19.贵妃醉酒
20.芦花
21.七月的草原
22.岩口滴水
23.军营飞来一只百灵
24.沁园春·雪
25.我们是黄河泰山
26.父老乡
27.山里的女人喊太阳
28.梅兰芳
29.无名花
30.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31.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32.乡音乡情
33.那就是我
34.想娘
35.两地曲
36.思恋黄河
37.拾彩贝
38.父
39.父的草原母的河
40.天蓝蓝
41.北大荒人的歌
42.梁祝新歌
43.荷花梦
44.杨白劳(歌剧《白毛女》选曲)
45.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歌剧《刘胡兰》选曲)
46.红梅赞(歌剧《江姐》选曲)
47.轻轻推开一扇窗(音乐剧《星》选曲)
48.飞出这苦难的牢笼(歌剧《草原之歌》选曲)
49.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50.情歌(歌剧《苍原》选曲)
| 书 名 | 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3 | 定 价 | 36.00元 |
| 作 者 | 金铁霖 | 难 度 | 高 |
| 开 本 | 16开 | 属 性 | 民族声乐教材 |
| 页 数 | 113页 | 光 盘 | 无 |
| 谱 号 | 简谱、歌词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数 量 | 1本书 | 出版日期 | 2014年4月 |
| 产品目录 |
声乐演唱的七个方面
一、“声”——声音技巧
二、“情”——情感真挚、表达巧妙
三、“字”——歌唱的语言
四、“味”——歌唱的风格与韵味
五、“表”——歌唱中的表演
六、“养”——歌唱修养
七、“象”——歌唱形象
第二章 50首歌曲范例
1.杏花天影
2.月满西楼
3.关睢
4.阳关三叠
5.多情的土地
6.祖国,慈祥的母
7.秋水长天
8.云雀飞过阿拉玛力
9.孟姜女
10.家
11.高山流水
12.飞天
13.我的江河水
14.喀什葛尔女郎
15.潇湘云水
16.我的深情为你守候
17.战士为国守安详
18.曙色
19.红旗颂
21.知己红颜
22.放风筝
23.你来了
24.江河水
25.青春舞曲
26.春天的芭蕾
27.荔枝颂
28.飘动的篝火
29.眺望
30.大江南
31.西部放歌
32.鹰翔
33.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歌剧《小二黑结婚》选曲)
34.海风阵阵愁煞人(歌剧《》选曲)
35.恨似高山仇似海(歌剧《白毛女》选曲)
36.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歌剧《江姐》选曲)
37.血里火里又还魂(歌剧《党的女儿》选曲)
38.万里春色满家园(歌剧《党的女儿》选曲)
39.不幸的人生(歌剧《伤逝》选曲)
40.人就活一回(歌剧《原野》选曲)
41.啊!我的虎子哥(歌剧《原野》选曲)
42.去追随我心爱的格桑(歌剧《启明星》选曲)
43.不能尽孝愧对娘(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选曲)
44.花样年华(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选曲)
45.我心永爱(歌剧《玉鸟兵站》选曲)
46.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歌剧《木兰诗篇》选曲)
47.你在哪里啊,红莲(歌剧《运河谣》选曲)
48.来生来世把你爱(歌剧《运河谣》选曲)
49.夜空中银河低垂(歌剧《屈原》选曲)
50.铺平大道通长安(歌剧《博望侯·张骞》选曲)
坦白说,我对这种被定位为“全国推广教材”的书籍,起初抱有一定的审视态度,担心其为了追求“全面”而牺牲了“深度”。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在深度挖掘民族唱法核心要素的同时,展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和前瞻性。比如,书中对现代民族声乐在与美声、流行唱法融合趋势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这在很多老派教材中是看不到的。它既尊重了民族唱法固有的根基和规范,又鼓励学习者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创造性的发展。我注意到其中对一些新兴民族声乐作品的分析,角度非常新颖,指出了如何既保留民族特色又不至于落入俗套的关键点。这对于正在摸索自己演唱风格的年轻一代歌手来说,无疑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它教会我们如何“立足传统,面向未来”,而不是固步自封或盲目追随潮流。
评分我最近入手的这本关于民族唱法的大全集,真是让我这个声乐爱好者喜出望外。光是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编者对这个领域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它不仅仅是一本技巧的堆砌,更像是一本带着我们深入中国声乐历史和美学殿堂的向导。书中的选曲范围之广,让人叹为观止,从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到近年涌现出的优秀新作,几乎覆盖了民族唱法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和不同地域的风格特色。尤其让我欣赏的是,它在讲解具体唱法技巧时,并没有陷入枯燥的术语罗列,而是巧妙地结合了大量的范例和解析,使得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循着清晰的脉络,理解那些看似玄妙的“气息运用”、“共鸣位置”是如何在实践中达成的。对于想要系统提升自己的朋友来说,这种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无疑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让人有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之感。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地域性发声特点的分析,那部分内容让我对不同民族音乐的韵味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绝非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教材可比。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内容量是相当惊人的,但它的编排逻辑清晰到令人赞叹。它就像是一个设计精密的迷宫,虽然路径曲折复杂,但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指引,绝不会让人迷失方向。尤其是针对演唱者在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作者设置了专门的“自检与排除”章节,这些内容简直是量身定做,直击痛点。例如,当我在练习某个高难度转音时,书中立刻提供了至少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对应的练习谱例,这种多角度的解决思路,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书中引用的许多教学案例和范例,都来自于作者多年一线教学的宝贵经验,充满了实战性。这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冰冷的教科书,而是在进行一次与大师的深度对话。对于任何一位立志于在民族声乐领域深耕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镇山之宝”,是值得反复研读、常翻常新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也体现出一种对学术的尊重和对读者的体贴。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更值得称道的是,它在理论阐述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很多声乐教材往往过于偏重某一方,要么是空洞的理论,要么是脱离实际的练习。但这一本,则像是资深声乐教授的耳提面命,每当讲到一个难点时,总能立刻提供出针对性的练习方法,并且配有详细的图示,指导我们如何调整口型、舌位乃至身体的姿态。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指导进行了一些气息的深层练习,效果立竿见影,之前一直困扰我的高音区的“紧绷感”明显得到了缓解。它并非简单地告诉你“要放松”,而是告诉你“如何才能放松”,这种对细节的精雕细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学功力和对民族唱法精髓的精准把握。对于我们这些自学者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位全天候的私人声乐导师,随时随地都能提供专业指导。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声乐体系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寻觅过不少教材,但大多要么是侧重于某一个流派的介绍,要么就是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本《大全》,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所构建的知识体系非常完整和宏大,从民族声乐的基础发声原理讲起,一直延伸到艺术歌曲的诠释,中间穿插了对不同声区处理的精妙方法。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情感表达”的探讨。民族唱法,唱的不仅仅是声音技巧,更是对民族情感和文化底蕴的传达。书中用了很多篇幅来引导读者如何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到歌唱中去,如何通过声音的色彩变化来叙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这种人文关怀的融入,让这本书的价值提升了一个档次,它不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用声音讲故事的哲学著作。每次研读其中的章节,都感觉自己的音乐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