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 |
| 丛书名: | 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44430487 |
| 出版年份: | 2011年9月1日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262页 |
| 开本: | 1/16 |
| 图书定价: | 35元 |
| 实际重量: | 481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纸张的触感,也给我留下了极佳的印象。要知道,如此专业的学术书籍,往往在出版环节容易打折扣,但上海教育出版社这次的表现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墨色浓郁,印刷清晰,即便是那些复杂的乐谱符号和古代文字引文,也清晰可辨,这对于需要反复研读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个人最欣赏的是它在章节安排上的独到匠心。它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推进,而是巧妙地将“理论基础”、“实践规范”和“历史演变”这三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比如,在讨论到某个朝代的宫廷雅乐制度时,它会立刻回溯到早期经典文献中对“中和之美”的阐述,然后再引出现代学者对此的争议。这种多维度的切入视角,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层次感。我甚至发现了一些我在其他艺术史著作中从未见过的,关于民间乐教与士大夫音乐修养的对比研究,这无疑拓宽了我的研究视野,让人感到收获颇丰。
评分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学术研究的严肃性与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虽然内容涉及大量晦涩的古代概念和复杂的乐律学知识,但作者的行文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它更像是请了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在你身边,用充满激情的语调,为你娓娓道来。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的历史人物,比如孔子、荀子,以及后世的朱熹等人,书中对他们音乐教育思想的解读,既有尊重传统的态度,又不乏现代学术的审视,提供了很多新颖的解读角度。比如书中对“中和位育”思想在宋代琴学中的具体体现的分析,那种细腻入微的笔触,让人仿佛能听到千年前古琴发出的悠扬之音,极大地激发了阅读的乐趣和探索的欲望。
评分读完前几章,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介绍“是什么”,更是在探讨“为什么会这样”。它对于古代音乐教育的“目的性”挖掘得非常到位。例如,书中详细描述了不同阶层在不同年龄段所接受的音乐教育内容和标准,揭示了音乐在古代社会流动性中的微妙作用。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德音”与“正声”的辩证关系这一部分的论述。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古代音乐教育等同于道德说教,而是细腻地描绘了在不同历史阶段,这种“德”与“乐”的平衡点是如何被重新校准的。这种对历史情境的深度嵌入,使得理论不再悬浮,而是扎根于真实的社会土壤之中。对我来说,这本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它教会我如何用更具批判性和历史感的眼光去审视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现象。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朴的色调和精致的排版,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带回了那个悠远的年代。我翻开扉页,首先注意到的是它对于音乐史料的梳理,那种严谨和细致,真不是一般的教材能比拟的。作者在引言中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关于礼乐教化在古代社会结构中的核心地位,这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对先秦时期的雅乐制度非常感兴趣,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论述,远超出了我以往读过的任何资料。它不仅仅是罗列了文献,更是深入剖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如何利用音乐来维护和构建其统治秩序的深层逻辑。特别是对不同学派对“和”与“变”的理解差异,分析得入木三分,让人不得不停下来深思。那种层层递进的论证结构,非常清晰地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脉络的全面掌握。读起来,完全不是枯燥的学术堆砌,而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与古代的音乐思想家们进行思想的碰撞。
评分坦率地说,在入手这本书之前,我对于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印象还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片段上,感觉像是一部尚未完整拼凑起来的拼图。然而,这本教材真正起到了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它将散落的知识点系统地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一张完整而有逻辑的知识网络。它不仅系统地梳理了从上古到明清的官方音乐教育体制,还特别强调了地方志和家学中非主流教育实践的价值,这在以往的概论性著作中是很少被提及的侧面。通过这本书,我深刻理解了古代音乐教育是如何与当时的政治哲学、社会伦理紧密交织在一起,共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的。对于任何一位想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史或者教育史的同仁来说,这本教材无疑是一部具有极高参考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必备工具书,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扎实的学术底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