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科学家在做什么 走进太阳能时代
定价:28.00元
作者: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真空学会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2001129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章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史
1.1蚂蚁之死的启迪:阳燧的发明
1.2为什么东西方文化都视火为'圣火'
1.3哪个国家首先使用太阳能保卫家园
1.4 1900多年前,人类已经拥有'阳光房'
1.5谁发明了热盒子,还应用到野外探险
1.6的牧师发明了太阳能热发动机
1.7对人类影响巨大的**台太阳能蒸汽机
1.8太阳能电池的孕育期到来了
1.9太阳能电池的新方向出现了
1.10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太阳能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11太阳能发展中的困惑
1.12来自不同国籍的科学家都在奋力追求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能
1.13太阳能电池出现了不同的呈现类型
1.14太阳能是**可以支撑人类飞天梦想的能源吗
1.15应用在地球上的太阳能电池为什么比应用在太空中的更难制造
1.16太阳能光伏何时能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1.17当制作太阳能电池像印报纸一样简单时,人类的生活将有哪些改变
1.18制作生产太阳能电池的过程,对我们的环境有哪些污染
1.19是什么制约了太阳能更广泛深入的发展
1.20太阳能的利用对国际局势有哪些战略意义
第2章太阳能光电系统
2.1什么材料是目前*被认可的电池材料
2.2我们在基体材料上做了什么'表面文章'
2.3为什么现在也可以在玻璃上做成太阳能电池
2.4斯特林发电也是光电效应吗
2.5新技术带来太阳能转换效率的新突破--太阳能蒸馏结构
2.6将电池串并联起来就是电厂了吗
第3章太阳能光热系统
3.l太阳能集热管是光热系统的心脏吗
3.2有效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3.3怎样减少太阳光在每一段旅行中能量的丢失
3.4太阳能热水系统跟在阳光下将水晒热有什么不同
3.5晴天或阴天,都会通过太阳能得到适合人体温度的洗澡水吗
第4章太阳能电池利电池板
4.1为什么制作太阳能电池要在真空环境下实现
4.2怎样的神奇现象将光转换成电
4.3地球上制作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用光了怎么办
4.4可否将太阳能电池板折叠或卷起来,便于携带
4.5为什么需要将每一块电池连接起来,才能制成电池板组件
……
第5章利用太阳能的技术原理
第6章生活中的各类太阳能产品
第7章太阳能让家庭生活更方便、更独立,更节俭
第8章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的联姻
第9章面对太阳能,他们的态度是什么
0章太阳能时代即将到来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吸引人,一种深邃的蓝色背景,上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光芒,仿佛宇宙的浩瀚尽收眼底。封面上方的字体带着一种现代感,又隐约透露出科学的严谨。我一直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充满好奇,这本书的标题《探索宇宙的奥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期待它能带领我走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那些遥远星系的形成,黑洞的神秘,以及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些我们还知之甚少的宇宙组成部分。希望作者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物理学概念阐述清楚,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领略到宇宙的壮丽与精妙。尤其是我对“宇宙大爆炸”理论以及近期在引力波探测方面的进展非常感兴趣,这本书能否在这方面提供一些深入的见解,是我非常期待的。如果书中能够配上一些精美的宇宙图片,那就更加完美了,能够帮助我直观地感受宇宙的浩瀚与美丽。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满足我对宇宙探索的渴望,并带给我一场思想的盛宴。
评分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时间的河流》的书,这本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作者以一种极其诗意和哲学的口吻,探讨了时间的概念,以及它在我们生命中的意义。书中的故事片段,时而是孩童对时间流逝的困惑,时而是老人对往昔的追忆,时而是哲学家对时间本质的思考。每一个小故事都仿佛是时间长河中的一滴水珠,折射出不同的光芒。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当下”的解读,它不是一个瞬间,而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状态,一种我们可以积极去把握的生命体验。作者并没有用枯燥的理论去解释时间,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们去感受时间的重量和力量。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时间的关系,学会了更加珍惜每一个当下,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去拥抱生命的每一次变化。它不是一本能够让你快速获得答案的书,而是一本能够引导你进行深度思考的书,让你在时间的流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意义。
评分我最近读完一本名为《微生物的奇幻世界》的书,这本书简直颠覆了我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我一直以为微生物就是一些无害或者有害的细菌,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为宏大和复杂的生态系统。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详实的案例,展示了微生物在地球生命进化、物质循环乃至人类健康中的关键作用。从能够分解塑料的细菌,到影响气候变化的浮游生物,再到我们肠道中共生共荣的益生菌,每一个例子都让我惊叹不已。书中关于“合成生物学”的介绍尤其令我着迷,它就像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让我们能够设计和创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用于解决环境污染、疾病治疗等重大问题。作者在解释这些复杂概念时,并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运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让非专业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这本书不仅增长了我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生命本身的多样性和韧性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这本《古老文明的密码》是一次令人着迷的文化之旅。作者以考古学家的视角,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去探寻那些早已消失的古老文明留下的痕迹。从埃及金字塔的神秘构造,到玛雅文明的天文成就,再到复活节岛巨石像的谜团,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和考据。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那些古代文字和符号的解读过程,仿佛在解开一个又一个尘封的谜题,去理解古人是如何思考、如何记录他们的生活和信仰的。作者不仅关注那些宏伟的遗迹,更深入到古人的日常生活,描绘出他们如何耕作、如何贸易、如何举行仪式,让我们能够更立体地去感知那个遥远的时代。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的陈述,更是一种对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赞颂。它让我意识到,尽管科技日新月异,但人类在追求理解世界、创造美好生活方面的努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评分我刚读完的这本《人工智能的边界》引起了我极大的思考。作者以一种冷静而又略带忧虑的笔触,探讨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AI技术的赞美,而是深入剖析了AI在伦理、就业、安全以及意识等方面的潜在挑战。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强人工智能”的讨论,它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当AI的能力超越人类时,我们该如何应对?作者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和案例,引导读者去审视我们自身的价值和定位。这本书让我对人工智能这项颠覆性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既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也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它促使我思考,在拥抱技术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保持警惕,并积极地去探索和建立能够引导AI健康发展的框架和原则。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关心未来社会发展的人去阅读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