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是下一个牛顿:让人受启发的物理现象 9787550210714

谁会是下一个牛顿:让人受启发的物理现象 978755021071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学军 著
图书标签:
  • 物理学
  • 科学普及
  • 牛顿
  • 启发
  • 现象
  • 科普
  • 思维
  • 探索
  • 知识
  • 趣味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10714
商品编码:2985187751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谁会是下一个牛顿:让人受启发的物理现象 作者 宋学军
定价 19.80元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 9787550210714 出版日期 2013-01-01
字数 页码 180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谁会是下一个牛顿:让人受启发的物理现象》主要内容包括:无处不在的力、怎样让溜冰鞋一直滑下去、苹果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人体重心揭秘、羽毛和铁块会同时落地吗、“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等。

   作者简介

   目录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宇宙的低语:探索我们身边那些被忽视的自然之力 这是一本带你深入日常,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物理世界的指南。 它不探讨那些需要复杂公式才能理解的深奥理论,而是聚焦于那些隐藏在清晨露珠、厨房蒸汽、甚至每一次呼吸之中的奇妙物理定律。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清晰的解析,本书将揭示看似平凡的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宏大而精妙的自然规律。 第一章:流动的艺术——从水滴到海洋的交响 你是否曾想过,为什么雨滴总是近似球形?这不是巧合,而是表面张力在起作用。本章将带你走进流体静力学与动力学的奇妙世界。我们将探究伯努利原理如何解释飞机翼面的升力,以及它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从花园里的洒水器水流的形态,到快速流动的河流中漩涡的形成。 我们会详细分析粘滞性(Viscosity)对物质运动的影响。我们将对比蜂蜜的缓慢流动与酒精的迅速扩散,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如何塑造了物质的“性情”。此外,毛细现象将被赋予新的意义:它不仅仅是纸巾吸水的原理,更是生命体(如高大树木)如何将水分子向上输送的生命之谜。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设想,让你在脑海中重构这些流体行为的物理机制。 第二章:热力的舞蹈——能量的转换与守恒 热力学,这门关于能量如何移动和转换的科学,是理解世界运行的基础。本书将从最直观的温度感出发,解释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为什么金属勺子会比木勺子更快被烫热?这背后是晶格振动与自由电子的共同努力。 我们将深入探讨相变(Phase Transitions)的物理本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换。冰的融化吸收热量(潜热),蒸汽的凝结释放能量,这种能量的“储存”与“释放”是驱动天气系统和工业流程的核心动力。我们还会探讨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原理,用更易懂的方式解释为什么“整洁”需要能量输入,而“混乱”却是宇宙的自然趋势。 第三章:光影的魔术——我们如何“看见”世界 光,作为电磁波谱的一部分,其行为塑造了我们所感知的现实。本章将避开复杂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专注于光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我们将剖析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而日落却是红色的?这牵涉到瑞利散射,一种与光波长相关的散射机制。我们将解释棱镜如何将白光分解成绚丽的光谱,以及透镜如何通过精确的几何形状来聚焦或分散光线,从而实现视觉矫正或光学成像。此外,本章也会简要介绍偏振光:为什么两副偏光太阳镜能有效消除水面的反光,这揭示了光波的横向振动特性。 第四章:振动的世界——声音、波浪与共鸣 一切都处于振动之中。声音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波,本章将解析声波的产生、传播与接收。我们会探讨频率(音高)和振幅(响度)的物理意义,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聚焦于“共振”这一现象。共振是自然界中放大效应最显著的物理过程。从一个简单的秋千被精确地推击到正确的节奏,到桥梁在特定风速下可能发生灾难性的破坏,共振的力量无处不在。我们还将对比机械波(如水波)和电磁波的相似之处,强调“波”这一抽象概念在自然界中的普遍适用性。 第五章:看不见的推手——电磁场的无形之手 电荷的聚集与运动是驱动现代文明的基石,但其产生的电磁场对我们身边的世界有着更为微妙的影响。本章将探讨静电的魅力与危险——从摩擦起电到闪电的爆发性放电。 我们将解释磁场是如何产生的(永远伴随着电流),以及磁力如何驱动我们日常的工具,如电动机和发电机。我们会用具体的例子说明电磁感应定律,即变化的磁场如何产生电流,这是无线充电和电能传输的基础。最后,我们将触及电磁波谱的其他部分,解释无线电波、微波和X射线,它们如何以光速穿梭,揭示了我们与遥远世界交流的物理基础。 结语:像物理学家一样观察 本书的最终目标,并非让你成为一名专业的物理学家,而是培养一种观察世界的视角。物理学并非实验室中的抽象公式,它是我们周围环境的“底层代码”。当你下一次拿起一杯热水,或者仰望夜空时,希望你能意识到,你正在亲身经历和体验着那些经过亿万年打磨而成的、最基本、也最令人惊叹的自然法则。这本书是献给所有对“为什么会这样?”充满好奇心的人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重新审视生活细节的书。我一直以为物理学离我生活很遥远,直到我读到书中关于“表面张力”的章节。作者用孩子们玩肥皂泡的场景,解释了为什么肥皂泡总是呈球形,以及水黾是如何在水面上行走的。这些看似寻常的现象,背后竟然蕴含着如此精妙的物理原理,让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书中还提到了“能量守恒定律”,作者通过讲解水力发电的原理,让我们直观地理解了能量是如何转换,而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这种将抽象概念与具体生活联系起来的讲解方式,让物理学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实用性的科学。我开始在生活中留意更多的物理现象,比如烹饪时水的沸腾、雨滴的形成,甚至是我们骑自行车时的摩擦力,都会引发我进一步的思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科学就在身边,只需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评分

我一直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充满了好奇,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份渴望。作者在介绍“万有引力”时,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的经典力学巧妙地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时空的弯曲以及引力的本质。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那些遥远的星系在宇宙这张巨大的画布上,用无形的引力之线彼此牵引,跳着一曲宏伟的宇宙之舞。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还探讨了一些前沿的物理学概念,比如“量子纠缠”,虽然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抽象,但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让我对微观世界的奇妙产生了更深的敬畏。我曾一度认为,这些高深的理论只属于少数的科学巨匠,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只要怀揣一颗探索的心,任何人都能触摸到科学的边缘,并从中获得启迪。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本引领我们穿越时空,与伟大的思想家对话的指南。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精神的远足,让我对人类智慧的结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那是一种沉静而深邃的蓝色,点缀着一些星星点点的光芒,仿佛将整个宇宙的奥秘都浓缩在其中。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一种扑面而来的知识的洪流所震撼,却又不像枯燥的教科书那样让人望而生畏。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有趣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物理现象,一点点地剥开,露出它们背后简洁而又优雅的规律。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惯性”的讲解,作者没有直接抛出公式,而是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入手,比如在行驶的公交车突然刹车时,我们身体的自然反应,让我们瞬间理解了为什么我们会向前倾。这种“从无知到已知”的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也让我意识到,原来物理学并不只存在于实验室和理论模型中,它就蕴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每读完一个小章节,我都感觉自己的大脑被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个被点亮灵感火花的,又会是哪个现象,哪位充满好奇心的探索者。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物理学定律,而是着重于“启发”这个概念。作者通过讲述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如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等人的思考过程和发现的契机,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研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满了反复的尝试、敏锐的观察和大胆的假设。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抛体运动”的分析,作者没有直接给出公式,而是描述了伽利略如何通过观察斜面上的滚球,一步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最终揭示出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这种“追本溯源”的叙述方式,让我们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从一个微小的现象中,捕捉到背后巨大的规律。它让我明白,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更需要一种不懈的探索精神和质疑的勇气。阅读这本书,就像在与一位位智慧的导师进行对话,他们的智慧之光,点亮了我对科学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我一直认为,科学的进步离不开那些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提出新观点的人。这本书恰好聚焦于“启发”和“下一个牛顿”的可能性,让我对科学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作者在探讨“光的波粒二象性”时,巧妙地结合了杨的干涉实验和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解释,展现了物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种“层层递进”的叙述,让我们看到科学家们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认知的边界。书中也提到了“混沌理论”,虽然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玄乎,但作者用天气预报的例子,说明了即使是看似随机的系统,也可能存在着潜在的规律。这让我意识到,科学研究的魅力就在于它总是在不断地探索未知,并试图为我们揭开世界的面纱。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科学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已有的知识,而是更加关注那些正在发生的、令人振奋的科学探索。我坚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真的会迎来下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将再次颠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