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火星:人类的第二故乡 | 作者 | |
| 定价 | 25.00元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ISBN | 9787543975286 | 出版日期 |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
| 开本 | 商品重量 | 0.4Kg | |
| 内容简介 | |
| 据记载,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除地球以外的人类*好住所。火星是人类的第二故乡果真源远流长!只是过去仅仅是美好的向往,今天,我们要将向往逐渐变为现实!作为人类的移居地,水星和金星是根本不能考虑的,因此,首先将指向火星。火星将是人类理想的移居地。 本丛书阅读对象为青少年群体以及爱好阅读科普作品尤其渴望了解航天知识的其他读者。 |
| 作者简介 | |
| 吴沅,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航天技术研制工作,曾担任某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曾荣获航天部技术成果三等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
| 目录 | |
| 吴沅,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航天技术研制工作,曾担任某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曾荣获航天部技术成果三等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是一本关于火星的书,名字叫《火星:人类的第二故乡》,书号是9787543975286。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它对人类探索火星的宏大愿景的描绘。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真的置身于那片红色的土地,感受着火星的寂静与壮丽。作者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将火星的科学研究、历史演变以及未来殖民的可能性娓娓道来。书中充满了令人惊叹的科学数据和严谨的推论,但同时又不会显得枯燥乏味,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富有想象力的场景。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类登陆火星所面临的挑战的细致分析。从技术层面,如火箭的推进系统、生命维持系统、辐射防护等等,到生理和心理层面,如何应对长期太空旅行和火星极端环境的挑战,作者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这些内容让我对宇航员的伟大壮举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同时,书中也描绘了火星未来可能发展的社会形态,各种科技的融合,以及人类如何在这种全新的环境中建立起文明。这种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叙事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未来命运的哲学思考。
评分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尤其是对于对太空探索和未来科技充满兴趣的读者来说。《火星:人类的第二故乡》(9787543975286)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火星的神秘面纱层层揭开。我被书中对火星地貌的细致描绘所吸引,那些壮观的峡谷、巨大的火山,以及曾经可能存在过的河流遗迹,都勾勒出了一幅幅令人惊叹的画面。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我仿佛亲眼目睹了火星的地质变迁,感受到了这个星球的古老与沧桑。 书中对人类登陆火星的设想,让我看到了科技的无限可能。从最初的载人飞船设计,到如何在火星表面建立基地,再到如何利用火星当地资源实现自给自足,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智慧和挑战。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在火星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体系的探讨,这不仅仅是科技的突破,更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跨越。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探索未知是人类的天性,而火星,无疑是人类迈向星辰大海的重要一步。
评分读完《火星:人类的第二故乡》(9787543975286),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史诗般的旅程。这本书让我对火星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科学家的报告和新闻的片段,而是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作者将火星的科学事实与人文情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有对火星地质、大气、水的深入分析,又有对人类为何要探索火星、如何改造火星的哲学思考。我被书中关于火星独特地貌的描述所深深吸引,那些高耸的山峰,深邃的峡谷,以及似乎隐藏着生命迹象的迹象,都让我对这个红色星球充满了敬畏。 书中关于未来火星殖民的设想,更是让我看到了人类的勇气和智慧。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如何克服火星的极端环境,如稀薄的大气、强烈的辐射、极低的温度等等,并提出了各种创新的解决方案。我看到了人类在生命维持、能源供给、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巨大进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它更是一种对人类未来的展望,一种对探索精神的赞颂。它让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梦想,不断进取,人类终将能够在火星这片新的土地上,书写属于我们的新篇章。
评分不得不说,《火星:人类的第二故乡》(9787543975286)这本书是一次令人心潮澎湃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著作,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探险。作者以一种近乎传记的方式,讲述了火星从一个遥远的红色星球,如何一步步成为人类目光聚焦的“第二故乡”。我被书中详尽的关于火星地质演化、气候变迁的描述所震撼,那些关于火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以及现在地下是否存在冰层和液态水的猜想,都让我对这个星球充满了好奇。 书中对未来火星殖民计划的构想,更是让我脑洞大开。从如何改造火星环境,到如何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再到如何设计火星城市的布局,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创新。我看到了各种前沿科技的影子,如生物工程、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等等,它们如何被应用到火星殖民的伟大事业中。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人类的未来不仅仅在地球,而是在更广阔的宇宙空间。它激发了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也让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乐观的憧憬。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宇宙的全新认知。在读《火星:人类的第二故乡》(9787543975286)之前,我对火星的印象仅限于课本上的几张模糊图片,以及科幻电影里那些夸张的设定。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它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既遥远又触手可及的火星。我被书中关于火星地貌、大气成分、水资源潜力的科学探索深深吸引。作者不是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将这些冰冷的事实转化为生动的画面,让我仿佛能触摸到火星的沙砾,感受到那稀薄空气的寒意。 更让我着迷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关注“那里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去”。它探讨了人类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然性,以及火星作为地球“备份”的战略意义。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书中关于建立火星殖民地的设想,虽然充满了挑战,但却充满了希望。我看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看到了科技的力量,也看到了人类永不放弃探索的精神。这本书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也对人类的勇气和智慧感到由衷的赞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