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弟子规》全解
定价:12.00元
作者:李毓秀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0200662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许多伟人从这里放飞自己的理想,无数学者在这里开始知识的积淀,请你走进这启蒙的殿堂吧……
“国学启蒙读物·插图本”丛书讲解通俗生动,配图意趣盎然,让你真正读懂蒙学名著,领你轻松踏入国学门径。
这套蒙学名著的读本,将引导你学会读书,学会修身,贯通自然人生,达览天地人文。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专门给孩子讲解怎样做人、怎样处世的启蒙读物。它原名叫《训蒙文》,作者是清代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后来,贾存仁(清代)对它又做了修订和改编,并将书名改为《弟子规》。这里的“弟子”一词沿用了它在《论语》中的含义,泛指兄弟姐妹中的年龄较小者和晚辈子女;“规”是行为规范的意思。
《弟子规》自问世以来,一直广为流传,影响巨大。这是因为它曾被官府指定为私塾和义学的必读教材。本书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讲究养正防邪和培养忠厚家风。为此,作者给刚刚开蒙的儿童少年设定了一系列礼仪与行为规范,涉及在家、外出、求学、等所有日常生活场合,每一条、每一项都是中国传统处世哲学和道德观念的生动体现。
自从《弟子规》问世之后,它所提倡的为人处世之道直接影响了十几代人的言行与心理。如今,时代变了,古老的儒家伦理观念与现代人文精神正在发生一些抵牾,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完全可以被抛弃。事实上,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学一学《弟子规》依然大有好处。
本书非常具体地告诉孩子,平时应该怎样对父母尽孝心,怎样与兄弟姐妹们和睦相处,怎样在长辈面前得体地说话做事,以培养他们孝敬老人、尊长爱幼的良好品行。
本书从生活小节入手,教会孩子如何才能有良好健康的行为习惯、儒雅大方的仪容举止、稳重服人的话语言谈,以培养他们严谨、诚信的生活态度。
本书娓娓而谈,可以使孩子懂得对人要宽和,待人要慈爱,要以理服人而不能强加干人,更不可自私自利、妄自尊大、爱富嫌贫、喜新厌旧,以培养他们一颗仁爱之心。
本书循循善诱,可以使孩子懂得读书要专心、用功,要坚持到底、勤做笔记、不懂就问,不要见异思迁,同时还要保持学习环境的干净与整洁,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真是没得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看得出来是花了不少心思制作的。封面设计得简洁大气,但又蕴含着传统文化的韵味,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显得很有格调。我特别欣赏它内文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处理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而且,我发现它的纸张用的是那种不太反光的哑光纸,这一点对于喜欢在灯下阅读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能大大减少阅读时的视觉干扰。这本书的整体设计风格非常符合它所承载的内容的厚重感,让人一上手就能感受到一种对传统的尊重与敬畏。光是这份对实体书本身的打磨,就足以让它在众多出版物中脱颖而出,非常适合喜欢收藏精装本的朋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特别是那个护封,我得单独夸赞一下。它采用了一种非常精妙的纹理处理,触摸起来有一种粗粝但又不失细腻的质感,让人爱不释手。书脊的设计也很有心思,烫金的字体在光线下会散发出低调而典雅的光泽,即便是侧放着,也流露着一种低调的奢华感。内页的用纸似乎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即使用荧光笔做标记,也不会有墨水洇透的担忧,这对于我这种习惯在书上做批注的读者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总的来说,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收藏了一件有历史厚度的艺术品,而不是随便一本可以翻完就束之高阁的普通书籍。这份对物料和工艺的执着,足以体现出版方对这部作品的重视程度。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些关于传统文化普及的书籍,但这本书的叙事角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没有采取那种高高在上、说教式的口吻,而是像一位慈祥的长辈,用非常接地气、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来阐述那些看似高深的道理。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一些典故时所采用的类比手法,那种将古代的场景用现代人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和描绘的方式,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要义,而不是被那些生僻的词汇绊住脚。这种叙述策略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使得即便是对传统文化接触不多的读者,也能轻松地进入状态,并且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它不是在“教”我怎么做,而是在“引导”我去思考,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最持久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我发现它在语言的节奏感上把握得非常好。有些章节的句子短小精悍,读起来掷地有声,像敲击在心坎上的鼓点;而另一些需要阐述复杂情境的部分,则会自然地拉长篇幅,形成一种娓娓道来的叙事韵律。这种抑扬顿挫的语言张力,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情绪能够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不会因为内容偏向说教而产生阅读疲劳。它仿佛在用一种讲故事的节奏,带着你一步步深入,而不是用僵硬的条文去束缚你。我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大声朗读其中的某些段落,去体会那种文字在口中流转的美感,这种体验在很多严肃题材的著作中是很难得的。
评分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下了苦功的。我注意到了它在对某些特定主题进行深入挖掘时的严谨性,参考文献和引用的出处都标注得非常清晰,这体现了作者极强的学术素养和对史实的尊重。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条目和口诀,而是试图去构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将那些看似零散的教诲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在讨论“待人接物”的部分时,它没有停留在表面的礼貌,而是深入探究了其背后的伦理基础和人际关系哲学,这让我的思考层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连接古今智慧的桥梁,让古代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绝对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快餐式”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