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源流与方法 | 作者 | 和磊 |
| 定价 | 45.00元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1276501 | 出版日期 | 2016-1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内容简介 | |
|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源流与方法》对伯明翰学派的理论发展做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并着重从伯明翰学派的研究主题:亚文化研究、媒介研究、性别研究、种族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研究,并与芝加哥学派进行了比较、分析。 |
| 作者简介 | |
| 和磊,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研究、西方文论的研究。 |
| 目录 | |
| 001绪 论 一、写作源起001 二、研究综述002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结构008 四、关于伯明翰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009 011章伯明翰学派的建立与发展 一、英国文化研究的兴起012 二、伯明翰学派发展简史022 三、文化研究的国际化036 041第二章伯明翰学派理论范式的寻找与转换 一、在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之间045 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理论049 三、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霸权)理论054 四、霸权:“福柯效应”与文化政策研究062 五、从理查德·约翰生到乔治·拉伦069 079第三章霍尔与伯明翰学派 一、霍尔的阶级斗争历程080 二、撒切尔主义分析095 三、霍尔的接合理论107 小结121 122第四章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 一、亚文化概念的界定及其兴起124 二、亚文化的结构位置132 三、亚文化的风格表现及其被收编的可能141 四、亚文化研究方法149 五、个案分析:《学习劳动》153 小结160 164第五章伯明翰学派的媒介研究 一、威廉斯:传播与文化共同体的建构165 二、意识形态的再发现171 三、从“编码/解码”到“全国”观众180 四、个案分析:《监控危机》187 五、政治经济学维度及其对伯明翰学派的批判197 203第六章伯明翰学派的女性研究 一、在知识和政治之间:WSG的建立与发展204 二、现状:女性从属的全面化209 三、女性从属的社会现实建构213 四、别样的社会生活模式:默克罗比的女性文化研究220 五、精神分析与女性研究235 小结240 243第七章伯明翰学派的种族研究 一、战后英国的移民与种族问题244 二、霸权危机与种族问题248 三、国家对黑人的全面监控252 四、黑人形象的常识建构257 五、黑人的反霸权斗争262 六、 “女人的历史”(herstory):移民妇女走向抵抗 斗争的前台266 小结271 275第八章比较:伯明翰学派与芝加哥学派 一、生态学与城市研究276 二、青少年犯罪、越轨行为与亚文化研究283 三、移民问题与种族研究286 四、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方法289 295结语文化研究与知识生产 301参考文献 306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源流与方法》:一、了解文化研究需从伯明翰学派开始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社会学和文化理论的书籍,总觉得有些碎片化,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视角来理解文化现象的生成和演变。这本《BF-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源流与方法》的书名恰好击中了我的痛点。我一直对“文化研究”这个概念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我知道它很重要,但具体是如何发展起来,有哪些核心的理论流派,又如何进行实证研究,我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伯明翰学派作为文化研究的“鼻祖”级存在,其思想无疑是理解这一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对伯明翰学派早期思想是如何形成,它与当时社会背景有着怎样的互动,以及它又是如何突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从而开创了全新的研究视野。尤其是关于其“方法”,我对此充满了好奇。文化研究并非仅仅是理论的堆砌,它更强调对现实文化的细致观察和深刻剖析。我希望书中能具体介绍一些伯明翰学派常用的研究方法,例如如何分析大众媒介的意识形态功能,如何理解亚文化群体的身份建构,或者如何探讨权力关系在文化生产和消费中的作用。这些具体的方法论,对于我这种希望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分析的读者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的一个可靠的理论指南和方法论教科书,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和分析我们所处的多元文化社会。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好奇不已,"BF-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源流与方法",光看名字就觉得内容厚重。作为一名对文化现象和社会变迁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文化研究发展脉络,并深入解析其研究方法的著作。伯明翰学派在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它是现代文化研究不可逾越的基石。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其思想的起源,包括那些奠定理论基础的早期学者和他们的核心观点,例如斯图亚特·霍尔等人的关键性论述。同时,我对“源流”二字寄予厚望,希望能从中窥见文化研究如何从不同的学科土壤中生长出来,又如何在相互碰撞中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我对书中提及的“方法”部分同样充满期待,毕竟理解理论固然重要,但掌握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和解读真实的文化现象,才是让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关键。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各种分析框架,比如意识形态分析、文本分析、受众研究等,了解它们是如何被伯明翰学派所运用和发展,以及它们在今天的文化研究实践中还有多大的生命力。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而言,无疑是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文化研究奥秘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阅它,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探寻文化研究的深邃世界,去理解那些塑造我们当下社会和文化景观的复杂力量。
评分作为一名对文化理论充满求知欲的读者,这本书的书名《BF-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源流与方法》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对文化研究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伯明翰学派,它作为文化研究的先驱,其思想对于理解当代社会文化至关重要。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伯明翰学派的思想起源,包括那些奠定其理论基础的关键人物及其核心观点,例如斯图亚特·霍尔对于文化霸权、意识形态和身份认同的论述。同时,我更看重的是书中对“方法”的阐释。理论固然重要,但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文化现象分析,才是检验其价值的关键。我希望能够在这本书中学习到伯明翰学派独特的研究方法,了解他们是如何分析大众媒介、流行文化、亚文化以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的。例如,我渴望了解他们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视角,如何结合符号学、接受美学等理论,来揭示文化背后的权力关系和社会结构。这本书的出版,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伯明翰学派思想精髓和研究方法的绝佳机会,我期待它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和分析我们所处的多元、复杂的文化世界。
评分我对社会文化领域的兴趣由来已久,尤其是对于那些能够解释社会现象背后逻辑的理论体系。看到《BF-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源流与方法》这本书,立刻就被它所吸引。伯明翰学派在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为我们理解大众文化、身份认同、权力运作等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我一直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伯明翰学派的思想,了解它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如何与其他理论思潮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一套独特的研究体系。这本书的书名包含了“源流”二字,这让我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能从中了解到伯明翰学派思想的起源,以及它如何逐步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我对书中提及的“方法”部分充满了好奇。文化研究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文化分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研究方法,例如如何进行文本分析,如何解读符号意义,如何理解受众的主体性,以及如何分析权力在文化生产中的作用。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学习,我希望能提升自己分析和理解社会文化现象的能力,从而更深入地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复杂的世界。
评分拿到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伯明翰学派”这几个字。在我印象中,伯明翰学派代表着文化研究的开端,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看待文化的方式,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从文本走向语境。我一直想深入了解这个学派的来龙去脉,包括它的思想渊源,那些影响深远的学者,以及他们提出的核心概念。这本书既然是以“源流”为切入点,我便期待它能为我勾勒出清晰的历史脉络,让我知道文化研究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特别是关于“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分析工具。比如,在分析一部电影、一首歌、甚至是一种消费习惯时,我们可以借鉴哪些伯明翰学派的分析视角?他们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符号学、女性主义等理论融入到文化研究中的?我希望书中不只是理论的介绍,更能通过案例分析,展示这些理论和方法是如何被运用到实际的研究中的。毕竟,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来说,理论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它能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周围的世界。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系统学习伯明翰学派及其研究方法的希望,我期待它能让我对文化研究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分析和理解社会现象的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