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58包邮 拆物专家--当活常用物件解剖 9787559200365 [加]托德麦克莱伦

满58包邮 拆物专家--当活常用物件解剖 9787559200365 [加]托德麦克莱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拆解
  • DIY
  • 生活技巧
  • 实用工具
  • 家居
  • 科普
  • 趣味科学
  • 动手能力
  • 机械原理
  • 科普读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东宇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ISBN:9787559200365
商品编码:29799988300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拆物专家--当活常用物件解剖

定价:128.00元

作者:[加]托德麦克莱伦,钱卫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592003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解剖当活常用物件,一目了然其内在规模与本质,重新解释你所熟悉物质世界。

●从自动铅笔到透镜罗盘,从iPad2到单反相机,从转盘电话到打字机,从自行车到双座轻型飞机,从复古到现代,感受工业设计的另类优雅。

●精装8开全彩精印,内含四折大拉页带来震撼阅读效果,封面炫目镭射银烫片展现前卫装帧设计。

●翻译水准持续在线,表达专业精准,行文简明流畅,轻松带领读者进入“阅读舒适区”,为书籍加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圈兴起了“剖解运动”,顾名思义,即通过展示被遗弃之物,向浪费现象发起挑战。摄影师麦克莱伦,拆解了50经典的设计物,既有现代物品,又含古董,以向世界展示它们的质量与美感。

麦克莱伦以两种方式拍摄物品,一是“掉落模式”,让物品的零件落下,以相机高速抓拍;二是以尽然有序的方式平铺,类似一张全家福。

他以“拆解”的方式来表述:只有掰开、拆散,我们才能理解一件事物的本质。

内容提要


《拆物专家》是加拿大摄影师麦克莱伦将各种大小不一的物品,进行拆解之后,加以拍摄,让我们知悉物品的内部构造,在感受其内部细节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之时,也让我们反思平时对物品“用完就扔”这一文化现象。

目录


10 如今我们都患有多动症

托德·麦克莱伦

12 自动铅笔

13 订书器

14 瑞士军刀

16 转盘密码锁

18 电子表

19 机械表

20 透镜罗盘

22 手持GPS

24 手电筒

26 智能手机

28 电脑鼠标

30 硬盘

32 游戏掌机

33 游戏机

34 iPod 2

35 随身听

36 直发器

37 吹风机

38 iPad 2

40 修理革命

凯尔·韦恩斯

44 电唱机

46 翻页时钟

48 转盘电话机

50 座钟

52 单反相机

53 数码单反相机

56 数码摄像机

58 投影仪

60 电钻

62 台灯

64 望远镜

66 面包机

68 搅拌机

70 DVD 播放机

72 笔记本电脑

74 打字机

76 打印机

78 修补过程中的人生课

吉弗·图利

82 手风琴

84 缝纫机

86 电锯

88 吹雪机

90 电子琴

92 微波炉

94 咖啡机

96 地毯蒸汽清洁机

98 手推剪草机

100 儿童拉车

102 拆解过去

佩妮·本多尔

106 自行车

110 立式钢琴

117 双座轻型飞机

122 分离的未来

约瑟夫·基奥多

128 附录

128 索引

128 原件数量

128 致谢

作者介绍


托德·麦克莱伦

专注于汽车、商业与观念作品的加拿大摄影师。

文摘








序言



《满58包邮 拆物专家--当活常用物件解剖 9787559200365 [加]托德麦克莱伦》 作者简介: 托德·麦克莱伦,一位享誉国际的加拿大视觉艺术家和摄影师。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解构摄影技艺而闻名,擅长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拆解开来,以一种全新的、充满艺术感的方式呈现其内在的构造与美学。麦克莱伦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并被收录于多家知名出版物中。他对于机械、工程和设计的痴迷,驱动着他不断探索事物的本质,并用镜头语言讲述它们的故事。《拆物专家》是他倾注多年心血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现了他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科学原理的深刻理解。 内容概述: 《拆物专家--当活常用物件解剖》并非一本简单的图解手册,而是一次深入骨髓的视觉探索之旅。本书的核心在于“解剖”——一种近乎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拆解,将那些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却从未真正理解其内部运作的活常用物件,一一剥离其外壳,展现其精密复杂的内部构造。每一件物品都经历了一场由艺术家主导的“解构重生”,其零件被有序地、艺术地排列开来,仿佛一幅幅科学与艺术交织的画卷。 本书精心挑选了广泛的日常用品,涵盖了从厨房到客厅,从办公室到旅行,从个人护理到娱乐休闲的各个领域。你将看到咖啡机的内部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从研磨咖啡豆到萃取出那一杯醇香的浓缩;你将惊叹于一个老式相机是如何捕捉光影的,快门、光圈、镜头如何共同完成成像的奇迹;你还将探究一把电动剃须刀的精密电机和刀网是如何带来洁净舒适的体验。从复古打字机那咔哒作响的机械臂,到现代智能手机那令人费解的微型电路板,再到喷气式飞机的复杂引擎,麦克莱伦以其超凡的洞察力,将这些平凡的物件赋予了不平凡的生命。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静态的拆解展示。麦克莱伦的镜头语言充满了动态感,他通过精妙的光影处理和构图,让每一个零部件都仿佛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读者将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齿轮的咬合,每一条电路的连接,每一个弹簧的弹性。这种解剖过程,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分离,更是一种对设计理念、工程智慧以及人类创造力的致敬。 本书的魅力在于其教育性和观赏性的完美融合。对于热爱机械、工程、设计或仅仅是好奇心旺盛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藏。它以最直观、最引人入胜的方式,揭示了日常物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细节,让读者在欣赏精美图片的同时,能够深入理解事物的运作机制。例如,当看到一个自行车零件被拆解开来,你可能会更深刻地理解链条、齿轮、刹车系统是如何相互配合,最终实现高效的动力传递。 此外,本书还极具艺术价值。麦克莱伦的解构摄影作品,本身就是一件件独立的艺术品。他摒弃了传统的拍摄方式,将拆解后的零件以一种抽象而又富有秩序的方式重新组合,赋予了它们全新的视觉生命。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可以收藏和欣赏的艺术画册。每一页都可能成为你灵感的源泉,激发你对生活中的物件产生新的观察角度。 本书的装帧设计同样经过精心考量,力求与内容相得益彰。纸张的选择、印刷的精度,都旨在最大程度地还原麦克莱伦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厚实的纸张承载着清晰的细节,精美的印刷色彩则真实地展现了每一个零件的材质与光泽。从翻开书的第一页到合上它,你都会沉浸在一个充满发现与惊奇的视觉世界中。 《拆物专家--当活常用物件解剖》是一本能够点燃好奇心、启迪智慧、并带来视觉享受的书籍。它邀请你放下日常的匆忙,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它告诉你,即便是最简单的物件,也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和精巧的设计。它鼓励你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隐藏在平凡之下的非凡。这本书不仅仅关于“拆解”,更关于“理解”和“欣赏”。它将带领你走进一个微观的宇宙,让你在每一个精密的零件中,发现设计的伟大,科技的魅力,以及人类智慧的闪光。 本书适合读者: 对科学、工程、机械设计感兴趣的读者: 提供了大量直观的内部构造图,帮助理解各种机械原理和工程实现。 摄影爱好者和视觉艺术家: 麦克莱伦的解构摄影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视觉风格,可作为学习和欣赏的范本。 所有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究事物本质的读者: 即使没有专业背景,也能在书中发现乐趣,满足对日常物件运作的好奇心。 喜欢新奇、富有创意礼物的人: 本书作为礼物,既有深度又有观赏性,一定会给收礼人带来惊喜。 收藏家: 具有独特主题和艺术价值的书籍,是值得收藏的佳作。 《拆物专家--当活常用物件解剖》是一次对日常世界的深度挖掘,一场关于机械美学和工程智慧的视觉盛宴。它将让你重新认识那些曾经被你忽略的物件,并发现隐藏在它们内部的宏大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DIY和机械原理有点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想找一本能稍微深入了解日常用品内部构造的书。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的讲解方式非常直观,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更多的是通过精美的插画来呈现。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经典老物件的解剖,比如那些早期的打字机和留声机,它们的设计理念和现代产品有很大的不同,充满了那个时代的智慧和匠心。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工程师们是如何一点点地攻克技术难关,将各种材料和零件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最终创造出这些改变人们生活的发明。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物品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它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机械世界的好奇心,也让我对那些被遗忘的老物件有了新的认识和欣赏。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给那些“好奇宝宝”们的福音!我从小就喜欢把各种小玩意拆开看看里面是怎么回事,虽然常常被父母批评,但那种探索未知的欲望从未减退。这本书就像是帮我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把我曾经只能靠想象或者暴力拆解才能了解的内部世界,以一种美轮美奂的方式呈现在我眼前。作者的画风太赞了,细腻又准确,每一个螺丝、每一个弹簧都画得栩栩如生。我最喜欢的是关于厨房用品的那一部分,看到一个普通的水龙头里面竟然有那么复杂的结构,我简直惊呆了。还有那个咖啡研磨机,它的工作原理也让我大开眼界。这本书不像是枯燥的教科书,更像是一场奇妙的视觉盛宴,让我能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每一个物件的“灵魂”。

评分

平时生活中,我们总是依赖各种工具和设备,但很少去思考它们是如何运作的。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用最直观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许多日常用品的“内在美”。我特别喜欢它对于一些“老古董”的解剖,比如老式的电话机,看到里面错综复杂的线路和机械结构,真的让人感慨时代的变迁。这本书的图画非常写实,细节处理得一丝不苟,让我能清晰地看到每个零件的形状、材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它不仅仅是展示了“是什么”,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比如某个零件的形状为什么是这样,它的作用又是什么。这对于我这样想要了解事物运作原理的人来说,非常有启发性。它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我身边的世界,充满了惊喜和乐趣。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那种有点复古又带点工业风的插画风格,让人一眼就觉得有料。我拿到书的时候,迫不及待地翻开,就被那些精心绘制的剖面图深深吸引了。感觉作者就像一个技艺精湛的手术师,一点一点地将我们生活中最熟悉不过的物件剥离开来,露出它们隐藏的内部结构。从打火机到相机,从锁芯到自行车链条,每一个物件都被解构得如此清晰,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零件展览会。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旁边标注的那些小小的文字说明,虽然不多,但却点出了关键之处,让我这个对机械一窍不通的人也能大致理解其中的奥妙。比如那个老式的胶卷相机,看到它的内部构造,我才明白为什么老照片会有那种独特的质感,原来是那些精密的机械部件在默默工作。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示零件,更像是讲述了一个个关于“如何工作”的故事,让我对这些司空见惯的物件产生了全新的敬意。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比较枯燥的技术图解类书籍,但事实证明,我错了。作者将看似冰冷的机械构造,描绘得充满了生命力。每一幅剖面图都仿佛是一个精心编排的舞台,各种零件在这个舞台上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协作完成一项任务。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乐器和一些老式玩具的解剖,看到那些精巧的设计如何发出美妙的音乐,或者带来童年的欢乐,真的让我非常感动。这本书的画风细腻且富有艺术感,即使是对机械完全不懂的人,也能被这些图画所吸引。它不是简单的图文并茂,而是将科学与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我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美的享受。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关于“事物如何运作”的艺术画册,让我爱不释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