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姜科植物资源
定价:168.00元
作者:吴德邻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68014014
字数:100000
页码:20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医药、园艺等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植物学爱好者阅读
姜科是单子叶植物中的一个大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带地区,我国有200余种,其中有重要的药材,有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还有不少美丽的花卉,已收入《中国药用植物志》的种类已多达95种,许多种类还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目前外对姜科植物的研究都十分重视。华南植物园吴德邻教授是我国开展姜科植物研究的先行者,也是这方面的XX,《姜科植物资源》一书的编写,书中对140种姜科植物作了确切的介绍,每种都附有精美的彩照,便于识别。
内容提要
《中国姜科植物资源》简要地介绍了姜科植物的系统位置、特征、种类、地理分布、用途、栽培繁殖和病害防治,提出对姜科植物资源开发的意见。作者认为应该依据姜科植物本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重点在药用和观赏植物两方面。开发野生姜科花卉资源和引进外国新品种并举,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本书共介绍中国姜科(含闭鞘姜科)资源植物19属,120种,国外姜科(含闭鞘姜科)植物10属,20种,并配彩照。本书可供医药、园艺等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植物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吴德邻,男,汉族,1934年出年于江苏镇江市。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学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植物分类学家,享受特殊津贴。曾任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咨询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分类区系学科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热带带植物学报》主编、《广东省志·生物志》主编、《广东植物志》主编,发表科学论著近百篇(部)。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片未知植物世界的窗户。我一直对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很感兴趣,而姜科植物,在我有限的认知里,似乎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书名中的“中国姜科植物资源”几个字,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好奇心。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份详尽的列表,介绍我国境内所有已知的姜科植物,并配以专业的植物学描述,包括它们的拉丁学名、中文俗名、科属分类,以及最重要的——它们在我国各地的具体分布情况。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这些植物的传统应用记载,比如在民间流传的验方,或者在古代医书中是如何被记载和使用的。这不仅仅是科学的记录,更是文化的传承。我还会关注书中对于这些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探讨,它们在现代医药、食品加工、化妆品等领域有哪些潜力?是否存在一些尚未被充分挖掘的价值?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植物提取、成分分析的初步介绍?我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出一幅画面:一页页精美的插图,搭配着严谨的文字,讲述着那些隐藏在土地里的神奇植物,以及它们为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的巨大贡献。
评分一本关于中国姜科植物的书?这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神秘感和研究价值。我一直对植物学,尤其是那些能入药、能食用或具有观赏性的草本植物情有独钟。姜科,这个名字本身就暗示着辛辣、芳香,还有那些隐藏在土壤深处的智慧。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姜黄那金黄的粉末,白芷那沁人心脾的香气,还有一些可能我从未听过的,但同样令人着迷的家族成员。这本书,我猜想,一定详细地描绘了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从它们翠绿的叶片,到奇特的花朵,再到它们赖以生存的根茎。书中可能会用精美的插图或摄影作品来呈现,让我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它们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够深入挖掘这些植物的“资源”二字所蕴含的意义,比如它们的地理分布,在中国哪个角落能找到它们,它们是如何适应当地环境的。这不仅仅是枯燥的植物分类,更像是对中国本土植物宝库的一次探险,一次对古老智慧的追溯。我设想着,这本书或许还会探讨这些植物的经济价值,它们在医药、食品、香料甚至染料领域的应用,就像一块块未被充分开发的天然宝藏,等待着被发现和利用。
评分作为一个对自然地理和生物多样性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看到“中国姜科植物资源”这个书名时,眼睛一下子亮了。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地区的植物资源,是深入理解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的绝佳途径。这本书,我猜想,一定是一部关于中国境内姜科植物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我首先会期待书中对姜科植物在中国的地理分布有一个清晰的描绘,是否能提供详细的地图,标注出哪些地区是特定姜科植物的集中产地?它还会不会介绍这些植物是如何在不同的气候带和土壤类型中生存繁衍的?这对我理解中国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非常有帮助。此外,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姜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除了我们熟知的生姜、姜黄,还有哪些我们可能从未听说过的,但同样具有科学或经济价值的成员?书中是否会对这些植物的分类学进行深入的探讨,比如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在中国境内的演化历史?我也会关注书中对这些植物的生态习性,如它们的繁殖方式、传播途径,以及它们在当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这都是构成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分我平日里对香料植物有着特别的偏好,总觉得它们不仅能为食物增添风味,更能带来一种独特的情绪体验。所以,当我的目光落在“中国姜科植物资源”这本书上时,内心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探索欲。我设想,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植物名录,更应该是一次关于“味道”和“芬芳”的深入挖掘。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姜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特别是那些赋予它们独特香气和风味的挥发油、姜辣素等物质。书中会不会有关于这些成分的提取方法和应用前景的介绍?比如,哪些姜科植物是重要的天然香料来源?它们的香气在食品工业、日化行业有哪些应用?我还会好奇,除了我们熟悉的食用价值,姜科植物是否在传统香水制作、宗教仪式中扮演过重要角色?这本书是否会搜集和整理相关的历史文献和民俗记载?我期待它能够展现这些植物在提升生活品质、丰富感官体验方面的多重价值,就像一本关于“气味”的探险指南,带我认识那些隐藏在平凡身影背后的芬芳世界。
评分我一直认为,研究植物资源,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专利,更是每一个热爱生活、渴望了解自然的人的权利。这本书的名字——“中国姜科植物资源”,就给我一种深入基层、贴近实际的感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通俗易懂、又充满吸引力的方式,向普通读者介绍中国的姜科植物。它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如何在家中种植、养护姜科植物的实用技巧?比如,对于一些具有观赏性的姜科品种,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园艺上的建议,让我们也能在自己的阳台或花园里,也能体验到种植这些奇妙植物的乐趣?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与姜科植物相关的民间故事、传说,或者与它们相关的节庆习俗,将植物学知识与文化、生活相结合,让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这本书会不会探讨一些关于姜科植物在传统手工艺,比如天然染色、植物拓染等方面的应用?我期待它能够成为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读物,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近姜科植物,了解它们的价值,并从中获得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