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刚中国湿地资源(青海卷)(精)9787503883163国家林业局 组织编写,郑杰 分

正版刚中国湿地资源(青海卷)(精)9787503883163国家林业局 组织编写,郑杰 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林业局 组织编写,郑杰 分册 著
图书标签:
  • 青海省
  • 湿地
  • 自然资源
  • 环境保护
  • 生态学
  • 生物多样性
  • 林业
  • 地理
  • 环境科学
  • 中国湿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温文尔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83163
商品编码:29762077109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5-12-01

具体描述

【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湿地资源(青海卷)(精)

定价:135.00元

作者:国家林业局 组织编写,郑杰 分册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038831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郑杰主编的本卷《中国 湿地资源(青海卷)(精)》一书是在全国第二次湿 地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完成,全面系统 介绍了青海湿地资源基本情况、湿地类型与分布、湿 地生物资源、湿地资源利用、湿地资源评价、湿地保 护与管理等内容,书末还附有青海湿地调查区域植物 名录、湿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和重点调查湿地概况。

目录


总序前言章 基本情况 节 自然概况及行政区划 1 也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 地质地貌 3 气候 4 水文 5 土壤 6 植物和植被 7 野生动物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 1 人口分布 2 民族构成 3 城镇化 4 经济现状 5 湿地文化 第三节 湿地调查工作概况 1 调查内容与范围 2 内业数据汇总 3 检查评审第二章 湿地类型 节 湿地资源概况 1 河流湿地资源 2 湖泊湿地资源 3 沼泽湿地资源 4 人工湿地资源 第二节 资源特点及规律 1 湿地资源特点 2 湿地资源规律 3 湿地资源的区位第三章 湿地资源分布 节 湿地地理分布 1 湿地区分布 2 湿地流域分布 第二节 湿地行政区域分布 1 河流湿地 2 湖泊湿地 3 沼泽湿地 4 人工湿地 第三节 湿地资源分布特点 1 湿地广布,各类特征明显 2 结构简单,原始功能强大 3 区位重要,突出的地域性特点 4 高原湿地,经济发展保障 5 湿地保护,形式多面积大第四章 湿地生物资源 节 植物和植被 1 湿地植物区系和种类 2 湿地植物资源 3 湿地种子植物区系特点 4 湿地植被类型分布和特点 第二节 野生动物 1 湿地野生动物种类和特点 2 湿地鸟类资源 3 湿地鱼类资源 4 湿地两栖类资源 5 湿地哺乳类资源 6 湿地生物资源特征分析第五章 湿地资源利用 节 资源利用方式及其利用现状 1 湿地资源利用方式 2 湿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3 湿地资源利用拟采取的措施 第二节 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景分析 1 湿地资源利用潜力巨大,极具优势 2 湿地资源有效保护,前景广阔 3 实施生态保护治理,资源拓展第六章 湿地资源评价 节 生态状况及其服务功能评价 1 水环境状况评价 2 湿地生态状况评价 3 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4 湿地生态存在问题 第二节 受威胁状况分析 1 湿地受威胁状况 2 湿地演替分析 3 湿地修复建议 第三节 湿地资源变化及原因分析 1 湿地资源变化与比较分析 2 湿地资源空间与垂直变化分析 3 气候因素影响湿地资源面积变化原因分析第七章 重要湿地资源 节 国际重要湿地 1 青海湖鸟岛国际重要湿地 2 扎陵湖国际重要湿地 3 鄂陵湖国际重要湿地 第二节 国家重要湿地 1 玛多湖湿地 2 冬给措纳湖湿地 3 黄河源区岗纳格玛错 4 依然错湿地 5 多尔改错湿地 6 库赛湖湿地 7 卓乃湖湿地 8 哈拉湖湿地 9 柴达木盆地中的湿地 10 尕斯库勒湖湿地 11 茶卡盐湖湿地 第三节 涉及湿地的自然保护区 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2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 3 隆宝自然保护区 4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5 大通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 6 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7 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第四节 国家湿地公园 1 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 2 河南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3 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 第五节 人工库塘 1 龙羊峡水库 2 拉西瓦水库 3 李家峡水库 4 康杨水库 5 公伯峡水库 6 苏志水库 7 积石峡水库 8 黑泉水库第八章 湿地保护与管理 节 保护管理现状 1 依法保护,实施有效管理 2 体制建设,保障规范运行 3 项目实施,促进湿地发展 4 科学研究,提升建设水准 5 宣传培训,强化责任意识 6 社会参与,营造良好氛围 7 国际湿地,履行职责义务 第二节 存在的制约性问题 1 思想认识缺失 2 保护体制不顺 3 管护队伍滞后 4 科学管理缺位 5 责任协调不力 第三节 资源保护管理对策 1 提高认识,正确处理资源与发展关系 2 强化职能,注重建立保护和协调机制 3 依法管理,完善地方性湿地法制体系 4 科学管理,强化资源综合保护和治理 5 科学发展,注重湿地保护国际化建设附录1 青海湿地调查区域植物名录附录2 青海湿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附录3 青海重点调查湿地概况参考文献附件 青海省湿地资源调查主要参加人员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湿地,地球之肾,生命摇篮:探寻青海高原的生态脉络 青海,一个承载着万千生灵与壮丽风光的神秘高原,以其独特的地貌和辽阔的湿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青海的湿地,宛如镶嵌在高原上的颗颗明珠,不仅是浩瀚柴达木盆地的水塔,更是无数候鸟迁徙的驿站,以及众多珍稀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它们孕育着蓬勃的生命,调节着气候,过滤着水源,维系着高原生态的平衡与健康。 本书记述了青海高原湿地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及其所蕴含的深刻生态意义。我们将带领读者深入这片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土地,探寻那一方方澄澈的水域,感受那片片芦苇荡漾的生机,揭示隐藏在平静水面之下的澎湃生命力。 一、 青海湿地的地理格局与类型多样 青海高原拥有中国最广袤的湿地分布区,其湿地类型之丰富,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屈指可数。从海拔极高的寒温带高原沼泽,到低海拔的温带湖泊,再到季节性出现的季节性盐湖和草甸湿地,青海湿地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多样性。 湖泊湿地: 青海湖,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青海高原湿地最耀眼的明星。它不仅是重要的盐湖,更是无数鸟类的天堂。从壮观的斑头雁、棕头鸥,到珍稀的青海湖裸鲤,这片浩瀚的水域承载着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关系。此外,察尔汗盐湖、可可西里湖等众多湖泊,虽然形态各异,但都以其独特的方式滋养着高原的生命。这些湖泊湿地,在调节区域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青海乃至整个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水系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是维系高原生态安全的关键。 沼泽湿地: 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广阔的沼泽湿地构成了另一幅独特的自然画卷。这些区域以常年或季节性积水为特征,生长着茂密的苔藓、莎草和低矮的灌木。沼泽湿地是重要的碳汇,能够储存大量的有机物质,同时也是许多两栖类、爬行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的栖息地。在高原的严寒环境中,沼泽湿地独特的生态系统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成为高原生物多样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河流湿地: 纵横交错的河流及其沿岸的河漫滩、泛洪区也构成了重要的湿地类型。三江源地区,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其河流湿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河流湿地不仅为沿岸的植被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水分,也为鱼类、水禽等提供了繁殖和觅食的场所。河流的蜿蜒流淌,滋养着两岸的土地,也孕育着生命。 草甸湿地: 青海高原的广袤草原中,散布着大量的草甸湿地。这些湿地通常表现为季节性积水或土壤常年湿润的区域,生长着茂密的禾本科植物和莎草科植物。草甸湿地是重要的牧场,为青海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它们也是许多旱生和湿生植物的家园,为高原的草食性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二、 湿地生态系统:生命的奇迹与自然的馈赠 青海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且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青海湿地是名副其实的生物多样性宝库。这里栖息着大量的鸟类,尤其是候鸟,青海湖和玛沁县的扎陵湖、鄂陵湖更是重要的越冬地和繁殖地。成千上万的迁徙鸟类在这里驻足、觅食、繁殖,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生命景象。除了鸟类,湿地中还分布着珍稀的哺乳动物,如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等,它们依赖湿地提供的水源和草场生存。湿地底部的水生植物、底栖动物以及微生物,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水源涵养与调节: 青海湿地,尤其是三江源地区的沼泽和湖泊,是天然的水源涵养库。它们能够有效地截留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并将水分缓慢释放到河流中,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主要江河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湿地的存在,极大地调节了区域的水量,尤其是在旱季,湿地能够维持河流的最低流量,缓解旱情。 气候调节与净化: 广阔的湿地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天然的“碳汇”,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同时,湿地中的植物能够吸收和转化污染物,净化水源,提高水质。水体蒸发也能够调节局部的温度和湿度,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微气候。 防洪与固碳: 湿地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滞留洪水的能量,减缓洪水的冲击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洪的作用。湿地土壤中积累的大量有机质,是重要的碳储存库,有效固碳,对维护全球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三、 湿地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尽管青海湿地具有至关重要的生态价值,但它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冰川退缩,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垦、过度开发等,都对青海湿地的健康造成了威胁。湿地面积的萎缩、水质的下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都是令人担忧的信号。 然而,青海人民和相关部门在湿地保护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退耕还湿、湿地生态恢复项目、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监测等措施,都在为青海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 展望 本书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展现青海湿地资源的真实面貌,揭示其在维持高原生态平衡、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生物多样性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唤起更多人对青海湿地珍贵价值的认识,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湿地保护,共同守护这片高原上的生命摇篮,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 青海湿地,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地理区域,更是连接生命、水脉与文明的生态命脉。它们是青海高原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海,走进这片湿地,聆听生命的呼唤,感受自然的脉搏,共同为这片纯净的高原湿地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正版刚中国湿地资源(青海卷)(精)9787503883163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郑杰分》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揭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青海湿地画卷。我一直对青海高原的独特生态环境充满好奇,而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这份探索欲。它不像那些空洞的宣传册,而是以一种极其严谨的态度,将青海的湿地资源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呈现。从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编写者们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与敬畏。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湿地的分布、特征、形成原因,甚至连每一处湿地的具体地理坐标和周边环境都描绘得绘声绘色。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青海湖湿地、扎陵湖、措日湖等高原湖泊群的描述印象深刻,那些文字仿佛将我带到了碧空如洗的高原之上,亲眼目睹了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书中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介绍也令人惊叹,那些珍稀鸟类、哺乳动物以及各种水生植物的图片和文字介绍,都展示了青海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廊道和物种栖息地的非凡价值。我了解到,这些湿地不仅是青海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更是调节区域气候、净化水质的关键。阅读这本书,让我对青海的自然之美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保护这片宝贵湿地资源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湿地的百科全书,更是一份关于生命、关于自然、关于责任的深刻启示。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全”,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青海湿地的丰富与多样。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将各种湿地类型——从广袤的湖泊湿地到静谧的沼泽湿地,再到蜿蜒的河流湿地——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细致描绘,各种鸟类、鱼类、两栖爬行类,甚至是那些不起眼的水生植物,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色彩。那些精美的插图和详细的描述,仿佛让我置身于湿地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书中对青海高原特殊地理环境下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让我对那些能够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生物充满了敬意。它不仅仅是一份关于资源的普查,更是一份关于生命如何在严酷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壮丽史诗。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知识,理解了每一处湿地都是一个独立的生态单元,又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连。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青海的生态环境有了更全面的掌握,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保护这些珍贵湿地对于整个地球生态的重要性。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深入思考的书籍,每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

翻开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那种厚重而又充满历史感的质感,仿佛捧着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学术报告。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编写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湿地科学知识娓娓道来,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窥得一二。书中对青海湿地形成的地质背景、气候条件、水文特征的分析,让我对这片土地的演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高原湖泊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的论述,结合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呈现出一种科学而严谨的学术风格。我了解到,许多高原湖泊的形成与冰川消融、地壳运动息息相关,而气候变化对它们的影响更是直接而深远。书中还详细阐述了不同湿地类型的生态功能,比如河湖湿地在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方面的作用,沼泽湿地在净化水质、固碳储碳方面的贡献。读到这里,我才真正意识到,这些看似平凡的湿地,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方面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书中的案例研究,特别是针对一些典型湿地的破坏与恢复过程的分析,更是发人深省。它让我看到了湿地生态系统脆弱的一面,也展现了人类在保护和修复湿地方面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这本书让我对“湿地”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不再仅仅是水边的一片土地,而是地球上一个复杂而 vital 的生命系统。

评分

第一次接触这样一本关于区域性湿地资源的详细著作,着实让我大开眼界。它不像那种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的报告,而是以一种既专业又易于理解的方式,将青海的湿地资源呈现在读者面前。书中对青海不同地区湿地的分布、面积、水质、土壤等方面的详尽数据,以及对这些湿地所承载的独特生态系统的深入探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了解到,青海的高原湿地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许多其他地方难以见到的物种。书中对这些物种的生态习性、保护状况的介绍,让我对青海的生物多样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特别是关于湿地在水源涵养、防洪减灾、固碳释氧等方面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论述,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保护湿地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书中的图表和数据分析,虽然严谨,但并不枯燥,反而为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本书不仅为我普及了湿地知识,更激发了我对青海这片土地的无限向往和保护湿地资源的责任感。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国家级”的视角和严谨的科研精神。它不像一些个人游记或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而是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这样的背景本身就赋予了这本书极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每一份数据、每一个结论都经过了严密的考证和反复的推敲。书中对青海湿地资源的宏观梳理,从大的区域划分到具体的湿地类型,都呈现出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我尤其被书中对于青海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独特性的强调所吸引。在如此高海拔、低气温、强紫外线的环境下,湿地生物是如何生存和演化的?书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它不仅仅关注了湿地的“存在”,更关注了湿地的“功能”——它们如何在调节气候、净化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作用。书中的文字,带着一种客观而冷静的科学态度,但也掩藏不住对这片土地的珍视。当我看到书中对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描述,以及对未来保护工作的展望时,我能感受到编写者们肩负的责任与担当。这不仅是一本关于湿地的书,更是一份关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珍贵记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