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医学速览系列 药理学(翻译版)
定价:36.00元
作者:张硕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1171146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药理学是一门较难掌握的学科。太多的信息总是充斥于药理学的学习当中。为了记忆各种药物的知识细节,初学者往往会忽略隐含于各类药物应用背后的一些基本概念。我们不该因此责备他们。我们应鼓励学生在对种种药物的特点产生确切记忆之前,首先从更远的角度来审视这门学科,进而理解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然而,言易行难!如果人们只是在学习游泳,并被淹没于一个个波澜当中,便很难做到退后一步,然后去欣赏整个湖面的景色。本书旨在帮助那些正在遭此“围困”的学生,将他们从被信息“吞噬”的危险境地中解救出来;旨在使他们不再经历那种所谓的“战斗”。而是去欣赏各种复杂课题的全貌。只有当做到这些,他们才能真正领会到那些关于正确用药的重要知识细节。
医学速览系列《药理学》并非长篇巨著。它的目的并不在于标新立异。它只是对成熟的药理学教材的一种补充。一些教材的内容也被引用于本书之中。出于相同的原因,本书不适合替代成熟的本科药理学课程教材。
既然医学速览系列《药理学》不能被用于替代药理学课程的公认教材,那么该如何使用它呢首先,它能在药理学课程授课期问,提供有价值的学习辅助。本书充斥了各种精选的图表,以便阐释药物作用的重要原理。
目录
篇 医学药理学总论
章 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消除
第2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如何起作用
第2篇 自主神经药理学
第3章 自主神经药理学导论
第4章 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
第5章 拟肾上腺素药(拟交感药)
第6章 抗肾上腺素药(交感神经阻滞药)
第7章 神经肌肉阻断药
第3篇 心血管及药理学
第8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第9章 抗心律失常药
0章 抗心绞痛药
1章 抗高血压药
2章 治疗低血压和休克的药物
3章 利尿药
第4篇 药物与血液
4章 抗高血脂药
5章 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纤维蛋白溶解药和维生素K
第5篇 内分泌药理
6章 药物与甲状腺
7章 糖尿病治疗药
8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
第l9章 性激素
第6篇 精神药理学
第20章 抗精神病药
第21章 治疗情感障碍的药物
第22章 抗焦虑药与催眠药
第7篇 神经性疾病治疗药物
第23章 癫痫治疗药物
第24章 抗帕金森药物
第8篇 减轻疼痛的药物
第25章 镇痛药
第26章 抗关节炎及抗痛风药物
第27章 抗偏头痛药物
第28章 13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29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30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31章 氟喹诺酮类药物
第32章 其他抗生素及药物
第33章 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药物
第34章 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
第35章 抗癌药(抗肿瘤药)
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对这本书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深度和广度感到非常不满意,它似乎更侧重于基础药理学的理论堆砌,而对实际临床应用场景的覆盖不足。例如,在讲解某个常用降压药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时,篇幅非常有限,缺乏对不同合并症患者的用药指导和剂量调整的详细讨论。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指南式”的呈现,即明确指出在特定疾病谱下,不同药物的选择优先级、禁忌症以及如何处理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这本书提供的案例分析少得可怜,基本上都是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层面,而对于“怎么办”则鲜有提及。对于一名希望将理论知识快速转化为临床决策的医务工作者来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打了很大的折扣。它更像是一本偏学术的教科书的精简版,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速览”工具书,后者应该更侧重于快速检索和指导实际操作。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风格老气横秋,完全没有跟上当代医学教材的审美趋势。打开书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密密麻麻的小字体和缺乏变化的正文,段落之间的留白少得可怜,让人在长时间阅读后眼睛非常疲劳,简直是对视觉体验的一种折磨。插图部分更是让人失望透顶,即便是涉及到关键的信号通路图或药物代谢图示,其清晰度和细节还原度也远不如预期,很多本应清晰标注的分子结构和受体结合点,在印刷出来后模糊不清,起到了反效果,让人看了更加困惑。我希望速览系列能更注重信息的可视化呈现,毕竟药理学这种内容复杂的学科,优秀的图表往往比大段文字更有效。现在的版本,更像是一份老旧的、未经现代排版优化的文稿堆砌,而不是一本现代人愿意去翻阅和学习的参考书。对于需要快速抓住重点的学生来说,这种低效的呈现方式无疑增加了学习的负担和挫败感。
评分这本书的更新速度简直跟不上药物研发的步伐,内容上明显存在滞后现象。我翻阅了几个经典药物章节,发现对近年来获批上市的一些重磅新药,比如新型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者某些新机制的抗病毒药物,几乎没有提及,或者只有寥寥数语的介绍,缺乏对它们作用机制的深入剖析和与现有治疗方案的比较。药理学是与时俱进的学科,任何试图“速览”的资料,其时效性都至关重要。如果我需要了解当前最新的治疗趋势和最前沿的药物信息,我显然无法完全依赖这本“陈旧”的参考书。这种知识的代差感,让我对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如果出版社不能保证至少在五年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订和更新,那么这类速览手册的价值很快就会大幅衰减,变成仅供历史研究的资料。
评分从学习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结构逻辑似乎存在一些跳跃性,缺乏平滑的过渡,这使得自学体验变得非常割裂。比如,在介绍完受体激动剂后,下一章节突然跳转到复杂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中间缺少了必要的桥梁章节来阐述如何将受体水平的分子机制与宏观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联系起来。这种结构安排,使得读者必须自己在大脑中建立起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无形中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和认知负荷。对于试图通过快速阅读建立完整知识框架的新手来说,这种碎片化的呈现方式非常不利。我期待一本优秀的速览读物,即使是精简版,也应该保持一种高度的连贯性和内在的逻辑自洽性,让知识的流动如同水银泻地一般自然流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读起来总感觉像是在拼凑不同来源的零散笔记。
评分这套速览系列的译本质量真是一言难尽,看得我直冒冷汗。首先,翻译腔太重了,很多专业术语的直译让人读起来非常别扭,完全没有原著那种行云流水的流畅感。比如对一些复杂药理作用机制的描述,原本在英文原版中逻辑清晰的句子,到了中文版里就变得支离破碎,逻辑链条似乎被生生打断了。我不得不经常对照着手头的其他参考书,才能勉强搞清楚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更别提一些基础概念的阐述,翻译得含糊不清,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简直是灾难性的。感觉翻译团队可能对某些前沿概念的理解深度还不够,导致在关键点上出现了理解偏差,进而影响了整个文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如果不是急需了解某个特定药物的作用靶点,我真想直接放弃阅读这份译文,转而寻找更可靠的中文教材。这本书的装帧倒是挺结实的,这一点值得肯定,但内容上的瑕疵,实在让人难以恭维,读起来全程都在“猜”作者的本意,体验极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