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元器件选择使用快速入门
定价:29.00元
作者:郑彦 等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5331478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重点介绍了17类100余种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构造、型号命名方法、主要技术参数及其标注方法、性能好坏的鉴别方法,扼要介绍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及选择、使用方面的注意事项,基本涵盖了目前电子技术中应用的元器件。
本书在介绍元器件质量优劣的检测时,完全立足于广大电子技术初学者的实际,使用一块普通的万用电表就能解决问题;在介绍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时,完全从实际出发,突出主要问题。可以这样讲,整本书的内容均是编者多年从事电子设备维修经验的结晶。本书在讲述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时,完全避免了纯理论性的介绍及公式推导,并避免对用处不大的抽象定义的论述。使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目录
章 概述
1.1 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和作用
1.2 万用电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第2章 电阻器和电位器
2.1 电阻器
2.2 特种电阻器
2.3 电位器
第3章 电容器
3.1 固定电容器
3.2 可变电容器
第4章 电感线圈和变压器
4.1 电感线圈
4.2 变压器
第5章 晶体二极管
5.1 概述
5.2 整流二极管与全桥、半桥整流组件
5.3 检波与开关二极管
5.4 稳压管与变容二极管
5.5 单结晶体管——双基极二极管
5.6 其他专用二极管简介
第6章 晶体三极管
6.1 结构与电流放大作用
6.2 主要技术参数与特性曲线
6.3 种类与型号命名方法
6.4 电路代表符号与常见外形
6.5 型号与电极识别
6.6 主要性能检测
6.7 大功率三极管与特殊结构三极管性能检测
6.8 选用注意事项
第7章 场效应管
7.1 种类与特点
7.2 结型场效应管与绝缘栅场效应管
7.3 主要技术参数
7.4 选用注意事项
7.5 功率MOS场效应管简介
第8章 晶闸管
8.1 结构、种类与代表符号
8.2 单向导电性与主要技术参数
8.3 电极判别与性能测量
8.4 双向晶闸管与可关断晶闸管
8.5 选用注意事项与大功率晶闸管模块及F18系列简介
第9章 集成电路门
9.1 种类与型号命名方法
9.2 封装外形与引脚顺序识别
9.3 电参数、极限参数与性能简易测试
9.4 数字集成电路
9.5 厚膜电路、晶体管阵列与音乐电路
9.6 三端、五端集成稳压器与低压差集成稳压器
9.7 集成运算放大器与存储器简介
9.8 集成电路选用注意事项
0章 电声器件
10.1 扬声器
10.2 压电陶瓷扬声器与耳机、耳塞机
10.3 音响器
10.4 传声器
1章 光电器件
11.1 普通发光二极管与变色发光二极管
11.2 电压型发光二极管与闪烁发光二极管
11.3 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红外接收二极管
11.4 光电耦合器与光电开关
11.5 LED数码管与液晶显示器
11.6 激光二极管与激光头组件
2章 片状元器件
12.1 片状元器件的特点与分类
12.2 片状无源元件
12.3 片状有源器件
3章 石英晶体与陶瓷谐振元件、霍尔元件
13.1 石英晶振元件
13.2 陶瓷谐振元件
13.3 霍尔元件
4章 传感器
14.1 概述
14.2 温度传感器和温敏元器件
14.3 湿敏传感器与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14.4 力学量传感器
14.5 光敏器件
5章 开关、接插件和保险元件
15.1 开关
15.2 保险元件
附录 常用电子元器件文字、电路代表符号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灾难,字体大小不统一,段落间距混乱,很多地方的图表和文字描述完全脱节,看得人一头雾水。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关键的电路原理图和元器件参数表时,分辨率极低,根本看不清细节,这对于需要精准操作的工程师来说是致命的缺陷。感觉编辑部在制作过程中完全没有进行基本的质量校对,像是匆忙拼凑出来的草稿直接拿来印刷。而且,书中很多引用的标准和规范似乎是过时的,这在技术日新月异的电子行业里是不能接受的。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提供最新、最可靠信息的参考手册,而不是一本充满印刷错误的“古董”。作者似乎对读者的实际操作需求考虑不足,理论讲解过多而实战案例太少,对于初学者来说,光有理论无法解决实际遇到的兼容性和调试问题,这本书在这方面的指导性几乎为零,让人感到非常失望。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过于枯燥乏味,读起来就像是在啃一本厚厚的字典,缺乏任何能够吸引人继续阅读下去的“钩子”。作者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即便是技术书籍也需要一定的文学性和生动性来辅助记忆和理解。大量的术语堆砌在一起,中间没有任何生动的比喻或者生活化的例子来帮助读者建立感性认识。比如,讲解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SR)时,如果能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电源纹波处理的实际场景,效果会好很多。然而,这本书只是机械地罗列公式和定义,让人昏昏欲睡。我更希望作者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茶余饭后传授心得一样,分享一些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坑”以及如何巧妙规避的方法,而不是这样冷冰冰的学术陈述。读完几页后,我不得不合上书本,去做点别的事情提提神,才能勉强继续下去。
评分作为一本声称是“快速入门”的指南,这本书的内容深度设置实在令人费解,它似乎在试图服务所有人,结果却成了谁也无法真正深入的对象。对于完全没有电子基础的新手来说,开篇就直接跳跃到复杂的半导体器件选型,中间缺乏必要的铺垫,很多基本概念的解释含糊不清,直接导致新手在第一章就可能被劝退。另一方面,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工程师而言,书中涵盖的内容又显得过于肤浅,那些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知识点占用了大量的篇幅,真正有价值的、关于高频设计、EMC/EMI抑制等进阶话题的探讨却寥寥无几,或者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提供任何深入分析的工具和方法论。这种定位上的模糊,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它既不能很好地“入门”,也无法有效地“进阶”。
评分这本书的图文混排问题严重到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性,让人感觉作者和排版人员之间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一段文字描述了一个元器件的引脚定义,但对应的实物图却被放置在了下一页的角落,读者必须频繁地翻页比对,极大地打断了思考的连贯性。更糟糕的是,一些关键的性能曲线图(例如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被过度压缩,导致坐标轴的刻度和数据点模糊不清,根本无法从中提取准确的工作点信息。在电子设计中,我们依赖这些图表来做关键决策,如果图表本身不可用,那么这部分内容就完全失去了意义。我不得不频繁地借助网络搜索其他资料来重新验证书中给出的图形信息,这完全违背了购买一本参考书的初衷——希望它能成为一个集成的、可靠的信息源。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部分简直是故纸堆里的东西,完全脱离了当前主流的电子设计环境。例如,书中反复提及的某个特定系列的微控制器(MCU)和老旧的线性稳压器,在今天的市场上已经非常罕见,或者已经被性能更优、成本更低的开关电源和更现代的集成电路所替代。对于一个希望学习如何使用当前主流、高性价比元器件进行现代产品设计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快速入门”体验,就像是让一个想学开自动挡汽车的人去学习如何手摇启动一台老爷车。技术进步的速度是惊人的,一本合格的入门书籍应该聚焦于当前工业界最常用、最前沿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沉湎于过去那些已经被淘汰的“经典”方案。这种内容的滞后性,使得这本书的指导价值大打折扣,更新迫在眉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